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火了!关税是加上15%,而不是加到15%,对越南也这样骗

日本火了!关税是加上15%,而不是加到15%,对越南也这样骗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这回可真是闹了个国际大笑话儿。一边呢,他搞不定印度和巴西这样的硬骨头;另一边呢,就连之前貌似已经捏在手里的日本,也猝不及防地“反水”了。人们不禁要问:特朗普团队这关税谈判里,到底藏着多少欺骗和算计?

日本官员这回是真气坏了。他们义愤填膺地爆料:之前跟特朗普那边谈关税,双方明明白纸黑字讲好了,就是把关税加到15%。谈判桌上,日本代表怕有歧义,还反复跟美方确认过这一点,得到明确肯定后才敲定协议。可结果呢?美国官方最后公布的执行令上,写的竟然是“在现有基础上上涨15%”!日本现行的相关产品平均关税是12.5%左右,这么一“上涨”,一下子实际税率就快蹦到30%了。

这算什么?简直是当众打脸!如此严肃的国家间经贸谈判,竟然能闹出这种离奇的数字乌龙,真是前所未有。难怪日方直斥这“严重违背国际谈判的基本诚信”。这就让人不得不怀疑了:是特朗普那个号称“美国优先”实则有些“草台班子”气质的团队搞错了数字,还是他们压根儿就没安好心,从一开始就想着玩文字游戏设圈套?

这种出尔反尔、前后矛盾的戏码,还不只发生在日本身上。想想越南吧。前不久,特朗普政府高调宣布,已经和越南达成了“了不起”的新关税协议,说要给越南产品加征20%的关税。结果呢?越南政府这边一直到现在都没承认这份协议的存在。越南官员私下里也很窝火,他们透露的情况更让人啼笑皆非:谈判时,美方明明承诺的基础关税是1%,然后针对某些转口行为再加个10%的税(加起来11%),怎么到了特朗普嘴里和官方宣布里,就变成了20%?这凭空多出来的9%,简直是莫名其妙。这成了双方各说各话的一笔“糊涂账”。

这到底是谁在撒谎?谁在背后搞小动作?实在是扑朔迷离。

更离谱的还在后面。按照特朗普本人那充满“奇思妙想”的想法,他似乎觉得全世界都应该抢着给美国送钱。他曾公开宣称:日本要拿出5500亿美元,欧洲要拿出7500亿美元。他还放话,说这笔钱“完全等于是给美国了”,美国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甚至这些投资的“利润的90%还要归美国”!

这真是天方夜谭。谁能签下这样丧权辱国的协议?果然,日本官员实在忍无可忍,站出来澄清事实。人家说得很清楚:当时谈判桌上达成的,是日本承诺会引导其企业和金融机构投入约5500亿美元。但这其中,真正涉及到双边金融安排、可能由日本开发银行等出资的金额,不过区区50亿到100亿美元。对于这小部分资金的收益分配,才谈到了美方分走90%利润的可能。剩下的那几千亿美元,完全是由日本企业根据自己的商业判断和需求自主投资和管理,投向哪里、投在哪个项目,都是企业行为,跟美国有啥关系?利润怎么可能凭空分给美国?特朗普这完全是张冠李戴、混淆视听!这种基本事实都能搞错,或者是有意歪曲,真不知道他那个团队是业务能力太差、太“草台”,还是从一开始就憋着劲儿想蒙人。

这出围绕着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全球闹剧,影响远不止于日、越两国。看看其他国家的反应吧。

印度那边,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人家莫迪政府二话不说,转头就向WTO提交了一份长长的反击清单,涵盖上千种美国商品。巴西更硬气,当特朗普威胁要对巴西钢铝产品加征高额关税(传闻高达50%)时,巴西国会火速授权政府进行强力反制。巴西方面底气十足地表示:现在卖给中国的大豆占了其大豆出口的差不多三成,美国市场?可替代!最终,美方在强大的压力下,不得不灰溜溜地豁免了涉及43.4%份额的巴西输美商品关税。

欧洲呢?也没闲着。美国的威士忌和大排量摩托车,很多出自支持特朗普的共和党基本盘地区。欧盟针对性地对这些商品加征了25%的报复性关税。更狠的是,他们开始运用《数字市场法案》等工具,对美国科技巨头开刀。正如一位德国经济政策制定者事后总结的:特朗普的所作所为,逼得欧洲不得不拿起武器自卫,“当对方用刀时,你得证明你也有枪”。

特朗普团队这种国际谈判中屡屡出现的错漏百出、数字混乱、前后不一,表面看像是管理混乱,像个“草台班子”。但仔细观察其套路,却隐约可见一种模式:先是谈判时口头承诺一个相对低或者看起来可以接受的数字(比如对日的15%,对越的1%或11%);然后在关键文本里埋下模糊的表述(比如“上涨”)或直接篡改关键数字;接着利用总统的社交媒体平台或行政命令突然宣布一个大大不利对方的版本,试图造成“既成事实”;最后,还可能夸大部分合作的规模或性质,把有限框架下的安排(如日方那个50-100亿的基金),歪曲成全面的国家“进贡”或“利润转移”(如把日本5500亿全说成要给美国交利润)。

这种操作短期或许能唬人,甚至压榨出一些短期利益。但它的巨大代价正迅速显现。

最直接的是,它严重透支了美国的国际信誉。严肃的谈判对手对美国的保证不再信任,协议随时可能被推翻或篡改。日本官员当面摔协议离场的传闻,就极具象征意义。越南代表拒接美国谈判代表的电话,也体现了信任破产后的冰冷现实。

更深远的影响是,它正在加速全球贸易格局的裂变。特朗普幻想用大棒逼迫资金回流美国、围堵中国、让所有人向美国“纳贡”的单边霸权梦,恰恰起到了反效果。

日本正在加速推进“去美化”的供应链布局,对中国半导体设备的出口量猛增41%就是信号。东盟国家通过RCEP框架,已经将区域内80%的贸易商品关税降为零,大大减少了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今年金砖峰会上,成员国联合声明罕见地用“经济胁迫”等严厉措辞谴责某些行为(虽未点名,但目标明显),印度更是在峰会期间直接和中国签署了关键矿产合作大单。这些举动清晰地表明,世界不会坐等美国单方面施压。

而所有这些高额关税造成的经济成本,最终绝大部分(专家评估可能高达92%)都直接落在了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头上。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报告直言:特朗普“烧的是自家的粮仓”。所谓的关税收入,远不足以抵消其带来的物价上涨、供应链紊乱和全球贸易环境恶化的负面影响。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闹剧,上演到今天,早已不是“交易的艺术”,而是不断露馅的“骗术表演”。它的内在逻辑充满欺诈,它的操作手法漏洞百出,它的最终结果是全球性的反弹与反制,外加美国自身经济的伤痛。

当世界各国的谈判代表不再信任白宫签署的协议,当主要经济体纷纷建立起绕开美国的贸易桥梁,当美国的普通民众为关税不断支付账单,这场以“美国优先”为名的关税狂欢,终究只剩下一个结局: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把世界贸易舞台,变成自己的国际笑柄。历史会记住这场闹剧,但记住的只会是它的荒唐与失败。#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9

标签:财经   越南   日本   关税   美国   巴西   协议   美方   数字   国际   大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