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海边上,这个小小的半岛见证了太多民族的恩怨纠葛。克里米亚鞑靼人,从游牧部落到汗国主人,再到二战后的流亡者,历史总有因果循环。
鞑靼人早年靠奴隶贸易发家,后来在战争中站错队,被苏联政府整族迁走。
克里米亚鞑靼人起源于蒙古和突厥混血,15世纪中叶建立汗国,1441年哈吉·格来一世独立于金帐汗国。汗国地处黑海北岸,地理位置优越,便于骑兵出击周边。鞑靼人保持游牧习惯,经济依赖畜牧和贸易,但奴隶买卖成了大头收入。
从15世纪到18世纪初,他们频繁袭击俄罗斯南部平原和乌克兰地区,捕获大量斯拉夫人。资料显示,鞑靼骑兵每年秋季出动,目标直指俄罗斯村庄,掠走男女老少,卖给奥斯曼帝国。奥斯曼是汗国的宗主国,从1475年起提供军事援助,换取奴隶供应。
俄罗斯男人被用于劳役或当兵,妇女则进宫廷或贵族家。黑海港口卡法成了欧洲最大奴隶市场,鞑靼贩子在这里交易,买家多是奥斯曼商人。历史统计,克里米亚汗国存在300年间,贩卖奴隶超300万,其中俄罗斯人占大比例。
16世纪,鞑靼人袭击莫斯科郊外,1580年一次大战俘获15万人。俄罗斯当时国力弱,防线漏洞多,只能被动挨打。鞑靼人视此为“草原收成”,经济支柱就是奴隶税,1526年奥斯曼记录显示,卡法关税四分之一来自奴隶贸易。鞑靼人不是纯蒙古血统,但继承了游牧掠夺传统,与奥斯曼合作紧密,汗国军队常为奥斯曼打仗,如1683年维也纳战役。俄罗斯人深受其害,妻离子散,村庄焚毁,这埋下深仇。
鞑靼人靠此致富,但也招致报复。进入18世纪,俄罗斯崛起,彼得大帝改革后军力强,哥萨克骑兵反击频频。1776年俄军攻入半岛,1774年俄土战争后,汗国独立但很快被吞并。1783年,叶卡捷琳娜二世废黜末代可汗,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帝国。
鞑靼人土地被征收,税收加重,至少10万鞑靼人逃往奥斯曼。奴隶贸易终结,汗国灭亡标志着鞑靼人从掠夺者转为被统治者。
二战爆发,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1942年6月占领克里米亚。鞑靼人中部分欢迎德军,提供情报和补给。苏联军队中有2万鞑靼青年,但许多脱队回家。鞑靼人组织准军事团体“鞑靼总会”,多数男子加入,协助德军清剿苏联游击队。
鞑靼人熟悉山区地形,帮德军摧毁补给基地,还迫害当地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苏联游击司令哀叹,鞑靼人成了敌人据点。纳粹利用鞑靼人对苏联不满,组建鞑靼军团,参与占领。
鞑靼人历史与俄罗斯有积怨,早年汗国灭亡后受压迫,十月革命后虽成立自治共和国,但鞑靼人不满,常闹独立,如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中暴动。
1944年苏联收复半岛,斯大林视鞑靼人为叛徒,下令集体惩罚。5月18日,内务部挨家登记,结论是几乎所有鞑靼人通敌,还藏武器。贝利亚获斯大林同意,启动流放。3天内,18万鞑靼人被集结,塞进67列火车,运往乌兹别克斯坦如塔什干、撒马尔罕。中途死亡率高,因饥饿、疾病和拥挤。抵达后,鞑靼人被迫在沙漠务农,水土不服,又大批亡故。
1944到1948年,30%鞑靼人死于虐待和歧视,当地人视他们为叛徒,常驱赶殴打。苏联将鞑靼人标记为“特殊移民”,禁止回乡。克里米亚人口结构变,俄罗斯和乌克兰人迁入填补。斯大林政策针对多个民族,如车臣人、德意志人,也遭类似待遇。
鞑靼人合作纳粹不是全体,但苏联用集体罪责惩罚,这在当时战争环境下发生。
流放后,鞑靼人思乡心切,但作为叛徒无权返回。1954年,赫鲁晓夫为庆俄乌合并300年,将克里米亚划给乌克兰,但仍是苏联内部事。鞑靼人在中亚苦熬,1967年布里兹涅夫时代,苏联撤销叛徒指控,允许少量归乡,但实际限制多。
1989年,苏联最高苏维埃正式平反,开放全面返回。苏联解体后,鞑靼人陆续回克里米亚,但发现村庄城市已被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占满,土地纠纷不断。克里米亚鞑靼人比例从80%降到少数,家园物是人非。鞑靼人推动自治,成立议会,但影响力有限。
2014年,俄罗斯收回克里米亚,鞑靼人面临新压力,一些领袖被禁,一些媒体关停。但俄罗斯政府承诺保护少数民族权利,鞑靼语成官方语言。
鞑靼人总人口约50万,多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土耳其。历史恩怨深,鞑靼人与俄罗斯关系紧张,但也有融合迹象。
从奴隶贸易的兴盛,到二战通敌的代价,再到归乡的坎坷,这一切都源于历史积怨和大国博弈。
更新时间:2025-08-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