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强抢安世半导体,最大受害者浮出水面,加拿大成了冤大头

荷兰政府强行托管由中资全资拥有的安世半导体一事,自9月30日发生至今已过去整整40天,事件近日出现新的进展。

荷兰政府态度有所软化,表示若中国政府允许中国安世半导体生产的芯片出口,则荷兰方面可考虑将控制权归还中资控股股东闻泰科技。

然这一表态背后隐含附加条件,即出口支付方式的问题。安世半导体中国公司已表明可接受人民币付款供货,而中国政府对于出口许可的态度也有所放宽,允许企业进行申请。

荷兰政府所提出的归还控制权前提,很可能要求货款须以美元或欧元支付并结算至荷兰。这一立场反映出其并非真正意图解决问题。

回顾事件本质,荷兰政府最初实施的托管行为缺乏合理依据,更多属于政治操作,与法律原则并无实质关联。

因此荷兰政府理当主动将公司归还闻泰科技。然而闻泰科技目前未必愿意接手,原因在于荷兰安世半导体因本次托管已引发多起法律纠纷,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其中损失最为严重的一方近日浮出水面,日本本田公司公开表示,其今年汽车产量将减少11万辆。然而实际承受损失的国家并非日本,而是加拿大。

本田早在1983年即在加拿大安大略省阿利斯顿市设厂,该厂位于多伦多正北约一小时车程,主要生产本田CRV及Civic车型。

本田是首家在加拿大设厂的日本车企,此外丰田亦在当地设有装配厂。本次减产规模巨大,相关损失不可能被忽视,责任势必追溯至荷兰安世半导体总部。

因此闻泰科技若在此时收回控制权,必须明确法律责任与赔偿主体。尽管荷兰政府应为事件负责,但其承担赔偿的可能性较低,此事可能最终成为一笔糊涂账。在法律层面,任何赔偿都需得到荷兰法院的认可与支持。

因而在收回公司控制权之前,需与荷兰政府厘清责任,争取法院将此次损失判定为不可抗力,避免由总部承担赔偿。

值得关注的是,荷兰接管安世半导体后,受冲击最严重的竟是日本品牌在加拿大的汽车组装厂,而非地理位置更近的德国、美国或日本本土。

究其原因北美汽车生产目前对中国产核心零部件设有准入限制。安世半导体在马来西亚设有一家分厂,负责部分产品封装,理论上其产品应供应北美市场,包括加拿大本田。

那么为何一家不依赖中国供应链的加拿大汽车厂反而遭受如此严重的冲击?

其减产规模高达11万辆,影响不可谓不大。一种分析认为,荷兰政府接管安世半导体总部后,占据70%产能的中国工厂不再听从其指挥。

在此情况下,荷兰方面不敢得罪德国等欧洲客户,亦不愿影响对美国市场的供应,因而将手中仅能调动的马来西亚约30%产能进行重新分配,将原定供应加拿大本田的芯片转供欧美客户。

因此本次事件中受创最重的为日本品牌汽车,而在日本车企中,位于北美的组装厂成为最大牺牲品。

安世半导体总部在分配有限产能时,可能优先保障欧美客户,而牺牲了日本厂商的利益。

日本厂商在紧急情况下,又进一步将压力转嫁至其北美分支。

这一事件也带来重要警示:有人认为国家强弱与个人生活无关,但在全球局势动荡时,国家的实力直接影响个人的就业与收入。

若国家不够强大,普通人连月薪3000元的工作也可能难以保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7

标签:科技   荷兰   冤大头   加拿大   受害者   半导体   水面   本田   日本   政府   北美   控制权   损失   产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