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老师们,
教师节到了,
我们最想对您说一声:辛苦啦!
您总是默默点亮别人的前程,
却时常忘记关心自己的健康。
今天,
为您送上一份特别的礼物:
专注守护您那颗长期负重前行的心
!
为什么教师的“心”更需关注?
长期精神高度集中:
课堂教学需要持续保持注意力集中;
情绪起伏频繁:
管理学生、处理突发事件容易引起情绪波动;
工作与休息界限模糊:
加班备课、批改作业,“休息”成了奢侈品;
⏳ 压力持续不断:
考核、评职称……如同一场无声的马拉松。
压力是如何伤“心”的?
当您因为课堂效果、学生表现或考核成绩而感到焦虑、熬夜、紧张时,您可能不知道,心脏正在发生这些变化:
1.血压悄悄升高:
压力激素(如皮质醇)持续释放,血管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2.心跳不规律:
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心悸、心慌;
3.炎症反应增加:
长期压力导致血管内壁更容易形成斑块。
课间5分钟“护心操”
给心脏放个小假
您不用特意抽时间,
课间休息就能做:
↓↓↓
01深呼吸练习(1分钟)
坐在椅子上,背部挺直
吸气4秒→屏息7秒→缓慢呼气8秒
重复3-5次,立即缓解紧张感
02肩颈放松操(2分钟)
双肩向上耸起,靠近耳朵,保持5秒后突然放松
头部缓慢向右转,保持10秒,然后向左
重复3组,缓解伏案工作的肌肉紧张
03足踝运动(2分钟)
坐姿,双脚平放地面
脚尖抬起,脚跟着地,保持5秒
脚跟抬起,脚尖着地,保持5秒
交替进行10次,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长期减压策略
把“护心”变成习惯?
⏰ 合理间隔:
每工作45分钟,起身活动5分钟,避免久坐。
有氧运动:
每周中强度运动3-5次、每次30分钟,如快走/游泳/骑行等。
饮食调节:
多吃坚果、菠菜等含镁食物,帮助血管放松。
保证睡眠:
每天7-8小时,睡前一小时远离手机和电脑。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外科主任陈国锋特别提醒:
出现这些信号,警惕是心脏在求救!
□ 1.无明显原因的胸闷、心悸;
□ 2.轻微活动即感到气短、乏力;
□ 3.突然出现头晕、眼前发黑;
□ 4.上肢或后背放射性疼痛。
这些都可能是心脏发来的“警报”,一定要及时就医!
专家简介
陈国锋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心血管外科九病区主任
主任医师,外科学硕士。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心脏大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河南省心脏大血管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卒中学会心脏病委员会委员,郑州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委员。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心血管外科临床一线工作,手术以稳、准、巧、精见长。擅长主动脉夹层、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低体重婴幼儿、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矫治,重症瓣膜病瓣膜置换及围术期处理,特别是主动脉瘤及夹层的外科治疗有着深入研究。
更新时间:2025-09-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