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赵之都——邢台

文:丹枫飞云

嘿,朋友们!在华夏大地广袤的版图上,有一座城市宛如一颗被岁月打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历史光芒,它就是拥有“七赵之都”美誉的邢台。

众所周知,邢台有五朝古都的美誉,其实邢台也有七赵之都的赞誉。邢台自赵襄子迁邢,始有别称邢襄,邢代表井方、邢、邢都、邢国、邢州、邢地,襄代表赵国及赵国的国都赵都、信都、襄都以及信德,均为邢地。这也是邢襄文化之源。

接下来,就让咱们一起穿越时空,揭开邢台这一段段波澜壮阔的“赵都”往事。

一、赵襄子之都:赵国崛起的星星之火

春秋末期,那可是个“礼崩乐坏”、诸侯混战的时代。晋国国内,六卿争权夺势,局势混乱不堪。就在这个时候,赵襄子目光如炬,选中了邢台作为赵国早期的都城。

当时的邢台,虽然算不上繁华大都市,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左依太行山与晋国相连,右临大陆泽、古黄河,与齐国相望。赵襄子在这里开启了他的“创业之路”。他重视农业生产,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工程,让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百姓们的生活也逐渐安稳下来。同时,他广纳贤才,像豫让这样的勇士都愿意为他效命。在赵襄子的努力下,赵国就像一颗刚刚燃起的星星之火,在邢台这片土地上开始慢慢燎原,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赵襄子奠定了赵国版图之基,因处于三家分晋前,故称其国为襄国,仍被视为赵国历史。

邢台有太子井、襄子殿、豫让桥、赵襄子祠等遗迹。

民国时期邢台豫让桥老照片

二、赵国信都:战国风云中的璀璨明珠

战国时期,邢台有了一个新名字——信都,它为赵成侯所立,建有檀台信宫,它成为了赵国的重要都城之一。这一时期,赵国迎来了一位伟大的君主——赵武灵王。他在信都大朝天下五日,力排众议,推行“胡服骑射”改革,让赵国的军事力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信都作为赵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见证了这场改革的全过程。想象一下,当时的信都街头,到处都是穿着胡服、骑着骏马的赵国士兵,他们英姿飒爽,士气高昂。在信都的朝堂上,君臣们热烈讨论着国家的发展大计。信都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战国的风云变幻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让赵国在诸侯纷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檀台烟雨为古邢台十二景之一,留存有古邢台碑等文物。

民国时期,邢台十二景之一檀台烟雨(古邢台)老照片

三、秦末赵王歇赵国之信都:复国梦想的希望之地

秦末,天下大乱,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各地反秦义军风起云涌。六国旧贵族也纷纷趁机复国,赵歇在张耳、陈馀的拥立下,重建赵国,定都信都。

此时的信都,成为了赵国复国梦想的希望之地。虽然面临着秦军的强大压力,但赵国的军民们并没有退缩。他们在信都团结一心,积极备战。街头巷尾,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大家都为了复国的梦想而努力着。信都就像一座灯塔,在黑暗的乱世中为赵国人民指引着前进的方向。直到赵国与秦国爆发激烈的巨鹿之战,诸侯救赵歇于巨鹿,项羽破釜沉舟,打败秦军,诸侯送赵歇从巨鹿还信都,项羽改信都为襄国,取赵襄子谥号,从此奏响灭秦的号角。

巨鹿之战、破釜沉舟、作壁上观、以一当十等成语可谓赵歇之赵国留存的典故。

四、汉初张耳赵国之襄国(都):汉初政治的独特篇章

汉朝初期,张耳与韩信联兵,背水一战中,击败赵王赵歇的赵军主力,杀死赵歇于信都,张耳乃被刘邦封为赵王,韩信被封为赵相,赵国仍定都襄国(今邢台),管辖赵国故地。张耳可是秦末汉初的一位风云人物,他在反秦起义和楚汉战争中都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襄国,张耳积极与汉朝中央政府合作,维护了赵国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他重视文化教育,鼓励文人雅士聚集襄国,促进了当地文化的繁荣。襄国在张耳的治理下,成为了汉初政治版图中的独特篇章,展现出了别样的风采。此后,其子张敖继任赵王。

背水一战、拔旗易帜、身无可击为此时留下的典故。

五、东晋十六国石勒赵国之襄国(都):民族融合的历史见证

东晋时期,羯族首领石勒建立了后赵政权,定都襄国。这一时期,邢台迎来了一次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机遇。

石勒在襄国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融合的政策。他重用汉族官员,学习汉族的文化和制度。在襄国的街头,你可以看到不同民族的人们和谐相处,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襄国成为了北方经济最繁荣的城市之一。石勒赵国(史称后赵)在襄国的统治,就像一座桥梁,连接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和情感,为中华民族的融合做出了重要贡献。

鹿死谁手、饱以老拳、谦虚谨慎可谓这一时期的后赵襄国留下的典故。

六、后赵刘显之襄国(都):乱世中的短暂辉煌

十六国时期,天下大乱,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期间,后赵大将刘显在襄国登基称帝,建立了刘氏赵国(也称襄帝国),首都仍为襄国。虽然他的政权存在时间不长,但在这短暂的时间里,襄国依然展现出了它的重要地位。刘显也被尊为襄国帝。

刘显在襄国积极组织军队,试图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襄国的百姓们在乱世中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家园,为了生存和国家的尊严而努力奋斗。刘显赵国之襄国,就像一颗流星,虽然短暂,但在历史的天空中留下了耀眼的光芒。

七、北周赵国之都:历史余晖中的宁静守望

北周时期,宇文招被北周武帝封为赵王,诏以襄国万户之地封建为赵国,邢台再次成为赵国的都城。此时的襄国,虽然已经没有了战国时期的辉煌,但依然在地方政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宇文招为北周文帝宇文泰之子,曾经伐齐和稽胡,军事才能卓越,被封赵王后到襄国就封,次年,将女儿千金公主嫁突厥和亲。宇文招率先意识到杨坚有代周之心,曾邀请杨坚到赵王府赴宴,意图鸿门宴击杀杨坚,未能成功,后被杨坚报复以谋犯罪处死,谥号赵平王,杨坚篡位后改为赵僭王。

此后,杨坚开始篡位行动,宇文泰外甥尉迟迥拥立宇文招在襄国的小儿子,发起讨伐杨坚之战,他自封为大总管,宣称秉承天子之意设置各种官吏,然后以宇文招儿子的名义发布命令,使得相、卫、黎、毛、洺、贝、赵、冀、瀛、沧等州,以及尉迟迥弟子尉迟勤所统青、胶、光、莒诸州纷纷响应,叛乱人数达数十万。坚持68天,历经沁水之战、邺城之战,最后兵败自杀,宇文招小儿子也不知所踪,赵国灭。

赵国始于邢台,终于邢台

邢台,这座拥有“七赵之都”美誉的城市,就像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它见证了赵国从兴起、发展到衰落的千余年历史的全过程,从赵襄子始有赵国,到宇文招终结赵国,可谓赵国始于邢台 ,也终于邢台,一个完整的轮回,此后历史上再无这般拥有军事政治实力的诸侯赵国存在过了。邢台的赵国建都史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风云变幻和民族融合。

这些“赵都”时期的历史遗迹和文化传统,是邢台宝贵的财富,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遗产。如今,我们应该更加珍惜这些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旅游、文化交流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邢台的历史和文化。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邢台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一定会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续写属于它的辉煌篇章。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2

标签:历史   邢台   巨鹿   宇文   后赵   北周   都城   时期   诸侯   晋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