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损失高达百亿,联合要求中国废除禁令,温铁军:轮不到你发言

以前的中国,在发展需要下,成为全球最大的垃圾进口国。但随着时代发展,中国果断颁布“洋垃圾禁令”,这却引来了多国的联合反对,甚至要求中国废除。

这背后有着怎样的利益纠葛?温铁军那句“轮不到你发言”,又有着怎样的底气和深意?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工业快速发展,对原料需求很大。但国内供应不足,于是就从境外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像废塑料、废纸、废金属等,成了无奈之举。

这些“洋垃圾”在当时,确实为国内一些企业提供了重要的生产原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发展。

但很多所谓的“可回收资源”,其实是充满有毒有害物质的真垃圾。并且有的垃圾处理企业技术和设备都不行,不仅损害工人健康,还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污染。

终于,2017年7月,中国向世界贸易组织(WTO)递交文件,宣布从2018年开始,禁止进口24类固体废物,这就是“洋垃圾禁令”。

2021年起,中国更是彻底不收固体废物。这表明了中国坚定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


禁令一出,那些长期依赖中国处理垃圾的发达国家慌了神。2016年美国向中国出口了大约56亿美元的可回收垃圾,禁令实施后,美国的大量废纸、废塑料堆积在港口,垃圾处理公司成本飙升。

英国的废物处理费涨了好几倍,许多垃圾只能选择焚烧处理,不仅污染空气,还耗费大量资金。

德国的回收企业利润大幅缩水,原本依赖出口垃圾到中国的商业模式瞬间崩塌。国土面积狭小的日本,缺乏垃圾填埋空间,中国不收垃圾后,日本的废塑料没了去处,价格大幅波动,许多小企业直接倒闭关门。据估算,禁令实施后,美、欧、日等国经济损失超百亿。

这些发达国家,一边自己享受着高标准的环境,一边却把垃圾危害转嫁给发展中国家,玩的就是生态殖民那一套。

美国每年产生约84亿吨废物,总量是中国的3倍,人均年垃圾产量约26吨,但他们并不在国内处理这些垃圾,而是通过各种渠道将垃圾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面对损失,这些发达国家不但不反思自身垃圾处理问题,反而在2018年3月的WTO会议上,联合起来对中国发难。

美国代表指责中国禁令“搞乱了全球回收体系”,欧盟附和说废物没地去,可能流到小国家加重污染,要求中国撤销禁令,为他们的垃圾处理问题负责。

但他们的指责完全站不住脚。

在过去的全球废物贸易中,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发达国家将垃圾打包出口,赚着处理垃圾的钱,却把污染留在了发展中国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曾经为了发展忍受了这些,但如今有能力改变,自然不会再当“世界的垃圾场”。

中国的三农专家温铁军,一直重视和研究经济问题、农业问题、环境问题,想基于经济和历史规律,寻找以农业和生态环境为核心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

面对中国的禁令,以及发达国家的联合指责,他则有力地评论:“轮不到你发言”。因为他更清楚这些洋垃圾的危害,更清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中国这条路走不通了,那些发达国家就把垃圾出口目标转向了东南亚。

从2016-2018年,东南亚地区塑料垃圾进口量激增171%,达到200多万吨。

不过,东南亚国家也不傻,不会一直当这个“冤大头”。

泰国从2025年1月1日起完全禁止塑料垃圾进口;印尼自2025年1月起全面禁塑废进口;此前,马来西亚、越南等国也纷纷加入抵制行列,马来西亚取消了114家工厂进口废塑料的许可证,越南政府宣布禁止进口纸张、塑料、金属等固体废物。

从中国自身来看,禁令实施后,国内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城市河水变得清澈,农村生态逐渐恢复。政府加大投入,推动垃圾分类和回收厂建设,民众也逐渐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长远来看,这有利于中国发展循环经济,减少对外来资源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国际上,中国的禁令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它促使发达国家不得不正视自己的垃圾问题,加大在垃圾处理和回收利用方面的投入。

比如美国开始砸钱建自己的回收站;欧洲国家像英国搞了塑料包装税,挪威让塑料瓶厂交环境费,以此减少塑料使用。东南亚国家拒绝接收“洋垃圾”,也让全球垃圾处理的不合理格局开始改变。

如果你认同中国的做法,就给这篇文章点个赞吧!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说你对“洋垃圾禁令”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8

标签:禁令   中国   铁军   美国   废物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垃圾处理   固体废物   损失   垃圾   洋垃圾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