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2月8日,广东丰顺的一个普通村落里,一位白发老人提着简单的行囊,脚步有些踉跄却目光坚定。
当他看到村口那位同样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时,两人都愣在原地,随后老妇人颤抖着喊出他的名字,老人再也忍不住泪水。这位老人叫谢汉光,此刻他用的名字是“叶依奎”,这个名字他已经用了38年。
1917年,谢汉光出生在广东丰顺的农家,家里条件不好,但他读书很刻苦,后来考上广西大学农学院森林系。1942年毕业后,他和揭西姑娘曾秀萍成了家,在柳州农场工作。
那段时间,他接触到不少进步青年,慢慢对共产党有了认识,暗中帮着做些事情。1944年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广西陷落,谢汉光带着家人逃难时,得到过共产党人的营救,这让他下定决心跟着共产党走。

抗战胜利後,中共华南分局看中谢汉光的农林专业背景,派他以农林专家的身份潜入台湾。1946年,谢汉光到了台湾,担任林业试验所莲花池分所所长。表面上他整天和树木、土壤打交道,做着科研工作,暗地里却在张伯哲的协助下发展组织,安插同志。
那几年,台湾的地下党发展得还算顺利,巅峰时期有五万多人和党组织有密切联系,一些山区还建了小型革命根据地。1947年1月,在张伯哲的介绍下,谢汉光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0年1月29日,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叛变,整个台湾地下党系统瞬间陷入灭顶之灾。蔡孝乾交出了大量情报,国民党特务机关顺着线索大肆搜捕,吴石、朱谌之等骨干相继被捕,梁诤卿在1951年被处决。
这场后来被称为“吴石案”的事件,一共牵连了1800多人,1100多人牺牲,400多人被杀害。谢汉光的身份也很快暴露,特务开始到处抓他。

情况紧急,谢汉光来不及和更多同志联络,把30块银元作为党费留下,独自逃进了台东深山。在山里躲了几天,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他遇到了高山族村民杨奚伯。杨奚伯看他不像坏人,又得知他的遭遇,就把他带回了村里。正好村里有个空缺的户籍,谢汉光就用“叶依奎”这个名字落了户,从此成了村里的一员。
谢汉光把自己的农林知识用在了村里,教村民选种、施肥,改进种植方法,还帮着搞养殖、酿米酒。村民们有个头疼脑热的,他也会用偏方帮忙治疗。
时间长了,“叶依奎”成了村里人人信赖的“土专家”,大家都很敬重他。有人看他一个人过,劝他再找个伴,他总是摇头说大陆还有妻子,不能背弃。每个夜晚,他都会拿出藏在贴身衣物里的半张结婚照,看着照片想念妻子和家乡,心里从来没放弃过回家的念头。
这一等就是38年。1987年,台湾当局解除戒严,允许有大陆亲属的人返乡探亲。谢汉光听到消息后,立刻去报名。排队等了整整一年,他才拿到返乡的资格。出发前,他把这些年攒下的钱分成两份,一份留给了收留他的杨奚伯一家,一份带在身上当路费。

回到家,他才知道妻子曾秀萍这些年独自撑起了家,把孩子抚养长大,还抱上了孙子,家里已经是三世同堂。曾秀萍一直没再嫁,把当年撕成两半的结婚照小心收藏着,等着他回来。团聚後,谢汉光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组织递交材料,把自己38年的经历和掌握的情报详细写了下来。
虽然这些情报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没有实际价值,但组织上还是认真核查了他的身份。1994年,组织正式恢复他的党籍,为他补办了离退休手续。
可惜的是,常年在山里的艰苦生活损害了谢汉光的健康,恢复党籍两年後,也就是1996年,他在家乡因病去世,享年75岁。他没能在故土多享受几年团聚的时光,但他终于以谢汉光的身份,回到了魂牵梦萦的家乡,完成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守。
那些像吴石、朱谌之一样牺牲的烈士,没能看到回家的那天,而谢汉光带着他们的期盼,把那段腥风血雨的岁月里的忠诚与坚守,带回了祖国大陆。
更新时间:2025-10-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