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急切访华谈判稀土与关税,却遭中方冷处理。美方未履行协议又加征关税,中方以静制动,等美方服软。稀土断供、国债到期,美国比中国更急。谈判?先按中国规矩来!
5月16日,美总统特朗普在接受美媒记者采访时,称自己非常愿意访问中国,还表示中美关系至关重要,这被舆论解读为特朗普在试探中方的态度,有意跟中国谈谈。但截至当地时间5月21日,中方并未作出回应,特朗普被晾了足足5天!
与此同时,美国在芯片出口管制上调整了措辞,但本质上仍是胁迫他国禁止购买中国芯片。对此,北京明确指出这种“歧视性”做法,敦促美国立即停止。
当然还不止这些。外交部的人在公开场合也撂下话,对美国政府那套行事风格,咱不抱幻想,也别指望一次谈判就能把所有疙瘩都解开。这话够直白吧?这种清醒,可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
就拿前些年那份中美经贸联合声明来说吧,白纸黑字写着要取消大部分加征关税,中方也答应暂停反制。可墨迹未干,美方就故态复萌。后来再问起后续接触,中方就四个字:“听其言、观其行”。这不信任感,都快溢出屏幕了。
这下特朗普为难了!
这种不信任,到了联合国安理会这种国际大舞台,更是火花四溅。美国代表刚指责中国在南海搞“胁迫”,特别点到黄岩岛附近对菲律宾渔船的所谓“阻挠”。
中国代表耿爽立马就怼了回去。他说,美国才是南海安全的最大威胁,整天打着“自由航行”的幌子炫耀武力,还到处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这种当面锣对面鼓的硬气回击,越来越常见,明摆着告诉外界:想干涉中国内政?没门,还得准备好接招!
毕竟,美国仗着自己块头大,在国际上指手画脚惯了,如今却实实在在踢到了铁板。光说不练假把式,就在那所谓的“关税休战”也就半个来月的光景,中国在经济上的反制大棋已经悄然落子。
《华尔街日报》都看出来了,中粮集团正砸钱改造巴西的桑托斯港,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把那里打造成拉美农产品输往中国的超级码头。这边厢热火朝天,那边厢可就惨了:美国大豆对华出口额一落千丈,暴跌近四成,创了17年新低,自家仓库里的大豆堆积如山,刷新了五年库存记录,直逼千万吨大关。
这对严重依赖农民伯伯票仓的特朗普政府来说,滋味肯定不好受。更别提美国中西部那些“铁锈带”了,关税战让制造业成本噌噌往上涨,像通用汽车这种巨头都扛不住,被迫减产,好几万工人饭碗受影响。
除了在农产品贸易上扳回一城,中国还在琢磨更深层次的玩法——自己搭台子,重塑国际交往的规矩。一个特别扎眼的例子,就是国际调解院的成立。这事儿最初也就十来个国家响应,谁能想到,两年多点儿的功夫,队伍就迅速壮大到这份上,预计将有差不多六十个国家的代表齐聚香港,签署《关于建立国际调解院的公约》,联合国好几个国际组织的大佬也会来捧场。
这个新机构,讲究的是大家商量着来,有事儿好商量,而且明令禁止政治干预。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昭然若揭了吧?这就是要“去霸权化”,推动建立一个更平等、大家都能捞着好处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北京似乎早就看透了,所谓的关税战,不过是美国自身经济出了问题、内部政治撕裂转嫁矛盾的障眼法。你看,美国信用评级一被下调,特朗普立马就改口风,说愿意访华稳定市场,跟他早前动不动就威胁加税的凶悍劲儿,简直判若两人。
而中方对于特朗普的这次表态仍然没有进行任何回应,要知道双方领导人的表态,往往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意志。特朗普积极释放谈判意愿,却并未得到中方回应,背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之前中美双方就关税问题达成的首轮协议,美国并未完全执行。
近期,对方更是搞出了要对中国岸桥起重设备,加征100%关税的大事。而这种关乎到中国的核心利益的问题,我们自然不会做出妥协。对方想要通过施压的方式,迫使中方主动就相关问题让步,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所以,中方对于美国政客的表演,一直是看在眼里,但却并未做出正面的回应。特朗普想要就稀土、关税等问题访华进行谈判,那必须就得按照中国的规矩来。
反观中国,即便顶着高达125%的加税威胁这种极限压力,经济的底子依旧硬朗。就说2025年第一季度,GDP增长还保持在5.4%,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四成,这说明内循环的马力也足。
再看看出口,“新三样”——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出口额直接突破了万亿大关,对东盟这些老朋友的贸易额也稳稳增长。这韧性,可不是吹出来的。
所以说,日内瓦那份协议,可能压根儿就不是什么博弈的终点,反倒像是个新回合的开场哨。美国那边呢,一会儿“极限施压”想一口吃个胖子,一会儿又搞“战术撤退”假装缓和,反反复复,左右摇摆。
他们可能打错了算盘,其中一个大大的误判,就是低估了中国产业链在全球的地位——那可不是说替代就能替代的。连美国半导体协会自己都出过报告,说要是真把中国供应链给彻底刨了,美国企业的生产成本得火箭式蹿升。
特斯拉的马斯克不也急了?他家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可是占了全球的半壁江山,他能不公开呼吁取消那些愚蠢的关税吗?
更深一层看,美国或许也选择性忽略了全球经济规则正在悄悄“变天”这个大趋势。不管是RCEP成员国之间贸易额的持续增长,还是中欧班列开行量屡创新高,都在用事实说话:全球化并没有熄火,而是换了种活法,朝着更加多元共治的新方向发展。
就连日本的财务大臣,都曾公开对“去美元化支付体系”表达过那么点儿兴趣,这不就间接说明,就连传统盟友圈里,心思也开始活络起来嘛。
北京心里很清楚,美国在所谓的90天过渡期里,很可能会耍花招,想把谈判桌上的议题从关税扩大到数字主权、科技标准等更关键的领域,试图通过“议题捆绑”来施加压力。
但中国的底气在于持续不断地深化改革,例如《数字贸易规则框架》的出台,以及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加速建设,这些都是在打造“制度型开放”的新优势。
当美国还在为自身经济困境、无休止的政治内斗和金融市场的负面影响焦头烂额时,中国似乎更专注于提升自身实力,稳步前进,比拼战略耐心,用实际成就去争取一个更加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不相信眼泪和空谈。真正的棋局,终究是实力和定力的较量。
国际关系学者指出,当前中美较量的本质是“规则制定权”之争。特朗普若真想登上飞往北京的专机,必须兑现两项硬指标:取消全部对华加征关税、停止科技霸凌与“以台制华”行径。否则,即便十次叩门,也难换一次真诚对话。
历史早已证明,大国博弈从不是“谁嗓门大谁赢”的游戏。当中方用稀土管制重构全球供应链话语权,用多边合作对冲单边霸凌时,美国该清醒了——想要合作,就得按中国的规矩来。这不是傲慢,而是实力支撑下的外交定力。正如网友所言:“谈,我们备茶;打,我们亮剑。这,才是今日中国的底气。”
更新时间:2025-05-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