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一则来自彭博社的消息引起全球金融圈的震动——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正在与多个“友好国家”的央行进行合作,计划在本国境内为其他国家托管主权黄金储备。要知道黄金储备是一个国家货币信用的压舱石,如今竟然交由中国保管,这是一次深刻的信任。
就在几天前,中国的黄金进口量猛增至127.5吨,创下11个月新高,同比增长高达73%,中国对美债的持仓也降到了7654亿美元,创下十几年来的新低。美元时代是否已经进入倒计时?人民币是否正在悄悄接棒?东盟国家为何愿意将黄金交给中国保存?
时间回溯到2025年5月21日,中国海关公布了一组令人震惊的数据。在刚刚过去的4月份,中国的黄金进口量高达127.5公吨,这一数字不但创下近一年新高,同比增长竟然高达73%。
更诡异的是,这一波黄金进口发生在国际金价高企的阶段——当时黄金一度飙升至3500美元/盎司。按理说,这种时候买金,是亏本买卖,但中国却毫不犹豫地大量运金回国。
这说明中国不是在做短线投资,而是在做战略部署。而且这批黄金并没有流入市场,而是直接进入外汇储备渠道。只有几家指定银行获得了黄金进口许可,这些黄金全部被纳入国家储备,目的非常明确:为中国外汇体系增加“硬通货”底气。
但事情远不止于此。就在中国“抢金”动作曝光的前几天,美国爆出一条更大的财政“炸弹”——2025年6月将有超过1万亿美元的美债到期。而整个美国的债务总额高达36万亿美元,占GDP比重竟然超过120%。
更离谱的是,美国财政支出中有七成被用来偿还债务利息,这已经不是“透支”了,是“爆雷”的前夜。连国际评级机构都看不下去了,穆迪直接下调了美国的信用评级。这在过去几十年里几乎闻所未闻。美债这个曾经被全球央行视作“最安全资产”的东西,现在反而成了“烫手山芋”。
中国不是没有预见这一切。早在2025年3月,中国对美债的持仓已降至7654亿美元,相比2012年高峰时的1.3万亿美元,已经几乎“腰斩”。曾经的“第一大持有国”地位也让给了日本和英国。这并非一时兴起,而是一个长期而稳健的战略调整。
与此同时,中国在国际支付系统上的动作也在同步推进。9月18日,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的金额减少了5.13%,但支付占比却略升至2.39%。
这是因为大量人民币支付已经绕过SWIFT,转而采用中国自研的CIPS系统,目的很明确:逐步减少对美元结算体系的依赖。
货币的背后是信用,而信用的支撑就是黄金。美债信用正逐步下滑,美国财政已“入不敷出”,而黄金的需求却在疯涨。世界各国央行开始悄悄加仓黄金,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表现得尤为积极。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央行净购金量达244吨,中国无疑是领头羊。
黄金的作用已经不只是“避险”那么简单,它是下一轮国际货币秩序的“建构材料”。彭博社的爆料,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出现的。
东南亚某国(未透露具体国家名)已经将部分黄金储备交由中国托管。这不是简单的“代保管”,而是把本国金融“命脉”的一部分交到中国手中。这意味着,在黄金作为货币锚的新体系中,中国正开始成为“锚地”。
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很清楚。美国的全球影响力逐步减弱,尤其在中东和亚太地区,已经难以维持原有的石油美元体系。而中国正以黄金为基础,尝试推动一个以人民币计价、以CIPS结算、以黄金作为信用支撑的全新货币结构。
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一步,可能并不是“拿下一个贸易协议”,而是“接下别人的黄金”。这不仅是信任的体现,更是一种货币主导权的转移。当越来越多国家愿意把黄金放在中国境内,意味着它们愿意在金融安全上与中国站在一起。
这是对美元霸权的实质性挑战,不是口头喊话,而是行动上的“去美元化”。与此同时,中美之间的经济角力仍在持续。特朗普政府在5月初对中国商品加征至145%关税,并威胁封锁华为芯片供应链,中方随即反制,明确表示:谁配合美国制裁中国企业,将承担法律责任。
面对不断升级的贸易威胁,中国加快了与东盟的经贸合作。5月21日,中方与东盟共同宣布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覆盖人口超20亿,涵盖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和供应链互联互通等多个领域。这并非简单的贸易协定,而是将东盟深度纳入中国主导的区域产业链体系。
东盟国家的选择并非偶然。以越南为例,其对美出口商品中有四成原材料来自中国;泰国的电子产业链中,约七成零部件依赖中国。东盟早已是中国“制造+供应”的一部分,中国的黄金信用和人民币体系对他们而言既是机会也是保障。
不仅如此,中国还与欧洲议会达成协议,全面取消相互交往限制。这意味着,中国正同时在东西方两条线上推动金融合作,构建以自身为核心的多边金融网络。
2025年4月底,中国的官方黄金储备已达到7377万盎司,过去两年累计增持超过2800吨。这些黄金并不是为了“看着好看”,而是为下一轮货币秩序的变化做准备。
在这一过程中,人民币没有试图替代美元,而是在构建一个“非对抗性”的平衡体系。美元可以存在,但不再是唯一。这正是中国方案的核心思路——不是推翻旧体系,而是重建一个多元、公平的新秩序。
从黄金托管,到人民币绕开SWIFT,到东盟深度合作,每一步都在悄悄地改变全球金融的生态。美国还能维持多久的债务信用?美联储还能撑多久的利率政策?没人能给出确切答案。但越来越多国家用脚投票,正在选择更加稳妥的路径。
可以确定的是,黄金正在回归金融舞台的中央,而中国,正悄然成为这个舞台上的主角。一边是债务缠身的美国,一边是黄金加持的中国,世界经济的天平,正在悄悄倾斜。人民币国际化,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一场正在进行的现实变革。
信息来源:
[1]中国央行:商谈存外国黄金储备,一家东南亚央行有意向 和讯网
更新时间:2025-09-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