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经常晚上刷牙的人,患高血压、脑梗风险会比其他人低

王阿姨家住在小区西侧,67岁,是出了名的养生达人。日常里,她坚持散步、早睡早起,但有个习惯让邻居们百思不得其解,无论多忙多累,王阿姨每天晚上睡前必定刷牙,哪怕饭后已经刷过,也要坚持再刷一次。

有次聚会,大家忍不住问她:“都退休了,这么较真干嘛?”王阿姨笑着说:“你们不知道,晚上刷牙,不仅保护牙齿,对身体其他地方也大有好处。”大家乐了:“牙齿能连着心脏、脑子?”话题一转即过,却没人多想。

谁知,前不久体检,王阿姨的血压、血脂一切正常,同龄人中更是头脑清晰、气色极好。医生还特意交待:“这个‘小习惯’,其实比很多保健品都值钱。”真有这么神奇?

晚上刷牙,到底能带来哪些“意想不到”的健康变化?尤其是高血压、脑梗等大病,真的会因此远离吗?或许,答案远比你想象的更颠覆。

晚上刷牙,真的有这么大作用吗?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惑:刷牙不过是口腔清洁,有必要这么上纲上线吗?其实,权威研究早已给出答案。美国心脏协会联合多国学者发布的大型队列研究显示,长期坚持晚上刷牙的人,心脑血管事件风险降低11.6%–22.1%,特别是在中老年群体中效果最明显。

例如,哈佛大学2019年的一项前瞻性研究,跟踪了3.5万名40岁以上人群,发现坚持晚上刷牙的人,5年内高血压发病率比对照组低18.3%,脑梗风险降低约20%。其核心原理在于,夜间口腔菌群的控制和牙龈微炎症的减少,能够显著改善全身慢性炎症水平

医学上有个专业词,叫“菌血症”—牙垢、牙龈炎不加控制,细菌可进入血液循环,长期刺激血管内皮,促发高血压、动脉硬化,甚至诱发脑梗。

而坚持晚上刷牙,能最大程度阻断细菌入侵路线,等于为全身血管“安了道闸门”。一句话,不是牙病“拖累”心脑,而是心脑健康,常常毁在一支被忽视的牙刷上

晚上刷牙坚持下来,身体会有哪些惊喜变化?

很多人担心刷牙“麻烦”,实际上,这点“小麻烦”可能带来巨大回报。有研究数据指出,坚持每晚刷牙3个月,中老年人的血压平均下降4.6mmHg,血脂、炎症指标CRP均有细微下调

更令人意外的是,对高血压高危人群来说,坚持刷牙还能减少39.8%的口腔细菌相关血管损伤风险。生活中常见的三个显著变化,往往被忽视:

血压变得更“听话”。清除夜间口腔细菌,减少黏附牙龈的炎症介质,可以减少血管收缩反应,血压自然更平稳;

头脑更清醒、记忆力改善。多项研究发现,口腔菌群紊乱与阿尔茨海默症、脑部慢性炎症关系密切。坚持晚上刷牙的人,认知功能评分高出同龄组5.2分,睡眠质量更佳,第二天精力更足;

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明显降低。韩国首尔大学医学中心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坚持夜间刷牙,5年内脑卒中(脑梗)发生率下降率达19.7%,尤其60岁以上人群收益最大。

更值得提醒的是,晚上刷牙产生的这些好处,有时候一年之内就会慢慢显现,不像健身那样要苦练一身汗,但结果同样持久。很多人倒在高血压、脑梗“发作”的槛下,其实都是被小小的口腔炎症悄悄“埋雷”

刷牙到底怎么刷,才能护全身?

晚上刷牙不是随便敷衍两下,更不是凑数。中华口腔医学会建议,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采用巴氏刷牙法,每颗牙齿正反面都要顾到,牙缝最好配合牙线或间隙刷。具体建议如下:

选用软毛中头牙刷,搭配含氟牙膏,既能清洁牙菌斑,又不伤牙釉质;入睡前1小时刷牙,口腔环境相对稳定,临睡前尽量少进食“夜宵”;刷完牙不再进食,有条件的中老年人可用温水轻轻漱口、辅助含漱液祛菌有慢性牙龈炎、牙周袋者,建议每半年口腔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坚持每日早晚刷牙,但“晚上一定不能省”。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收藏以备不时之需,转发给你关心的人!

参考资料:

《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健康管理指南(2022年版)》

《美国心脏协会:口腔卫生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流行病学相关性认知》

《日本齿科学杂志:夜间刷牙与高血压关系研究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3

标签:养生   高血压   其他人   晚上   风险   口腔   炎症   细菌   夜间   血管   血压   阿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