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至8日,第八届上海市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举办。来自普陀区对口帮扶的云南昆明东川区、禄劝县、寻甸县,昭通市鲁甸县、巧家县,以及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亚东县都赶赴展销会现场,带来特色商品与帮扶成果。
记者从普陀区获悉,有一种农产品虽然没出现在展销会上,但已呈现供不应求的火爆状态。那就是小小的薄荷。炎炎夏日,各品牌茶饮店饮品中的一片片清香薄荷叶,极有可能来自千里之外的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九龙镇。
在这片被肥沃土壤和清凉山泉滋养的土地上,云南九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千余亩薄荷基地正迎来丰收。每天,有超过30000斤的新鲜薄荷叶从这里被争分夺秒地采收、装车,发往全国各地的茶饮中央厨房。不仅如此,它还进入了更广阔的市场——创意特调的咖啡、薄荷味的冰激凌、西餐厅的夏日糕点等,其核心原料薄荷,都已打上了“禄劝九龙”的烙印。
这片勃勃生机的产业图景,背后是沪滇协作机制注入的强劲动力。
2024年,九萃农业落户禄劝后,当地政府全力优化营商环境,解决了土地、用工等难题。更为关键的是,在2025年,上海市普陀区提供了1000万元帮扶资金,用于基地扩建与产能提升。同时,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南光集团也提供了100万元帮扶资金。
项目采用“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当地农户收入:一是土地生“租金”,年支付农户土地流转费245万元;二是务工有“薪金”,日需用工约150人,年支付农户务工费约500万元;三是集体享“股金”,支付村集体沪滇协作项目分红50万元+合作社收益70万元。
上海的帮扶远不止于资金,它更带来了广阔的市场视野和畅通的销售渠道。普陀区援滇干部、禄劝县副县长陈靓介绍,为了将深山好物做大做优,普陀区坚持“中央要求、当地所需、普陀所能”,全力调动各方资源精准施策:前端,协助企业在沪注册营销公司,建立品牌“桥头堡”;后端,积极牵线搭桥,将九龙薄荷引入知名茶饮品牌与食品餐饮企业的采购清单。
普陀区援滇干部、禄劝县副县长陈靓(右二)在工作中
这种“从田间到门店”的全链条赋能,将传统的“产出来再找销路”转变为“瞄准需求再生产”的现代化产销模式。正是依托这条畅通的渠道,九萃薄荷不仅畅销上海、北京等国内大城市,更成功出口至中东及东南亚,实现了“云品入沪”、“云品出海”,以及沪滇协作从“输血”到“造血”的实践。
如今的禄劝县九龙镇,正飞速成长为中国高品质薄荷的核心产区。目前,九萃农业已建成投产1300余亩,400余亩基地10月底投产。在沪滇协作机制的全力支持下,企业信心也不断增强,更宏伟的蓝图已经展开:到2026年7月,基地面积将扩增至3400余亩。与此同时,一个配套完善的5000平方米冷库物流中心已在规划建设中,其中包含1200平方米的现代化冷库,配备预冷、真空包装等设备,将薄荷原汁原味呈现在消费者面前。
九龙镇的薄荷产业即将实现从“规模化种植”到“标准化加工、品牌化输出”的全产业链升级。未来,这里不仅是各大茶饮公司、知名餐饮及食品企业的稳定供应商,更将有实力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市场最值得信赖的高品质薄荷来源。
原标题:《一片薄荷背后的沪滇之缘》
普陀区供图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周楠
更新时间:2025-09-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