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曾经只有婚宴、年会和中产差旅才敢踏进的大酒店,如今居然开始在门口支摊子卖盒饭了。
不是临时促销,也不是噱头营销,而是实打实地靠摆摊“回血”。
一线城市如上海、北京、天津,二三线如绍兴、三门峡、榆林……越来越多的五星级酒店门口,开始飘出红烧排骨、卤鸡爪、狮子头的香味。
总厨站摊,经理收钱,饭盒打包上还有店长手写的“今日特价推荐”。
甚至就连北京的财富中心也坐不住了。
那个曾经只接高端金融会议的地标酒店,现在晚上六点准时出摊,卖烤串、自制鸡汤、米饭套餐、手工烘焙点心,还有现煮的绿豆百合糖水。
上班族一下楼就能“五星就餐”,拍照打卡的比吃饭的还多,人气比以前旺太多了。
不少网友调侃:“地摊经济的尽头,是五星酒店。”
01
听起来像玩笑,其实很现实,毕竟不摆摊,真撑不住了。
过去,五星级酒店最吃香的资源是“宴请”,婚礼、接待、公司年会,都是“流水担当”。
再不济,也有差旅客,来一顿自助、住一晚标间。
可现在,这些场景全变了。婚宴压缩了,公务接待减少了,企业出差预算也砍了。
一个大厂的中层告诉我:“以前出差可以住400元的酒店,现在限价200,五星根本报不下来。”
年轻人旅游也精明了。不讲究“几星”,只讲性价比。“我宁愿住设计民宿,也不去水晶吊灯的套间。”这是很多90后、00后的共识。
酒店也不是没意识到,但一开始大家都硬撑着不说。
直到三门峡一酒店带头“摊牌”:既然没人来吃,那我们就把饭端到门口。
第一天做卤味,卖了几十份;第二天上红烧肉,排队的人从门口拐到了马路牙子;第三天,饭都没热完,已经有人提前扫码下单。
一传十、十传百,更多酒店跟上了。
有的干脆搞夜市模式,有的在门口搭帐篷开“露天深夜食堂”,还有的高端酒店把门口专属车位腾出来摆摊,一边打着“地摊经济”,一边真心实意地“讨生活”。
02
这可不是降维,而是转换思路。
说白了,五星级酒店摆摊卖的不是利润,而是人气和曝光。
有人吃着15块的卤鸡腿,顺便抬头看了眼酒店招牌,下次聚餐、办生日会可能就来这订了。
还有人说得更直接:“原来不敢走进五星酒店,现在十几块买份饭,顺带拍照发朋友圈,还挺有面子。”
不过,说实话,这招不是所有酒店都能玩转。第一要有厨艺支撑,第二要有运营意识,第三还得有点“脸皮厚”。
毕竟以前端着高端调性,突然跑出来喊“今日特价鸭脖12.8”,对不少老牌五星来说,是心理门槛。
但这年头,连瑞幸都在路边拉客,五星酒店为什么不能下场?
只要东西真香、价格真实、口碑能沉淀下来,摆摊不丢人。
真正丢人的,是还在等天上掉客人、守着空包间叹气。
03
更何况,从消费者角度看,我们当然欢迎这种“接地气”的高端服务。
能用20块体验酒店主厨水准,何乐而不为?还能顺手拉近点距离,不用总觉得那地方离自己很远。
也许未来,我们去五星酒店,不再是为了住一晚,而是为了拐进去买份热干面、喝碗汤,再顺带拍个照发发圈。
酒店不再是城市里最“遥远”的地方,而是夜晚下班后最暖的一道光。
当它开始摆地摊,不代表它变low了,而是它终于放下了身段,学会了与这个时代握手,也学会了回应街头巷尾的真实需求。
愿每一个愿意低头谋生的地方,都能抬头看见明天的光。
#头条深一度#
-End-
更新时间:2025-07-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