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科创教育活动走进嘉定气象馆 探索气象科学助力创新实践

4月18日,由上海市长宁区科委、科协主办,上海市科普基地联合会承办的“未来智趣科普行”青少年科创教育活动在上海嘉定气象科普馆举行。长宁区愚一小学向红分校二年级学生及家长志愿者参与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学习气象科学知识,践行科技教育普惠理念。

气象播报实践:从知识到应用

在天气预报演播厅内,学生们分组体验气象主播角色。面对绿幕,他们手持播报稿,清晰播报天气信息:“嘉定今日晴,最高气温31℃……”通过模拟实践,学生们不仅巩固了课堂所学气象知识,更直观感受到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古今气象智慧:传统与现代交融

室外科普区陈列的古代气象仪器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在讲解员指导下,他们动手操作浑天仪模型,观察日晷投影变化,并通过破译甲骨文中的气象符号,了解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智慧。活动现场还展示了青铜制风向标等文物,学生们感叹于古代科技的简约与实用。通过古今对比,活动巧妙串联传统气象观测与现代科技发展,深化了学生对科学传承的理解。

灾害防御实训:安全意识入脑入心

灾害体验区设置了雷电、台风、雾霾、暴雪四大场景模拟:雷电密室:通过静电装置学习车内避雷常识;台风走廊:模拟强风环境,掌握避险要领;雾霾实验室:演练低能见度下安全驾驶技巧;暴雪营地:动手包裹水管模型,理解防冻原理。

此外,学生们通过风云气象卫星模型及科普影片《雷电启示录》,了解气象监测技术对灾害预警的作用。活动将科学知识与安全实践结合,有效提升学生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

多方联动模式:科创教育新范式

此次活动凸显政府、社团、学校及家庭协同发力的教育模式:长宁区科委、科协通过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为青少年科创教育搭建平台;上海市科普基地联合会发挥专业优势,设计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的实践课程;愚一小学向红分校以“创客教育”为抓手,推动课堂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家长志愿者全程参与,形成家校共育合力,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这种“政府引导、社团赋能、学校落地、家庭参与”的联动机制,为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提供了可持续路径。未来,长宁区将继续深化此类合作模式,推动科技教育与社会资源的深度融合,培养更多具备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30

标签:长宁区   嘉定   气象   科技   科协   上海市   雷电   助力   灾害   青少年   科学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