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梁小丑”李玉刚跌落神坛,不再被世界宽容,梅葆玖至死不原谅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

文 |龍影Jackiemovie

编辑 |龍影Jackiemovie

前言

李玉刚,曾以独特的“反串”艺术红遍大江南北,被赞为国粹新星。

然而,盛名之下暗流涌动,掌声的尽头,竟是无尽的指责与冷眼。

曾经为他喝彩的人转身离去,曾经为他点拨的梅葆玖先生,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也未能释怀。

当世界不再宽容,他又如何应对这场命运的逆袭?

命运之神从不眷顾穷苦人

出身寒微的李玉刚,从小就怀揣着音乐的梦想。

他天资聪颖,嗓音出众,高中时顺利考入吉林省艺术学院。

可惜天妒英才,家境贫困让他高中毕业后不得不放弃学业,远走他乡讨生活。

李玉刚孤身一人来到大城市,没有亲朋好友,没有金钱依仗,只能在歌舞厅打杂糊口。

好不容易攒了点钱,又和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组成乐队,在夜总会卖唱。

正当他以为日子有了起色,却不料遭遇无良老板的欺骗和压榨。辛苦赚来的演出费泡汤不说,就连谋生的工具都被收走。

年仅19岁的李玉刚,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屈辱和打击。绝望之下,他来到辽河边,纵身一跃,想就此了却残生。

所幸命不该绝,被几个乞丐及时救起。

这次濒死的经历,让李玉刚更加坚定了追逐音乐梦想的决心。他暗自发誓,无论多么艰难,都绝不放弃。

之后的日子里,李玉刚更加努力地工作和学习。白天他在音像店打工,利用空闲时间模仿各种音乐风格,磨练歌喉。

晚上则去歌舞厅驻唱,一点一滴积累舞台经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后的李玉刚已经在业内小有名气。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临时替补演出,自创了男女声对唱的表演形式,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看到了希望的李玉刚更加专注于创新之路,他开始尝试男扮女装,用独特的嗓音和表演风格征服观众。

渐渐地,他成了西安歌舞厅里炙手可热的明星。直到2006年,他终于等来了人生的转机。

《星光大道》一曲成名天下知

2006年,李玉刚报名参加了湖南卫视的选秀节目《星光大道》。

这个舞台,让无数草根歌手实现了梦想,李玉刚也不例外。

凭借惊艳的《贵妃醉酒》,李玉刚一举成名。

他男扮女装的造型和独特的唱腔,让他成为了最夺目的选手。随着李玉刚的知名度越来越高,粉丝的疯狂程度也到达了顶点。

在年度总决赛的现场,李玉刚的老乡们自发赶来为他打call。

他们打出了"玉刚玉刚,盖世无双"的横幅,甚至喊出了"前有梅兰芳,后有李玉刚"的口号。

李玉刚本人对此也感到无比自豪,觉得有了老乡们的支持,夺冠指日可待。可是他没有想到,恰恰是这句话,为他的人生带来了致命的转折。

《星光大道》的比赛,让李玉刚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草根明星。他成了无数寒门子弟心中的偶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普通人勇敢追梦。

