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网不管你看不看得懂,随零食附赠的小玩具,正在迅速成为中国年轻消费者的心头好。
IP趣玩食品,这个将动漫、游戏等热门IP形象与零食、趣味玩具结合起来的细分市场,巧妙地在孩子们的“好吃”和“好玩”两种天性间找到了平衡点,目前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并逐渐拓宽客群。
兴起也离不开近年来盛行的“谷子经济”。
谷子经济的核心是“情感消费”,年轻人通过购买心仪角色的周边,将虚拟世界的热爱投射到现实。作为另类的谷子经济产品,IP趣玩食品也自然受到追捧。
于是,IP趣玩食品企业金添动漫在起步20年后乘上了新消费风口,希望在资本市场内证明自身的价值。
10月20日,金添动漫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走上IPO之路。
什么是IP趣玩食品?
IP趣玩食品具体是什么?故事可能还要从该行业发展最成熟的日本说起。
IP趣玩食品行业的起源和发展与日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不仅是这一商业模式的重要开创者,更通过持续的本土化创新,将IP赠品、玩具与食品的结合——食玩(しょくがん)推向了全球标杆地位。
据传,食玩的理念可追溯至江户时代,当时药商(如富山的卖药商)在卖药时会向客人赠送版画、纸气球等小礼物。1920年代,综合性食品企业江崎格力高在推出糖果产品时,开始附赠玩具,这也被视为食玩的重要起源之一。
1960年代,随着电视普及和动漫产业兴起,食品公司开始将热门动漫角色引入营销。1964年,明治制菓在“弹珠巧克力”中附赠《铁臂阿童木》贴纸,成为了日本早期食玩的雏形。
1970年代,卡乐比Calbee推出的“假面骑士SNACK”因附赠角色卡片大受欢迎;1980年代,乐天Lotte的“吓一跳人”巧克力,一经推出“恶魔vs天使”即《圣魔大战》主题贴纸,便风靡全日本引发了月销量超千万的抢购潮。
与此同时,频繁出现的儿童因收集卡片而丢弃食品的社会现象,令相关食玩厂商开始转变思路,食玩的重心开始从“食”向“玩”倾斜。
1990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不少知名模型制造商和IP大厂开始入局食玩行业。大量内含精巧手办或收藏卡的食玩产品入市,引发了社会性的收藏热潮。同时,食玩的核心消费群体也从此前的儿童扩展至成年人,催生了更多面向成年收藏者和爱好者的产品。
发展至今,食玩已是一个包含“食品+玩具”的传统食玩、纯玩具属性食玩、强调DIY制作体验的食玩等多种形态产品。玩具企业代表如万代南梦宫、Re-ment、海洋堂以及食品企业代表明治、森永等也都参与其中,共同推动市场蓬勃发展。
在国内,中国IP趣玩食品的发展历史亦并不短。
早期,厂商对IP趣玩食品的理解仍是简单附加。这个阶段,企业主要是在食品包装内放入玩具,最经典的案例莫过于小浣熊干脆面里的“水浒传人物卡”,以及奇多旗下各类零食内包含的奇多圈。当时的核心逻辑是玩具作为食品的赠品,用以吸引消费者购买。
随着国内外动漫IP的流行,厂商一方面开始将“哆啦A梦”、“Hello Kitty”等国际知名形象直接作为产品的造型,例如做成相应形状的糖果或饼干;另一方面继续将IP开发为随零食附赠的小玩意。
此时,IP开始成为产品的核心卖点之一,金添动漫便是在这一时期发展壮大。
当前,IP趣玩食品行业进入了玩具、原创IP与食品进行有机融合的阶段。厂商不仅使用外部授权IP,也开始尝试打造自有IP,并将品牌理念融入其中。产品设计更注重互动性、收藏性或教育意义,追求“食”与“玩”的深度结合。
截至目前,“IP趣玩食品”的准确解释为:结合食品与有趣玩味设计的创新产品,以巧妙设计的IP元素为核心特色,透过创意食品概念、包装设计和IP赠品,提供集“食”与“玩”于一体的新颖体验。
同时,IP趣玩食品的产品设计愈发注重为消费者,尤其是年轻群体,提供情绪价值。一些企业还开始尝试将骨传导技术等“黑科技”融入产品,通过增强玩的趣味性来创造新的消费体验。
金添动漫走向港交所
在市场热潮推动下,金添动漫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金添动漫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04年,由于起步较早,在获取知名IP授权和开发相关产品方面有更多的优势。
以该公司旗下IP“奥特曼”为例,金添动漫早于2009年便取得奥特曼IP授权,随后陆续设计包含摆件、收藏卡、玩具等IP赠品在内的一系列IP趣玩食品,成为是中国第一批推出奥特曼IP趣玩食品的企业。
2015年,金添动漫开发出爆款产品“奥特蛋”。根据2017年发布的一款“奥特蛋”产品,蛋形外壳拆开包含巧克力豆,还有最重要的12款“奥特英雄+怪兽”拼装玩具。每颗蛋附赠的玩具都是随即获得的,类似如今的盲盒玩法。
按照招股书,“奥特蛋”于往绩记录期间内累积销售约7000万个。
事实上,奥特曼也是金添动漫的最主力IP,2022年-2023年奥特曼IP产品贡献营收占总营收分别达62.6%、63%。

图片来源:金添动漫招股书
近一年来,这种情况才有一定逆转。
2024年全年和2025年上半年,奥特曼IP产品贡献营收占比稍微下滑至54.5%、43.9%,被受众宽广的长红动漫IP“小马宝莉”和“蜡笔小新”分流。
