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人一碗面后续!老板身份被扒,收888学费坑害学徒,拖欠工资

一家面馆老板发视频控诉七口人只点一碗面,还要求无限续面,引发网友一片讨伐,本以为是顾客占便宜,结果事情反转,顾客晒出账单总消费七十多元,店里确实写着“无限续面”。

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不是老板第一次 “搞事情”,前阵子他收学徒,888 元学费包教会,结果让人家洗碗打杂;厨师离职要工资,他硬说 “影响生意” 拒不支付,一桩桩事扒出来,大家才发现这老板的 “委屈” 里,藏着不少算计。

靠炒作和算计换流量,能撑起一家面馆吗?当食客想起这家店,先想到的是纠纷而非味道,这样的生意真的能长久吗?

一碗面的 “舆论战”:老板的算盘打得有多精?

视频里,老板声情并茂地控诉,七口人,三个大人带着四个孩子浩浩荡荡走进店里,居然只点了一碗面,还声称要无限续面!这话一出立刻点燃了无数看客的怒火,谁家开门做生意都不是慈善,这种贪小便宜的行为,搁谁身上能不窝火?

瞬间汹涌的网络口水几乎要把那几个顾客给淹没,老板站在道德制高点,手握“流量密码”,完美扮演了一个被欺负的老实商贩,他要的就是这种简单、粗暴,能瞬间点燃大众情绪的效果。

可真相慢慢浮出水面,事情的全貌就截然不同了,原来这七个人根本不只点了一碗面,一份13块的饸饹面,一份18块的涮毛肚,两份凉菜,再加上一份15.8元的团购羊肉串,算下来总共消费了七十多块钱。

说实话,这个消费水平在一家面馆里真不算低了,再看墙上,白纸黑字写着“无限续面”,却没细说具体规则,顾客只是想给孩子续两次面,这到底算不算过分,着实值得商榷。

更关键的是,顾客给差评的核心并非拒绝续面本身,而是老板在第二次续面时,那明显带着火气的不耐烦态度,甚至把一个三岁的孩子都给吓哭了。顾客因此以侵犯肖像权为由报警,可老板态度强硬,不依不饶,甚至表示就算打上马赛克也要继续上传视频。

一碗面的纠纷很快就升级成了关乎法律和网络暴力的拉锯战,但回过头细品,老板从一开始真的想好好解决问题吗?他选择的不是沟通协商,而是直接将顾客挂上网络“公审”,究竟是为了讨个公道,还是为了收割一波流量红利,真是耐人寻味。

从坑学徒到欠工资:老板的 “老套路” 藏不住了

如果这只是老板的首次“触网”,我们或许还能将其理解为脾气火爆,不懂网络规则,但那些记性好的网友很快扒出,这位老板并非初犯,他已经是新闻里的“老面孔”了,而且每次引发争议的套路,都惊人地相似。

往前几个月老板也曾火过一次,那次是因为他招收学徒,当时他打出的广告是888元就能学做饸饹面,包教包会,还管七天吃住。听起来是不是特别有诚意?不少想学门手艺的人,以为自己遇到了大方的师傅,纷纷转账报名。

结果呢?学员们到了店里几乎成了免费杂工,每天不是洗碗就是打扫卫生,根本接触不到核心技术,好不容易问到配方的事,老板瞬间拉下脸,说888块就想学配方?想得美!再交3000块才行。学员们感觉被骗,找来媒体曝光。

面对镜头老板振振有词,他说自己只承诺教“手艺”,没承诺给“配方”,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他甚至觉得自己888块还包吃住都亏本了,反倒是学员们想占便宜。

一套逻辑下来听着倒也无懈可击,硬是把一场涉嫌欺诈的纠纷巧妙地转化成了对方的“贪婪”和自己的“委屈”,这种玩弄文字游戏、抢占道德制高点的本事,是不是和这次的“一碗面”事件如出一辙?

这还没完,再往前翻,老板还和店里的大厨闹过矛盾,厨师因为不堪重负和压榨撂挑子不干了,回头想讨要被拖欠的工资,老板却拒不支付。给出的理由是厨师离职没有按规矩交接,影响了店里生意,给他造成了损失。

厨师为此找来记者诉说自己的委屈,他说老板脾气差,动不动就拍桌子,自己身兼数职,实在忍不了才走的。

为了能拿到那点辛苦钱,厨师甚至忍气吞声地给老板道了歉,可老板依然不买账,他铁青着脸说,这不是道歉就能解决的,“店有店规”,厨师破坏了规矩,这是在搞“道德绑架”,最终厨师的工资也没能顺利要回来。

无论是面对普通顾客、渴望学艺的学徒,还是朝夕相处的员工,这位老板始终都掌握着一套独属于自己的逻辑,规矩由我来定,解释权也全归我所有。

一旦发生冲突,他从不认为自己有错,而是能迅速将对方的行为贴上“贪小便宜”“不懂规矩”或“道德绑架”的标签,然后利用舆论或自己的强势地位,把自己置于不败之地。

“精明”算计,稳赚不赔的流量生意

三件事看下来,这位老板的形象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莽夫,他绝非冲动易怒,恰恰相反,他是个极其“精明”的生意人,他深谙人性弱点,懂得如何煽动公众情绪,也擅长利用语言的模糊地带为自己牟利,他做生意的核心似乎从来都不是让顾客满意,而是确保自己永远不吃亏。

就拿这次续面事件来说,一碗面的成本才多少钱?多续两次,对于一家日流水不错的面馆来说那点微末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换个有格局的老板,碰到带孩子的顾客多给点面条,不仅能赢得一声感谢,还能收获一个好口碑,这叫“和气生财”,可这位老板不,他算的不是这笔长远的人情账,而是那几毛钱的直观面条成本。

更厉害的是,即使他在这几毛钱上“吃亏”了,他也能通过后续的操作,把这笔损失百倍千倍地赚回来,他把视频发到网上,获得了巨大的关注度,即使舆论后期反转,骂声一片,但“黑红也是红”,他店的名气是实实在在地打出去了。

对他而言,这可能就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甚至可以说是他“精心设计”的商业模式。

然而这种建立在冲突和算计之上的“精明”,真的能长久吗?餐饮行业做的终究是回头客的生意,靠的是日积月累的口碑和信赖。老板或许每一次争吵都“赢”了,在网上赚足了眼球,但他那高达七百多条的差评以及一次次被曝光的“黑历史”,已经为他的招牌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人们可能会因为好奇,去他店里看一次热闹,尝尝这“风口浪尖”的面,但真正有多少人会真心实意地成为他的常客?当大家提到这家面馆时,脑海里浮现的不是面的味道如何,而是老板的种种争议,这对于一个餐饮品牌来说无疑是莫大的悲哀。

生意做到最后,比拼的不仅仅是手艺和价格,更是经营者的人品和格局,一个凡事都想着算计别人、从不反思自身的老板,即便能靠着小聪明得意一时,也终将输掉最宝贵的东西,人心。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7

标签:财经   学徒   学费   老板   身份   顾客   厨师   店里   生意   规矩   流量   手艺   道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