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种鱼尽量不要吃,便宜也不能买,身体容易吃出问题!

菜市场,充满烟火气的诱惑。除了各种蔬菜瓜果,还有营养丰富的鸡鸭鱼肉,我家尤其爱吃鱼,鱼肉营养丰富还低脂,不仅品类繁多做法不一,每一种吃法都有其独到的特色,所以几乎每周家里都至少吃一次鱼,红烧带鱼,糖醋鲤鱼,酱焖平鱼,黄酒烧鳊鱼,铁锅小杂鱼,水煮鱼,酸菜鱼,垮炖大鲤鱼,每次都光盘。

鱼肉一直是我们中国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不仅因为它新鲜可口,还在于它有着吉祥的寓意。春节年夜饭的餐桌上,一条红烧鲤鱼寓意“年年有余”;高考之前,父母为孩子烹饪一道糖醋鱼,寓意“鱼跃龙门”;婚礼喜宴上,一道松鼠桂鱼祝福新人余生共度、百年好合。

此外,鱼除了可作为食物,在我国许多地方还有其他用处。有些地方将大鱼的鱼骨作为图腾;有些地方会把青鱼的头骨打磨后做成首饰给孩子压惊;有的地方用鱼鳞熬制鱼胶,用于工业生产;还有的地方直接把鱼皮晒干打磨后做成衣裳,这种鱼皮衣不仅保暖美观,其制作技艺还被列为我国的非遗文化。

当然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肯定是买来烹饪最多了,但是,在购买鱼类时,我们却也需要谨慎行事,因为并非所有鱼都适合食用。比如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这五种鱼尽量就不要吃,即使再便宜也别买,吃进肚里很容易出问题。

重金属超标的鱼

别以为鲶鱼、鲤鱼、鲫鱼、鮰鱼这些常见淡水鱼都能放心吃!要是它们生活在被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污染的水域,妥妥就是重金属“储存罐”。之前有检测报告显示,某些污染水域的鲶鱼汞含量直接超标3倍!这些重金属就像“慢性毒药”:汞会攻击神经系统,长期吃可能记忆力下降,甚至诱发老年痴呆;铅和镉专盯肝肾搞破坏,增加尿毒症、肝癌风险;孕妇和儿童吃了,还可能影响胎儿发育、损害孩子智力。

想避开这些“毒鱼”,记住三点:优先选有有机认证或标明水源地的鱼;少吃大型掠食鱼和底栖鱼,它们吃得多,积累的毒素也多。

抗生素和激素喂大的鱼

罗非鱼、鲶鱼、清江鱼价格实惠又好吃?但有些养殖场为了高产,一个池塘能塞上万条鱼,水质差到发臭。养殖户只能靠疯狂投喂抗生素和激素维持,之前媒体就曝光过鲤鱼抗生素残留超标10倍的新闻!吃了这种鱼,相当于把药吃进肚子里:抗生素残留会让身体产生耐药性,以后生病吃药可能不管用;激素残留会干扰内分泌,对正在发育的孩子影响更大;恶劣环境还会让鱼感染肝吸虫,损伤肝脏。

选鱼的时候,认准“无抗生素养殖”“生态养殖”标识;尽量买活鱼,挑那些游动灵活、鳞片完整的;烹饪时一定要彻底煮熟,高温能杀死大部分寄生虫。

已经死掉的鱼

菜市场超便宜的死鱼,真的别图便宜买!尤其是夏天温度高,鱼死后两小时细菌就开始疯狂繁殖。之前就有一家人吃了路边摊的死鱼,结果全家食物中毒进医院。遇到眼睛浑浊凹陷、鳃部暗红有异味,鱼身软烂无弹性还带黏液,或者价格低得离谱的死鱼,赶紧绕道走!

