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缺德,一看便知”:缺德的人,往往会丢了这5种做人的根本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沉静如水,有的人则浮躁如风;但无论外表如何掩饰,内心修养、品行端正的人,始终会有一种光彩,让人自觉敬服。反之,缺德之人,即便再精于伪装,也总会露出马脚。


《红楼梦》里探春曾言:“百无一用是书生,最难得是厚道。”做人行事,真正立得稳走得远的,都是那些心存善念、守得住底线的人。而缺德的人,往往会丢掉几样做人的根本,再多聪明才智,也是竹篮打水——空劳一场。


一、丢了“诚信”


古语有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世的第一个根本。缺德的人往往喜欢花言巧语,口头只会给承诺,到真正做事时却百般敷衍,甚至推脱卸责。他们对朋友虚与委蛇,对工作偷奸耍滑,对家人也常常食言而肥。时间一长,身边人都不敢再交心,信用像薄纸,捏一次就皱了,再难抚平。


还记得小时候,父母教导我们“言必行,行必果”。失去了诚信,就是断了人生的根。生活中,你遇见过多少把话说得天花乱坠却从不兑现的人?慢慢的,人缘就淡了,说话也没人信了,这种“破产”比金钱上的损失更令人唏嘘。


二、丢了“善良”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中国人讲究仁义礼智信,尤其看重的是善良。“善良是一种选择,不是软弱。” 缺德的人心中唯利是图,把别人的痛苦当做自己的满足,哪怕只是顺手帮忙,到了他们那儿都视若无睹,或是冷嘲热讽。久而久之,身边人渐行渐远,被孤立也不自知。


有人说,善良是一种力量。你曾经在地铁站看到年迈老人摔倒,有人上前扶一把;你走在街头摔了一跤,有陌生人递来纸巾和安慰。生活的美好,本就源自这些微小的善良。但缺德的人,为了个人私利,冷漠旁观,甚至落井下石,最终伤害的只有自己的心灵。


三、丢了“感恩”


子曰:“知恩图报,乃人之本。”懂得感恩的人,无论富贵还是平凡,都怀有一颗温柔谦卑之心。而缺德之人,受了别人帮助不仅不记好,反而觉得理所当然,甚至反咬一口。这种人在职场、家庭、朋友圈里都很常见。事情办完了,转身便忘,甚至有了出息还欺负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这份忘恩负义,是最让人寒心的。


人生不过一场修行,没有谁是孤岛,每个人成长路上都有别人帮衬一把。懂得感谢,才会得到更多;冷漠无情,只会让世界变得狭窄而灰暗。


四、丢了“尊重”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每个人都希望被理解、被尊重。然而缺德的人往往自高自大,毫无分寸地踩踏别人的底线,不会顾及他人的感受。有的人仗着职位高,对下属颐指气使;有的人在家庭里做“ 领导者”,全无包容;朋友之间也是你一句我一句,无视彼此界限。缺失了尊重,迟早会导致关系崩塌。


人与人之间,好好的说话是一种美德;懂得谦逊,是彼此成全。当你在争吵中学会“多一点体贴,少一份苛责”,人与人之间才会有温度。否则,就算语言再华丽,也终究是伤人的利刃。


五、丢了“责任心”


《道德经》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一个人靠谱与否,往往就在于有没有责任心。缺德之人喜欢推卸责任,出错了永远只会找借口,碰到麻烦往外推,自己当甩手掌柜。这样的人,无论是事业合伙还是生活共处,结果只能是疲惫又失望,迟早被身边人疏远和排斥。


责任不只是能力,更是态度。有人说:“生命的厚度,在于你愿意为多少人担当。”真正成熟的人,懂得承担后果,也乐意为他人分担压力,一句“没关系,我来处理”,足以赢得所有人的尊重。


结语:


《菜根谭》云:“栽花可以引蝶,种德方可聚人。” 人的一生,德行是底色,是支撑一切的梁柱。缺德的人终会败尽人品,身边再无挚友,路走得艰辛。愿你我处事端正,心怀善念,靠品行聚人气,以德行暖人心。人生路漫漫,厚道走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8

标签:美文   缺德   善良   身边   梁柱   品行   菜根谭   德行   人生   朋友   道德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