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的的五个“不懂事”,撕开了体育圈的伪善

当 “不懂事” 成为贴在李梦身上的标签,甚至让她被宫鲁鸣排除在集训名单之外时,作为球迷的我们,不妨静下心来细想一下那些 “不懂事”的背后,到底代表着什么?

第一桩 “不懂事”:带伤拼杀不知退

去年亚洲杯,李梦膝盖缠着厚厚的绷带踏上赛场。医生叮嘱她需静养恢复,教练组也劝她保守出战,但她在半决赛关键战中仍打满全场,砍下 18 分带队逆转。赛后检查显示,她的韧带损伤因过度发力加重,恢复期延长了整整一个月。这种 “拿身体赌胜利” 的执拗,被某些人视为 “不听医嘱、任性妄为”,可在球迷眼中,这分明是 “只要国家需要,我就不能退” 的担当。

第二桩 “不懂事”:赛场争胜太较真

全运会对阵山西队,李梦 10 投全中的表现被质疑 “不给对手留面子”。第三节四川队已领先 80 分,她仍在快攻中上演飞身劈扣,赛后被批 “得理不饶人”。但看过比赛的人都知道,她每一次进攻都在执行教练战术,每一次防守都在给年轻队友做示范。对职业球员而言,“全力以赴” 从来不是贬义,刻意放水才是对对手和篮球的双重不尊重。

第三桩 “不懂事”:敢对权威说真话

某次国家队战术研讨会上,李梦直言某套进攻战术 “不符合球员特点”,建议调整传球路线。这种 “越级提意见” 的行为被认为 “目无尊卑”,但后续实战证明,她提出的修改让球队进攻效率提升了 15%。篮球场上没有绝对的权威,只有对胜利的共同追求,这种基于专业的较真,恰恰是团队需要的清醒剂。

第四桩 “不懂事”:俱乐部国家队两头扛

为兼顾四川女篮的 WCBA 联赛和国家队集训,李梦曾在一周内辗转三座城市,连续出战 5 场比赛。有人指责她 “精力分散,不专注国家队”,却看不到她为了联赛中保持状态,为了在国际赛场有更好的表现,而在训练场上加练到深夜的身影。这种 “两边都想做到最好” 的坚持,被曲解成 “不懂取舍”,实在令人唏嘘。

第五桩 “不懂事”:拒绝 “人设” 做自己

在社交媒体上,李梦从不掩饰对胜利的渴望,会为失利痛哭,也会为绝杀狂喜。有人说她 “不够成熟,不像公众人物”,可比起那些刻意营造的 “完美形象”,这种真实恰恰是体育最动人的模样。她曾说:“我不是明星,只是个想打好球的运动员。” 这份对 “球员身份” 的坚守,却成了 “不懂事” 的佐证。

细数下来,李梦的 “不懂事”,不过是拒绝在伤病面前退缩,拒绝在比赛中敷衍,拒绝在专业问题上沉默,拒绝在责任面前逃避,拒绝在真实面前伪装。而这些被诟病的特质,在笔者看来,恰恰是顶级运动员最珍贵的品质。

宫鲁鸣指导追求 “听话懂事” 的团队氛围可以理解,但当 “懂事” 变成扼杀个性的枷锁,当 “听话” 凌驾于赛场实力之上,受损的终将是中国女篮的竞争力。李梦的价值,早已被 2022 年世界杯场均 16 分的统治力、WCBA 总冠军 + MVP 的成就、全运会 100% 命中率的表现所证明。

若说这样的球员 “不懂事”,那或许是我们对 “懂事” 的理解出了偏差:在篮球的世界里,能为国家赢球的实力,比任何 “懂事” 的标签都更有分量。笔者衷心的希望,李梦这份对篮球的赤诚,终能被看见、被珍惜。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3

标签:体育   伪善   球员   国家队   赛场   懂事   全运会   战术   较真   女篮   面前   篮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