以“奥特曼”、“小马宝莉”和“蜡笔小新”领衔,金添动漫目前共拥有26个授权IP。它们均是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高知名度及广泛粉丝群体的头部IP,包括源于日本的奥特曼、吉伊卡哇、三丽鸥、柯南、蜡笔小新,源于美国及欧洲的小马宝莉、小猪佩奇,以及来自中国本土爆款的哪咤之魔童闹海、猪猪侠、熊出没等IP。

图片来源:金添动漫招股书
由此,截至2025年6月30日,金添动漫通过全国5大生产基地,开发生产出超过600个有效SKU,涵盖糖果、饼干、膨化、巧克力、海苔零食5大品类。
销售渠道方面,金添动漫采用多渠道营销模式,整合经销商网络、面向零售商的直销以及电商平台,但战略重心是围绕向零售商直销,特别是量贩零食店。
截至2025年6月30日,该公司通过超2600家经销商构建起覆盖全国的多层级经销网络,并主攻下沉市场,触达全国逾1700个县,县级覆盖率超60.0%。
除此之外,金添动漫还已与鸣鸣很忙及万辰等量贩零食店以及名创优品、美宜佳、绿光派对及永辉超市等其他零售店合作,涵盖超市、IP主题快闪店、电商旗舰店及自动贩卖机等广泛的消费场景。
近年来,生活方式集合品牌店和量贩零食店的迅速崛起,为IP趣玩食品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这些渠道覆盖面广,价格亲民,直接拉动了相关企业销售收入,金添动漫也不例外。
来自招股书,2022年至2024年,金添动漫面向零售商的直销所得收入从2110万元提升到2.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71%
同期,金添动漫IP趣玩食品销售收入从5.75亿元、6.48亿元提升至8.67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96.6%、97.6%、98.8%。
2025年上半年,金添动漫IP趣玩食品的销售收入录得4.42亿元。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于2024年,按收入计,金添动漫已分别是中国最大的IP趣玩食品企业和中国第四大IP食品企业,市场份额分别为7.6%及2.5%。按相同资料来源,截至2025年6月30日,金添动漫亦是中国拥有最多IP授权的IP趣玩食品企业。
在此之上,IP趣玩食品也是个长坡厚雪的赛道。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IP食品市场规模2024年为354亿元,预计到2029年就将达到84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8.5%。
此外,中国IP趣玩食品市场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5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1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9.6%。而预计2025年至2029年,中国IP趣玩食品市场将以复合年增长率20.9%增长,至2029年达人民币305亿元。
盈利能力上,IP趣玩食品企业也往往比传统零食企业更强。资料显示,2024年金添动漫毛利率达到33.7%,净利率达到14.8%,均高于传统休闲零食行业的三只松鼠、良品铺子和盐津铺子等。
盈利能力上,“IP+零食”的模式似乎也更胜一筹。2024年金添动漫毛利率达到33.7%,净利率14.8%。
但金添动漫能否继续占据行业领先地位,还值得观察。
一方面,中国IP趣玩食品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行业正逐步从低龄段、品类单一、品质参差不齐的阶段,向全龄段、多元化、精致化及健康化的方向演变。
金添动漫通过起步早、更接地气的下沉打法占领了先机,但随着IP趣玩食品赛道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迟早要面临阅文、网易等IP大厂的直接、间接下场和来自潮玩企业的竞争。
另一方面,过去传统食品行业对IP的利用很直观也很机械,即印在包装袋上。金添动漫若成功上市,无疑提供了另一种可行的经营范式。未来,或许也要面对众多传统休闲零食企业的后来居上。
如何挖深“护城河”,是金添动漫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图片来源:金添动漫招股书
与泡泡玛特、名创优品等注重培育自有IP的做法不同,金添动漫现时的业绩仍高度依赖外部且非独家授权IP。
然而事实证明,独家自有IP才是新消费企业发展潜力的核心所在。
在招股书中,金添动漫也表示,计划透过自主设计及采购新设计,开发自有IP。
“我们计划招募有才华的设计师加入我们的内部设计团队,以强化我们内部原创IP开发能力。我们还计划与外部艺术家或设计机构合作共同开发新IP、收购IP工作室及资产,以及举办行业会议孵化新IP。”该公司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更新时间:2025-10-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