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白酒调整期遇上禁酒令再升级,2025年对白酒行业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近期,上市酒企纷纷交上2025年上半年成绩单,相较往年,今年上半年上市酒企数据异常惨淡。
在政策调整、消费场景变革、产业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叠加下,哪些酒企掉队明显?
头部放缓:巨头集体失速
正所谓“铁打的茅五、流水的老三”,在白酒行业,茅台和五粮液长期占据着头部地位,堪称行业的“定海神针”。
单位:亿元
茅五:高速放缓
过去十年间,茅台、五粮液飞速发展,尤其是茅台,营收从2015年的326.6亿元一路飙升至2024年的1406.4 亿元,成为白酒行业唯一营收破千亿的酒企,在整个白酒圈一枝独秀,断层领先。五粮液同样表现出色,2015-2024年营收从216.5亿元增长至 939.4 亿元,千亿之路近在咫尺。
在行业深度调整期之下,茅台与五粮液展现了非常强的韧性,当其他酒企业绩下滑已成常态,茅五依旧保持正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
2025年上半年,茅台实现营收893.89亿元,同比增长仅9.1%;净利润454.03亿元,同比增长8.89%。五粮液营收527.71亿元,同比增长4.19%;净利润194.92亿元,同比增长2.28%。个位数的增长率,与过往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增速放缓的态势十分明显。
茅、五之下,汾酒、泸州老窖、洋河虽然排名有所波动,但多年来稳坐前五宝座。
汾、泸:进入疲软期
前几年,酱酒降温,清香开始复苏,汾酒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在2024年成功超越洋河成为白酒行业前三,改写了持续多年的“茅五洋”格局,白酒行业正式进入“茅五汾”时代。
然而高端、次高端白酒持续承压,汾酒业绩也受到其影响,今年上半年营收与净利润皆显疲态。2024年上半年汾酒营收增速达到19.65%,净利润增幅达到24.27%。而今年上半年汾酒营收增速只有5.35%,净利润增速更是只有1.13%。一年时间,曾经的“汾酒热”极速遇冷。
凭借高端出名的泸州老窖,同样深陷价格倒挂、库存积压的泥潭。今年上半年营收与净利润均呈现负增长。
洋河:下滑加剧
高端上不去、管理层混乱,经销商大出逃,让洋河股份深处严重的内忧外患之中,业绩也大受影响。继2024年洋河退出白酒前三后,今年洋河股份的调整期依旧在加剧。上半年,洋河营收147.96亿,同比下滑35.32%,净利润43.44亿,同比下降45.34%,洋河股份交出了被市场称为“近十年最差”的半年度成绩单。
曾经将洋河推向“神坛”的“1+1”的深度分销模式也成了如今的负担,降速去库存成为洋河首要目标。
古井贡酒:开始承压
在“量缩价跌、库存高压、消费分化”背景下,古井贡酒上半年能保持增长已属不易,但相较去年的业绩增速超20%,今年古井贡酒压力显著增大。
上半年,古井贡酒旗下年份原浆、古井贡酒、黄鹤楼及其他系列分别实现营收109.59亿元、11.84亿元、14.9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9%、-4.39%、6.68%,其中古井贡酒系列下降最显著。
二三线名酒:深陷高端困境
头部酒企尚且压力山大,二三线酒企业更是遭遇风霜。在今年上半年上市酒企年报中,这些二三线酒厂业绩呈现大面积下滑,白酒行业调整期的酒业寒冬仍在加剧。
单位:亿元
依靠高端宴席市场脱颖而出的今世缘,也开始告别高速增长,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增速普遍下滑,今世缘的全国化之路还未成功,引以为傲的本土市场又遭遇冲击,如何增强品牌影响力成为企业一大难题。