在那个纸醉金迷的年代,能够凭借自身努力成名的人屈指可数。

李玉刚用他的经历证明,只要肯拼搏,就没有不可能达到的高度。他独树一帜的表演风格,更是开创了流行音乐和传统戏曲相结合的先河。

在普通大众眼中,李玉刚无疑是一个了不起的文化符号,代表着创新和突破。

可是在京剧界,尤其是在梅兰芳的传人梅葆玖眼里,李玉刚却成了不学无术、僭越传统的"跳梁小丑"。

梅葆玖勃然大怒李玉刚难辞其咎

京剧,是国粹,是几百年来老艺人们倾囊相授、手把手传承下来的文化瑰宝。

梅兰芳更是京剧艺术的集大成者,他开创的"梅派"唱腔和表演,堪称一代宗师。

作为梅兰芳的嫡传弟子和唯一的儿子,梅葆玖自然继承了父亲的衣钵。

他一生都在传承和弘扬梅派艺术,对京剧有着近乎偏执的坚守。在他看来,京剧是一门严肃而高雅的艺术,绝不能被世俗化和娱乐化。

李玉刚在《星光大道》上的表演,虽然讨喜,但与正统京剧相去甚远。

更何况,他的粉丝们竟然狂妄地喊出"前有梅兰芳,后有李玉刚",完全是对京剧大师的一种亵渎。

梅葆玖虽然气愤,但碍于李玉刚的盛名,一时也不好发作。

一次演出中,主办方特意安排李玉刚和梅葆玖同台。梅葆玖本就对李玉刚没有好感,但看在市面上,也勉强答应与其合影。

谁知李玉刚登台后,第一句话就是:"我代表博大精深的梅派艺术,向全国观众致以崇高的问候!"此言一出,梅葆玖当即勃然变色。

他觉得李玉刚实在是狂妄至极,竟敢自诩梅派传人。

于是他愤然离席,再也不愿与李玉刚同台。

事后,李玉刚才意识到自己的失言有多么严重。

他多次登门道歉,都被梅葆玖拒之门外。从此,梅派和李玉刚结下了不解之仇。

在世人看来,李玉刚不过是一时失言,并非有意冒犯京剧大师。

他贡献给观众的欢乐,应该得到宽容和理解。更何况,以他的身份地位,主动向梅葆玖赔礼道歉,已经是难能可贵。

可是在京剧界众多艺术家眼中,李玉刚是个彻头彻尾的投机分子。他利用梅派的名号和京剧的元素炒作自己,获取名利。

一旦翻红,就迫不及待地摘取戴在自己头上的桂冠。

他打着创新的幌子亵渎传统,却从未真正尊重过京剧艺术。

所谓的道歉,不过是做做表面文章,并没有悔改之心。

至死不原谅成为李玉刚的心结

在李玉刚看来,自己不过是一时口快,并没有恶意。

再者说,自己虽然唱的不是传统京剧,但也算是用新的方式弘扬了国粹。

为了表达歉意,他多次登门拜访梅葆玖,甚至当众表示要拜梅葆玖为师。

然而,所有的努力都无法打动这位倔强的老人。

直到2016年,梅葆玖去世,李玉刚才明白,有些事情已经无法挽回。

梅葆玖的不原谅,成为了李玉刚的心结。他一次次通过媒体表达自己的歉意,却只换来世人的讥讽和不屑。

在大众眼中,李玉刚不过是个投机取巧的小丑,他的忏悔既不真诚,也没有诚意。

无论他如何解释当年只是一时失言,都无法洗脱"巴结前辈,沽名钓誉"的嫌疑。

梅兰芳的后人也对李玉刚恨之入骨。

在他们看来,李玉刚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子。他打着创新的幌子,窃取梅派的精髓,糟蹋京剧的艺术。

他们公开表态,李玉刚唱的根本不是京剧,而是京剧的败类。李玉刚苦苦哀求原谅,到头来却只是自取其辱。

曾经,凭借一曲《贵妃醉酒》名扬四海的李玉刚,如今却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他的每一次表演,都会遭到京剧界的抵制和群众的讽刺。

渐渐地,李玉刚绝望地发现,"跳梁小丑"已经成为了自己挥之不去的标签。而这一切,都源于他年轻时的一句狂言。

结语

有人说李玉刚太高估自己,狂妄自大才导致失败;也有人说他只是无心之失,不应受到如此惩罚。不管真相如何,我们都应该对艺术怀有敬畏之心。对前辈要心存感恩,对传统应加倍珍惜。从李玉刚身上,我们能学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3

标签:娱乐   跳梁小丑   神坛   宽容   世界   李玉刚   京剧   梅兰芳   艺术   传统   歌舞厅   国粹   星光   观众   大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