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3月29日,毛泽东主席主持召开成都会议后,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李井泉,重庆市委第一书记任白戈以及万县地委书记燕汉民陪同,乘"江峡"轮从重庆东下,船到云阳时,毛主席见长江两岸山坡上满目荒凉,树木稀少,皱着眉头对陪同的万县地委书记燕汉民说:“你们云阳这些山头怎么光秃秃的啊?你们应该多栽树绿化长江呀……”燕汉民连连点头说:“请主席放心,我们一定按照您的指示,搞好长江绿化。”
随后,毛主席又对陪同在侧的李井泉说:“你们云阳县的县委书记是个癞子头吗?”李井泉回答说:“不是。”毛主席“哦”了一声,然后默默望着大山,便再没有说什么。
李井泉很纳闷,明明云阳县委书记赵像鼎同志头发好得很,主席为何说云阳县委书记是"癞子头"呢?再看长江两岸情景,恍然大悟,原来主席是说这山是秃头呀!视察回成都后,李井泉在省委的一次会议上说:“一定要搞好长江绿化,如果毛主席再次重游长江,过云阳,到时候又问‘云阳还是癞子头书记啊’,我怎么向毛主席交代?”
几天后,万县地委书记燕汉民开完四川省委会议,马不停蹄地赶赴云阳,传达毛主席绿化长江的指示和李井泉在省委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要求云阳县委迅速行动起来,绿化长江。
1958年5月,云阳县响应毛主席“绿化长江”的指示,抽调以党员为主的青壮年30余人为骨干,迅速组建起全国唯一的“长江林场”,并以长江林场为基础,调集3万余劳动力上山植树造林,打响了绿化长江的攻坚战。县委书记赵象鼎亲任绿化长江指挥部指挥长。后来,又先后成立了四十八槽林场、七曜山林场,向长江干流的荒山秃岭宣战。经过5年努力,在长江两岸造林30余万亩,使昔日的荒山秃岭逐渐披上了绿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没想到,毛主席这幽默一问,使云阳县森林覆盖率,在短短几年间达到了48.6%。直到今天,乘船东下,经过云阳,仍然看到延绵几十里的长江两岸郁郁葱葱,长江林场作为业主,仍然生机活力地管理着在这片人造森林。可以说,当年被毛主席戏称为“癞子头”的县委书记赵象鼎功不可没。
赵象鼎,1920年1月出生于山东省博兴县赵楼村,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后,他积极参加本村的自卫团,投身抗日救国运动,194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6月,他参加西南服务团,随军南下,投身于解放大西南的战斗。
1949年12月14日,一脚踏三省(四川省、湖北省、陕西省)的四川省巫溪县解放后至1957年10月,赵象鼎在巫溪县工作长达8年之久,先后担任宁厂区委、城厢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人委主任、县委第一书记等职。发动和领导群众开展清匪反霸、减租退押、镇压反革命和土地改革运动,为人民政权的建立巩固,生产恢复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1957年11月赵象鼎调云阳县任县委书记,直至1964年离任云阳县委书记,调回山东,任山东省惠民地区农业局副局长。 “文革”期间,他受到严重冲击和迫害,离开工作岗位长达12年之久,1979年得以平反昭雪。1990年去世,享年70岁。
(本文资料选材自《巫溪县志》《云阳县志》及网络)
更新时间:2025-07-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