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们生活的小区里,李大爷那可是个 “酒腻子”,对白酒的喜爱那叫一个执着。每天傍晚,夕阳的余晖还在天边留恋,李大爷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摆好了小餐桌,上面放着几盘简单的小菜,当然,最显眼的还得是那瓶白酒。李大爷熟练地拧开瓶盖,给自己满满地倒上一杯,浅尝一口后,脸上露出惬意的神情,仿佛一天的疲惫都随着这口酒消散了。
李大爷喝酒的历史可不短了,顿顿都离不开这口白酒,尤其是晚餐,更是雷打不动地要喝上二三两。他总觉得,适量喝点白酒能杀菌消毒,对健康那是大有裨益。而且,他还经常拿那些历史上抽烟又喝酒,却高寿的名人和伟人来给自己找心理安慰,“你看人家,不也活得好好的,喝酒能有啥坏处?” 他常常这样对身边人念叨。
可命运却跟李大爷开了个残酷的玩笑。前些日子,李大爷身体不舒服,去医院一检查,结果让人大吃一惊,高血压、酒精肝都缠上了他。医生看着检查报告,一脸严肃地再三叮嘱他,必须得戒酒,否则身体状况会越来越糟糕。李大爷一开始也确实听话,有那么一阵子,酒瓶子都被他束之高阁了。可没过多久,酒瘾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挠得他心里直痒痒。终于,他还是没能忍住,再次拿起了酒杯,“我就喝一点点,应该没啥问题。” 他总是这样自我安慰。
上周的一个傍晚,和往常一样,李大爷在家吃了顿丰盛的晚餐,酒足饭饱后,他兴致勃勃地准备出门找老友打牌。他哼着小曲儿,刚走到门口,突然,一阵天旋地转袭来,李大爷的身体不受控制地向前栽倒,“扑通” 一声,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家人听到声响,赶忙跑过来,看到李大爷昏迷不醒,吓得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地拨打了急救电话。
救护车呼啸着将李大爷送到了医院,医生们迅速展开检查和抢救。一番忙碌后,医生面色凝重地告知家属,李大爷突发脑溢血。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家人瞬间陷入了绝望。尽管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争分夺秒地与死神赛跑,可最终,李大爷还是没能挺过来,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李大爷的离去,让整个小区都陷入了悲痛之中,大家也开始重新审视长期晚餐喝白酒这件事,这看似平常的习惯,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健康隐患呢?
其实,生活中像李大爷这样,觉得小酌怡情,对少量喝酒的危害认识不足的人不在少数。那少量喝酒,对健康到底有没有坏处呢?咱们一起来深入探究一下。
白酒抗癌、减肥、消愁、开胃?这些说法靠谱吗
前几年,网络上一篇文章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文章称在白酒中发现了脂肽类活性物质,还说这物质有抗病毒、抗癌的神奇功效。一时间,商家们像抓住了救命稻草,纷纷宣传白酒能抗病毒、抗癌,让大家放心喝。可事实真是如此吗?其实,在白酒里发现活性物质并非什么稀罕事。你想想,哪怕是普通的果蔬、路边的野草,经过提取,也能发现各种各样的活性成分。但发现 “活性物质”,可不代表白酒就有 “抗癌养生功效”。
这里面门道可多了,咱们得考虑活性成分之外的其他物质是否有害;在动物、细胞实验里,有效的剂量是多少,换算到人体又需要多少;还有,这些成分在白酒里含量究竟有多少,得喝多少白酒才会起作用…… 一连串的问题,都没有明确答案。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就曾指出,不管白酒里有多少种活性成分,酒精始终是主要成分,这一点改变不了它的致癌性,酒精可是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认定的一类致癌物。
除了抗癌的说法不靠谱,还有人说白酒能减肥、消愁、开胃,这些也都是无稽之谈。酒精饮料,尤其是高度白酒,热量高得惊人。你喝下去的每一口酒,都在给身体 “添柴加薪”,只会让脂肪在体内越积越多,想减肥简直是天方夜谭。而且,喝醉后第二天,当酒精的劲儿过去,人会因为酒精的毒性、身体脱水等原因,感觉沮丧、抑郁,情绪不仅没变好,反而更糟了,哪有什么消愁的效果。至于开胃,短期可能会让你有点食欲,但长期来看,酒精对肠胃的刺激,只会让肠胃功能越来越差。
即便适量饮酒,也对身体危害极大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的食品科学博士李琳明确表示,酒精是板上钉钉的一类致癌物。长期饮酒,和多种疾病的发生有着直接关联,全球大概 5.1% 的疾病,都和酒精消耗脱不了干系。很多人可能会想,那少喝点总没事吧?错!即便是少量饮酒,也会增加患癌风险。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早就指出,任何量的饮酒,都会对健康构成威胁,真正安全的酒精摄入量,应该是 0。
《自然・通讯》杂志上也有一项研究,专门探究了饮酒和大脑结构的关系。研究人员对英国生物样本库中 3.6 万多名健康中老年人的酒精摄入量、大脑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发现,随着酒精摄入量增加,大脑灰质、白质的体积都在减少,而且喝得越多,减少得越明显。大脑体积缩小可不是小事,这意味着大脑老化速度加快,认知功能下降、老年痴呆等问题更容易找上门。想象一下,原本清晰的思维变得模糊,熟悉的人和事渐渐遗忘,这对生活的影响该有多大。
饮酒引发的悲剧屡见不鲜,听听这些劝诫
喝酒对身体的伤害,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呕吐误吸,可能让人在睡梦中窒息;心梗发作,心脏供血突然中断;消化道大出血,身体短时间内大量失血…… 这些因饮酒导致的惨剧,一桩桩、一件件,让人痛心不已。对于还在喝酒的人,真心劝大家两句。
第一,酒精是明确的致癌物,能不喝就别喝。实在推脱不掉,必须要喝的时候,也要尽量少喝。而且,喝酒前千万别空腹,多吃点像馒头、米饭这类淀粉含量高的食物,它们就像一层 “保护膜”,能减少酒精对胃部的刺激。
第二,别再劝别人喝酒了。每个人对酒精的耐受程度不一样,人家明确表示不喝,就别再一个劲儿地劝了。要是因为劝酒出了什么意外,自己也得承担责任,何必为了一时的热闹,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呢。
饮酒不存在所谓的安全量,大家一定要树立正确的观念。特别是那些已经确诊慢性病的人,为了自己的健康,赶紧戒酒才是当务之急。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更新时间:2025-04-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