腌制鱼烟熏鱼

腊鱼、腌鱼、熏鱼这些传统美食虽然香,但吃多了可能在“养癌”!大量用盐制作,会增加高血压风险;熏制过程产生的多环芳烃、亚硝胺都是一级致癌物,世卫组织都把腌制食品列入致癌物清单了。更糟心的是,有些不良商家会用变质鱼做原料,加大量防腐剂掩盖臭味。之前有消费者买到的腌鱼,亚硝酸盐超标20倍!实在想吃,每月最多吃1 - 2次,搭配新鲜蔬菜;选正规品牌,查看生产日期和QS认证;自己在家做,还能控制用盐量和熏制时间。

反复冷冻的“僵尸鱼”

很多人喜欢囤鱼,但反复解冻又冷冻真的不行!实验显示,经过3次冷冻解冻,鱼肉蛋白质流失率高达30%,口感也变得又柴又难吃。而且冷冻只能抑制细菌生长,反复解冻会给细菌创造绝佳的繁殖机会,吃了特别容易拉肚子。买回家的鱼,立刻分装成小份;解冻时放冰箱冷藏层慢慢化冻;解冻后24小时内必须吃完,千万别二次冷冻。

除了以上说的这些,其他的鱼我们还是可以放心吃的,尤其是像我家经常吃的鲈鱼,鳜鱼,肉质鲜美好吃刺还不多,非常适合家里烹饪.

那么我们买鱼的时候除了要关注以上这几点还有哪些需要留意呢?挑选鱼的时候又有哪些是判断的标准呢?

1. 鱼鳞:新鲜的鱼就像穿了一身锃亮铠甲,鱼鳞完整、紧紧贴在鱼身上,颜色鲜亮有光泽 。要是鱼鳞稀稀拉拉、有大片脱落,或者摸起来松松垮垮的,多半是不新鲜了,可能在运输、存放过程中“遭了罪”。

2. 鱼眼:鱼眼可是判断新鲜度的“信号灯”!新鲜鱼的眼睛清澈透亮,像两颗水晶珠子,还鼓鼓地凸出来。要是鱼眼变得浑浊发白,甚至都凹陷下去了,那这条鱼八成放了挺长时间,可别买!

3. 鱼鳃:打开鱼鳃看一看,鲜红或粉红的鳃丝才是“优等生” ,而且鳃丝之间干净清爽,没有黏糊糊的分泌物。一旦鳃丝颜色暗红、发黑,还散发着难闻的气味,说明鱼已经开始变质,果断放弃!

4. 鱼身:新鲜鱼的身体线条流畅,充满弹性。用手指轻轻按压鱼身,鱼肉马上就能回弹,不留痕迹 。要是按下后出现一个深深的坑,半天都恢复不了,或者鱼身软趴趴的,那就是不新鲜的表现。

要是买活鱼,那可得好好观察它们的“精神状态”!活力十足的鱼,在水里游得飞快,尾巴摆动有力,时不时还会跃出水面 。一旦发现鱼游得慢吞吞,老是沉在水底不动,或者侧着身子、翻肚皮,哪怕还在喘气,也别买,这种鱼离“不行”不远了。

应季而食:就像水果一样,鱼也有自己的“黄金季节” 。当季的鱼,食物充足,长得肥美,肉质鲜嫩,营养也更丰富。比如春天的鲫鱼,肉质细腻;秋天的鲈鱼,膘肥体壮。跟着季节吃鱼,准没错!

优质产地:鱼的生长环境太重要了!优先选择来自水质清澈、没有工业污染的湖泊、水库或规范养殖场的鱼。买鱼时,问问商家鱼的产地,要是能买到有溯源信息、有机认证的鱼,那就更安心啦!

买鱼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鲜,得根据烹饪方式来选 。清蒸鱼,选一斤半到两斤的鲈鱼、鳜鱼,鱼肉厚度适中,容易蒸熟,还鲜嫩入味;红烧鱼、炖鱼汤,可以选两斤到三斤的草鱼、胖头鱼,肉多刺大,吃起来过瘾。要是鱼太小,肉少刺多,吃起来费劲;鱼太大,肉质可能变老,口感反而不好。

学会这些挑鱼小技巧,以后去市场买鱼,保准你能轻松挑到新鲜、健康的鱼!以上就是建议大家不要随便吃的五种鱼以及挑鱼的小技巧,希望可以帮朋友们挑到健康安心的鱼,优质的原材料,才能烹饪出美食,感谢您的阅读,我们下期再见。

#春日生活打卡季#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8

标签:腌鱼   鲶鱼   鲈鱼   鱼鳞   肉质   鲤鱼   鱼肉   抗生素   新鲜   身体   便宜   美食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