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餐厅是否应该标明预制菜#

走进饭店,菜单上的照片诱人,名字起得花里胡哨,可端上桌的菜,怎么尝都差了点味。这时候,心里难免嘀咕:这别是预制菜吧?
眼下,预制菜几乎成了餐饮界的“隐形侠”。披着“现做现炒”的外衣,无处不在。很多饭店,尤其是那些开在商圈里、装修时尚的餐厅,后厨可能连个颠勺的厨师都没有,热一下预制菜,就敢标着现炒菜的价格往外卖。
消费者并不是不接受预制菜。快节奏的生活里,方便快捷的预制菜确实解决了不少问题。但我们不能被蒙在鼓里,花了现炒菜的钱,买到的却是加热的预制菜。
这背后,不只是钱的问题,更是知情权和选择权的问题。
吃饭这件事,不只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它关乎健康,关乎口味,也关乎情感。我们在餐厅里购买的其实是一种体验,要的是菜在热锅里翻滚的声音,端上桌时升腾的热气,那种刚刚离开锅灶的独特气息。这些,恰恰是预制菜给不了的。
有饭店老板倒苦水:明说预制菜,客人扭头就走,生意没法做。
说到底,这是一种“挂羊头卖狗肉”的销售策略。用现炒的招牌,卖预制的产品,玩的是信息不对称的游戏。
掀开后厨的帘子,让消费者看清楚自己吃的是什么,这本是最基本的要求。在预制菜已经无处不在的今天,是时候让它们“走到前台”了。
明码标价预制菜,不只是保护消费者权益,其实也是在拯救餐饮行业自己,当信任丧失殆尽,整个行业都将为少数“聪明人”付出代价。
别让那盘看起来热气腾腾的菜,其实是从冷藏箱里来的“冷美人”。我们有权利知道,我们吃进嘴里的,到底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5-10-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