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成搜索引擎终结者?

参考消息网7月9日报道据西班牙《世界报》网站6月15日报道,人类正见证互联网信息搜索与消费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不久前还几乎是谷歌、必应等引擎专属的领地,如今正迎来新竞争者——与能通过人工智能(AI)进行自然语言交互的聊天机器人(对话式数字助理)。对于多年来引领我们探索浩瀚互联网世界的传统搜索引擎而言,这可能开启一个新纪元。

典型案例是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于2015年开发的ChatGPT。自2022年推出以来,在微软斥巨资并于2023年收购了该公司49%的股份之后,ChatGPT持续增长。据“数据计算器”公司统计,目前ChatGPT占据聊天机器人市场80%的份额,这一占有率是谷歌、微软或元宇宙等竞争对手的102倍。

除ChatGPT外,搜索引擎领域涌现出新玩家。其中佼佼者包括“困惑”人工智能公司(2022年)、Claude(Anthropic公司,2023年)和深度求索。科技巨头亦未落后,纷纷推出自有聊天机器人:微软首推Copilot;谷歌跟进推出Gemini;元宇宙最终发布Llama。它们使用大语言模型(LLM),具体包括处理自然语言的生成式预训练转换器(GPT)类神经网络,以及提升生成内容质量与真实性的生成对抗网络(GAN)。用户界面方面,用户可在搜索框输入问题(提示词),通过补充信息或上传内容引导聊天机器人。聊天机器人理解请求后,进行处理并生成响应内容,以个性化导师形式呈现结果。对话可通过新提问持续深入,引导并丰富交流内容。

鉴于聊天机器人日益普及,谷歌、必应等传统搜索引擎正通过集成自有聊天机器人Gemini和Copilot的生成式AI进行升级,重塑其搜索引擎与界面。用户在搜索框输入提示词后,搜索引擎执行索引与排序流程,但新增了LLM层:理解搜索内容并生成响应,或总结要点,或清晰呈现信息并附来源链接。

生成式AI搜索相较于聊天机器人的核心优势在于数据时效性极强:它并非仅依赖训练至特定日期的模型,而是整合实时网络内容。其采用检索增强生成技术(RAG),将预训练LLM模型与实时信息结合,显著提升答案准确性。此外,模型组件通过持续更新最新网络内容不断完善,从而减少“幻觉”错误。这些系统还持续从人类反馈中学习,根据用户交互调整响应内容以提升准确性及多场景适应能力。

原生AI搜索引发更深层变革。查询语句更长、搜索会话更持久,彻底颠覆搜索引擎优化(SEO)规则。由此催生出生成式引擎优化(GEO),其核心可见性标准是直接出现在模型选定的答案中,而非占据结果页面显要位置。此现象称为“答案即终点”,即用户直接获取模型生成的信息,无需点击外部链接或离开搜索引擎。答案本身成为搜索的终极目标,降低了对传统搜索结果页面的依赖。新兴平台通过注入品牌语言模式优化生成模型:融合高影响力SEO关键词,并执行AI生成的海量合成搜索。此举存在操纵模型的风险:人工查询可能导致语言偏见、关键词强制注入等失真现象。

总之,人类正经历知识获取方式的革命。聊天机器人与生成式AI搜索引擎将重新定义“搜索”内涵、可信来源标准,以及品牌与内容创作者在这个AI主导的新数字环境中的定位策略。(编译/韩超)

OpenAI开发的大语言模型ChatGPT软件图标(法新社资料图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1

标签:科技   人工智能   搜索引擎   机器人   模型   内容   微软   答案   信息   语言   自然语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