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政策、产业活动、区域发展及企业动向等关键信息
文/低空经济探索者
一、政策与监管动态
1. 证监会支持低空经济企业融资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明确将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产业纳入其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速技术研发和商业化进程。
2. 国家发改委低空经济发展司强化统筹
该部门近期连续召开低空基础设施及智能网联系统建设专题座谈会,推动央地协同和标准制定,强调安全监管与空域开放平衡发展。
二、行业重要会议与活动
1. 全国低空经济发展大会(杭州,7月4日-6日)
本届大会聚焦低空经济全产业链,设博览会面积2.5万平方米,吸引超2万名专业采购商。
同期举办“长三角eVTOL产业峰会”“低空经济安全论坛”等10余场活动,覆盖技术、应用及监管议题。
2. 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上海,7月23日-26日)
将设立低空基础设施展区,展示空域管理、智慧起降及安全技术成果,大疆、极客桥等头部企业参展。
3. 第三届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大会(苏州)
6月28日闭幕,签约45个项目总投资超50亿元,发布全国首单“低空运营管理责任保险”,填补运营风险保障空白。
三、区域发展新动向
1. 东莞:发布百个低空场景机会清单
7月3日举办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发布会,提出一年内打造超100个示范场景,涵盖城市治理、物流配送及文旅领域。
现场签约多个战略合作,如深圳低空经济协会与东莞产业联盟联动,推动大湾区资源协同。
2. 苏州:构建“四维”产业生态
已建成143个起降点,获批空域2442平方公里,发布全国首个低空经济地方标准体系。
成立数字低空产教融合共同体,培养紧缺技术人才,目标2026年产业规模达千亿。
3. 杭州:剑指全国领军城市
计划2027年前建成起降场275个、开通航线500条,引育企业600家,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
四、企业数据与产业趋势
1. 企业数量爆发式增长
截至2024年末全国低空经济企业达1.47万家,2025年Q1增至1.66万家,增速显著。
深圳(788家)、北京(782家)领跑,成都、上海等10城占全国总量近30%。
2. 产业链结构优化
生产制造(47.1%)和运营服务(43.1%)仍为主力,基础设施(5.2%)及飞行保障(4.6%)企业占比提升,反映基建加速落地。
3. 应用场景规模化
物流与文旅率先商业化:美团无人机累计订单超40万单;深圳、珠海开通低空观光航线。
总结与展望
政策与技术双驱动:中央专项债支持基建、科创板融资扩容及地方竞赛式布局(如东莞、苏州)共同推动低空经济规模化。
安全与场景并重:各地强化监管(如低空保险、反制技术)的同时,加速开放应用场景,从“飞起来”转向“用起来”。
未来焦点:7月杭州大会成果、上海博览会筹备进展及东莞百个场景落地进度将成为下一阶段观察重点。
更详尽的政策原文或区域规划,可参考:[杭州低空经济实施方案][苏州低空标准体系]
更新时间:2025-07-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