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以功利为导向的世界里,“缺心眼”的群体往往会失去诸多机遇与发展,不仅如此他们也会对身边的人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俗话说不怕“厉害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而缺心眼的人有时候一眼就会看出来了,他们往往有这4个明显的特征。
一、心智化程度低
严谨地说,“缺心眼”是指个体在社交互动中,多维度的社交认知能力与情感能力存在系统性薄弱或偏差;
这并非是大因素导致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本质上来说,它是一种整合性社交功能失调的表现;
大部分缺心眼群体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叫心智化(Mentalization)程度低,无法透过他人行为看透本质;
比如他们时常无法捕捉到他人话语或行为背后的真正用意,往往容易被表面所蒙蔽。
这并非简单的粗心大意,而是他们不具备这种捕捉他人心里真实想法的能力;
就像电视剧《甄嬛传》里的淳常在,在诡谲云涌的后宫里,比起甄嬛和皇后那群“老姜”,她十分天真烂漫,但也十分缺心眼。
多次不顾劝阻闯入御花园放风筝,意外听到华妃与前朝官员的秘密而惨遭灭口;
如果她能早点意识到御花园是个盛满无数阴谋诡计之地,他人劝阻也有此用意,或许她也不会冒失至死。
二、共情能力低下
共情的核心就是同理心(Empathy),指的是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的感受与体验;
一般来说,同理心越强的人其共情能力越高,他们总是能很容易捕捉到他人的情绪变化,以前的设身处地都为他人着想。
心理学研究表明,共情能力和同理心强的人在人际交往中越受欢迎,获得他人的理解与认可是个体满足自身情感需求的一种重要途径。
而缺心眼是群体就有这么一个显著特征,共情能力低下;
他们无法通过别人的描述,或者此时此刻的情绪状态来有效构建或者推理其内在体验,大部分时候他们的回应都是基于自身角度和立场出发。
比如在你需要安慰时,他们可能会表现的比较冷漠,然后再告诉你这有什么好哭的;
他们无法为他人提供情感支持与情绪价值,甚至也会因为自己不合时宜的话语,加重对他人的伤害。
三、元认知能力低下
所谓的元认知(Metacognition)是心理学术语,此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John H. Flavell)在20世纪末所提出;
指的是个体对自身行为的认知以及心理调控的能力。
一般来说缺心眼群体一般有着低元认知能力,即低认知与低调控能力的明显特质,他们往往习惯于外部归因,无法意识到自身的缺陷与不足。
电视剧《甄嬛传》里的夏冬青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选秀场合公开炫耀家世,嘲讽安陵容衣着寒酸,无视宫廷森严等级制度,将口无遮拦与缺心眼,当作真性情;
甚至还在公开场合对比华妃与皇后的赏赐,并表示华妃赏的不如皇后,最终因为冒犯华妃而被赐一丈红,悲惨领盒饭。
四、思维固着严重
思维固着(Thought Fixation)是心理学中的一种非理性认知;
指的是个体认知模式十分死板,无法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并且还十分执拗,难以变通。
缺心眼群体大部分时候的错误行为,其实都源自对事物的思维固着;
《还珠格格》里的“小燕子”就是这么一个不懂变通,十分执拗的人。
她为救紫薇夜闯刑场,无视自己此举可能会牵连他人;
面对权力至高无上的皇后的打压,直接动手反击而不是迂回周旋;
有着主角光环的她当然能活到最后一集,然而一个普通人如果如此直接对抗高阶暴力,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因此,思维固着也是导致个体做出错误选择的重要原因,而缺心眼的“缺”也是缺在灵活变通,缺在多维度看待问题。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缺心眼也并非智力缺陷,更多的时候是社会化不足导致的心智低龄化;
他们本性非恶,但因其方式有误可能会导致不尽人意的结局。
其实,缺心眼的人往往无城府,心机,比较单纯天真,单纯也并非一无是处,这些稀缺的品质更需要社会化的“铠甲”;
如果你是个缺心眼的人那么你需要多学点交际技巧,如果你身边有这种的人,在排除他们并非故意之后,请给予他们继续成长的机会。
-The End -
作者-观南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更新时间:2025-07-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