前几年,区域酒企集体井喷式爆发,让不少二三线酒企名声大噪。然而在行业大变革中,这一爆发戛然而止。
安徽名酒迎驾贡酒、口子窖双双下滑,前几年高端化、全国化步子迈的太大,导致如今后力显著不足。川酒六朵金花中,舍得与水井坊在高端化的路子上越走越偏,如今面临动销不足,价格严重倒挂、产品影响力缺乏等一些列问题,去库存两年依旧难改业绩颓势。
曾依靠珍酒撑起业绩半边天的珍酒李渡,在酱酒降温后,也迎来业绩暴跌。尤其是高端产品,下降尤为明显。2024年,珍酒李渡高端白酒产品收入17.09亿元,同比减少10.8%,珍酒将战略重心逐渐转移到次高端产品之上,去年公司约42%的营收都来源于此。但实际珍酒次高端代表珍十五也面临严重价格倒挂。
曾被誉为白酒行业“黑马”的酒鬼酒,在经销商库存暴雷后便开始一蹶不振,已连续两年营收下滑,今年上半年营收下跌45.34%,利润下跌92.60%。品牌力不足导致酒鬼、内参等次高端及高端白酒下滑严重。另外,前期酒鬼多次换帅,叠加渠道库存高企,让酒鬼酒前路漫漫。
消费下行,光瓶酒市场爆发也未能挽救牛栏山“跌跌不休”的业绩。去年牛栏山白酒业务好不容易实现正增长,今年又传来噩耗。上半年,牛栏山业务收入36亿元,同比下滑23%。核心单品“白牛二”销量同比下滑33%,库存暴涨652%,新兴光瓶酒持续扩张, 牛栏山竞争力大受影响。
同样依靠低端产品出名的老白干酒,营收与净利润却均有小幅增长,尤其是在河北大本营市场表现依旧稳健,实现营收14.82亿元,同比增长3.74%,贡献了公司近六成的营收。
伊力特、天佑德等西北名酒也面临不同程度的下跌,而上市后频频“暴雷”的上海贵酒,如今营收仅剩2800万,下滑幅度超85%,净利润更是亏损状态。
2025年,白酒为什么这么难?
对头部酒企而言,影响最大的便是政策层面影响与消费场景的变革。
上半年,禁酒令的升级,使得政务消费场景大幅缩减,而政务消费曾是高端白酒重要的消费支撑。以前,在各类政务宴请中,茅台、五粮液等高端白酒是常见的座上宾,如今政策限制之下,这部分需求急剧萎缩。据相关数据统计,禁酒令升级后,政务消费场景下的高端白酒消费量同比下降了40% - 50% 。
另外,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健康饮酒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消费者在社交、聚会等场合,对白酒的选择更加谨慎,白酒的消费频次有所降低。
同时,年轻一代消费群体崛起,他们的饮酒偏好更加多元化,对洋酒、葡萄酒、精酿啤酒等兴趣渐浓,白酒在年轻市场的份额被不断蚕食。以90 后、00 后为代表的年轻消费者,更注重个性化、时尚化的饮酒体验,传统的白酒消费文化对他们的吸引力相对较弱。
图源:Pixabay
区域酒企在行业调整期下则更为艰难。与茅台、五粮液等全国性名酒相比,区域酒企的品牌知名度往往局限于特定区域,难以在全国范围内获得广泛认可。这使得它们在市场竞争中缺乏足够的话语权,在产品定价、市场拓展等方面都受到诸多限制。
很多区域酒企长期依赖本地市场,对外省市场的开拓力度不足,市场结构单一。一旦本地市场出现波动,企业业绩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当地方经济增速放缓,居民消费能力下降时,区域酒企在本地的销售就会面临困境,而又缺乏其他市场的支撑来缓冲风险。
同时,在全国化进程中,区域酒企还面临着渠道建设、品牌推广等诸多难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对于很多规模较小的区域酒企来说,是难以承受的负担。
白酒行业正在等一个更新换代的新机遇。
(来源:酒经)
更新时间:2025-09-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