
文 | 小娱侃圈
编辑 | 芒果粉
提起来杨威,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站在奥运领奖台上的体操冠军,身姿挺拔,眼神坚定。
而杨阳洋在大家眼里或许还是那个萌萌哒可爱的小团子。

可当杨威褪去“奥运冠军”的光环,他也是一位普通的父亲,在陪伴儿子杨阳洋成长的路上,经历着和千万家长相似的迷茫、期待与拉扯。
从《爸爸去哪儿》里那个带着乖巧儿子圈粉无数的“模范爸爸”,到如今面对儿子失联时的手足无措,现在杨威面对的只有无奈和崩溃。

其实杨威的教育思路,最初带着鲜明的“运动员惯性”。
当年他在体操界打拼时,人生路径清晰得像一条直线。
因为他就是每天雷打不动地训练,然后反复打磨每一个动作细节。
而他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站上赛场、赢得奖牌、为国争光。

所以他一睁眼就能明确当天的训练任务,一上场就知道要朝着冠军的方向冲刺,这种“目标导向”的成长模式,早已刻进他的骨子里。
当杨阳洋出生后,他自然而然地想把这份“清晰”传递给儿子,希望孩子能沿着一条稳妥的路,少走些弯路。

杨阳洋小时候,杨威曾满怀期许地想让他继承自己的体操事业。
每天,杨威都会陪着儿子在训练馆里度过好几个小时,看着小家伙从一开始连平衡木都站不稳,到后来能完成简单的翻腾动作,再到慢慢在少儿体操比赛中拿到奖项。

杨威的心里满是骄傲,他以为,儿子会沿着这条“体操路”一直走下去,像自己当年一样,在热爱的领域里发光发热。
可孩子的成长从不是按“剧本”推进的。

就在杨威以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时,杨阳洋突然对高尔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看着儿子说起高尔夫时眼里闪烁的光芒,杨威没有固执地坚持让他继续练体操,而是选择尊重孩子的选择。
于是,杨威开始为儿子的高尔夫之路奔波。

四处打听寻找顶尖的高尔夫教练,不惜花费重金为孩子准备专业的球杆和训练场地,只要是能帮到儿子的,他从不含糊。
那段时间,杨威的社交账号里,偶尔会分享杨阳洋在高尔夫球场上的身影。
原以为杨阳洋会在高尔夫领域长期深耕,可八年的学习之后,他又突然将目光转向了篮球。

这个转变,让杨威有些措手不及。
八年里,他在儿子的高尔夫学习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如今孩子突然换了兴趣方向,之前的投入仿佛一下子没了“落脚点”。

身边有人劝他“管管孩子”,别让孩子这么“三分钟热度”,但杨威没有责备儿子,只是默默支持他的新选择。
随着杨阳洋逐渐长大,他对外面的世界有了更多好奇。

一次家庭聊天中,杨阳洋主动提出想去香港上学,他听说那里的教育模式更多元,能接触到更多不一样的知识。
这个想法一提出来,杨威和妻子杨云先是有些惊讶,毕竟香港离家远,孩子独自在外上学,他们难免会担心。

但看着儿子眼里的期待,夫妻俩最终还是决定支持。
为了让杨阳洋能在香港安心学习杨威和杨云专程跑到香港,一家家学校实地考察,对比课程设置、校园环境,只为给孩子选一所合适的学校。

学校定下来后,他们又忙着在学校附近租房子,精心布置房间。
就连杨阳洋的姥姥,也特意放下了老家悠闲的养老生活,赶去照顾外孙的日常起居,帮他打理饮食起居,让他能全身心投入学习。

只是这份“周全”的照顾,偶尔也会遇到观念上的碰撞。
杨阳洋在香港学习的是IGCSE和IB课程,这两种国际课程对杨威来说,是完全陌生的领域。

他第一次听到课程名字时,甚至要反复确认才能记住,更别说理解课程内容和学习重点了。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习惯性地想给儿子提些学习建议,偶尔会念叨“你应该多花点时间在这门课上”“这个知识点是不是该再巩固一下”。

可是直到杨阳洋说不想再按照杨威规定的路走的时候,这才让杨威猛然醒悟。
原来孩子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规划,而自己还停留在“为他安排一切”的思维里,没能跟上他成长的脚步。

那次对话后,杨威开始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尝试减少对儿子学习的干涉,转而更多地倾听他的想法。
本以为这样的相处模式会一直持续下去,可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打乱了所有平静。

杨威像往常一样查看邮箱,突然收到了一封来自杨阳洋学校的邮件。
邮件内容很简短,只说学校要整体搬迁到泰国,具体开学时间和后续安排会另行通知。

看到“搬迁到泰国”这几个字,杨威心里咯噔一下,第一反应就是想联系儿子确认情况。
他赶紧拿出手机给杨阳洋打电话,可电话拨过去,却一直提示无法接通。
他又尝试发微信,消息也石沉大海。

情急之下,杨威联系了学校老师,才得知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学校已经没收了所有学生的手机,暂时不允许他们与家人联系。
可是,这个消息传到网上后,网友们也纷纷表达了担忧。

有人留言说:“学校突然搬去泰国也太突然了,连提前和家长商量都没有吗?”
还有人说:“没收手机切断联系,总觉得有点不踏实,万一孩子有急事怎么办?”
大家的担心,杨威感同身受。

他此前为儿子的教育做了那么多规划,小到每天的学习时间安排,大到未来的升学方向,却从未料到会遇到这样突发的状况。
自己明明是孩子的父亲,却在这种关键时候连他的情况都无法知晓,只能被动等待学校的通知,这种无力感让他格外煎熬。

那段时间,杨威几乎没怎么睡好,手机时刻放在手边,生怕错过任何关于儿子的消息。
不过很快,杨威收到了学校的第二封邮件,里面附了一段学生们在泰国校园里的视频。
看到儿子的身影,杨威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眼眶再次湿润,不过这次是欣慰的泪水。
情绪平复后,杨威在社交账号上分享了自己的心情。


他以前总觉得给孩子铺好路,让他沿着我规划的方向走。
可现在才明白,最好的陪伴不是做孩子的引路人,而是成为他探索路上最坚实的后盾,孩子长大了,该让他自己去看看世界了。
或许现在的杨威也早已释怀了,毕竟孩子迟早是要走出去看世界的,做父母的还是做好引路人吧。
更新时间:2025-10-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