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九岁的娃对我说“妈妈,我好心疼你”,我为什么心里一咯噔?

晚上陪娃时间,刚来了暖气,屋里温度正好,黑漆漆的夜里,三宝忽然好像又变回了小时候的小可爱,搂着我的脖子各种撒娇:

“妈妈我好喜欢你啊~”

“妈妈我觉得你比别的同学的妈妈都好~”

“妈妈你是不是也可喜欢我了~”

…………

肉乎乎的小脸时不时的蹭过我的鼻子,跟刚才写作业撒泼耍赖的“大魔王”判若两人。

忽然他又来了一句:

“妈妈,我好心疼你啊,我觉得你为这个家付出太多了。”


我心里瞬间一咯噔——不是感动,不是欣慰,而是近乎直觉的排斥,让自己都有些意外的不舒服。


我亲了他一口,说:“真的呀?可是妈妈没有觉得很辛苦啊。”接着陷入了沉思。

我第一时间觉察到了自己内心的不舒服,在反问自己是不是有点拧巴?孩子有感恩心,看到父母的辛苦,不正是很多家长所期待的么?

但我非常明确的知道,我不喜欢孩子跟我说这样的话。

我甚至不希望得到来自孩子的“心疼”。


  1. 我不需要“牺牲者”的身份

孩子的这句话,无形中把我放在了一个“需要心疼”“需要可怜”的位置上,仿佛我是那种传统形象中的,没有自我的,全心全意为家庭付出,牺牲一切值得被同情的对象。

天晓得我多害怕成为那样的母亲。

我今天的生活全部来自于我的自主选择,没有被迫,没有不甘,也许有命运无常,也许有时候也有点坏运气,但为家庭做的一切,都是发自本心,源自爱,我喜欢陪伴着孩子成长,看生命不同的绽放形式,看不同年龄段他们稚嫩的行为和思考,喜欢和他们一起体验更广阔的世界,喜欢从不同角度看世间万物的样子。

哪怕过程中有辛苦,有磨难,我依然觉得,这是人生不同的际遇,不同的修炼,不同的体验。

这一切,源于我内心的“想做”,而不是“该做”。

而在这个过程中所体验的种种小确幸,那些温暖的,惊喜的瞬间,就是生活最好的模样。

我喜欢我现在的状态,我不希望自己成为“牺牲者”的角色。

一个以“牺牲者”身份出现的母亲,养不出快乐的孩子,也活不出快乐的自己。


2、我警惕那种名为“感恩”的情感绑架

前段时间网上有一个沸沸扬扬的感恩教育事件,让子女蒙着眼睛踩在父母的背上走过去,孩子睁开眼睛看到踩的是父母的时候瞬间崩溃。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主办方有病吧!“


那些传销组织,那些对教育一窍不通的学校,经常会倡导”感恩教育“。刻意的渲染父母的艰辛也付出,让孩子在愧疚中低头说”谢谢“,本质上不过是一场服从性测试,清醒的人都会对之感到不适。

封建时代用一个”孝“字压死了无数人,今天居然还有人在复制这种手段。

我不希望孩子被这样的枷锁捆绑住。


我怕他今天的一句”心疼“背后,埋下的是一颗”愧疚“的种子。

——“妈妈这么辛苦,我必须考好成绩才对得起她。”

——“我不能有自己的想法,我要听妈妈的话。”

——“我的快乐生活的背后是妈妈的苦难,我不配快乐。”


一个背着愧疚包袱的孩子,如何毫无压力的健康成长,如何能步履轻盈的探索世界,如何能大胆的表露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如何能变成一个坚强的有独立意识的大人?一段靠愧疚维系的关系,如何能健康平等?

爱从来不应该是常觉亏欠,而是自由的,愉悦的,轻松的。绝不能变成菜市场里等价互换,你给我五斤白菜,我要给你十块钱……


3、如何告诉孩子什么是“健康的爱”?

我知道自己有点反应过度了,孩子的初心可能如同”妈妈我爱你“一样,只是在表达他的关心与善意。

他没错。是我直觉的对这份言语背后潜在风险发出了警报。


在最初的愣神之后,我整理了一下思绪,把他搂得更紧了一点。

我说:”宝贝,妈妈很感动你能说出这样的话,但是呢,妈妈从来没觉得自己付出特别多,你看我有很多自己的事情,有自己的爱好,自己的朋友,不是每天都围着你们转的,我为你和咱们家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因为爱你们,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也觉得很快乐和满足。“

”所以,你不需要为妈妈感到担心和心疼,妈妈有足够的能力照顾好自己,也照顾好你,付出从来都不是索取的理由,这句话可能你现在听不懂,但是就像好朋友之间相处一样,大家开开心心的就好,不需要他今天送你一支笔,明天你就一定要回他一朵花,妈妈希望我们之前也一样,只要开心就可以了,不用心疼哦~妈妈陪你长大就很开心了。“


他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妈妈,那句话让你不开心了么?可是我在表扬你啊!“

我笑了笑:”我接收到了啊,我很开心,但是心疼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压力太大了,我不希望我们之间有压力,我们只要快快乐乐的就好。“


他点点头:”那我明天能不写作业么?“

“嗯……那不行!”


写在最后:

所有的亲密关系,不管是亲子,夫妻,还是友情,都应该是并肩成长的伙伴,是笑对人生的盟友,而不应该是债主与负债者,我希望孩子回想起童年,感受到的只是温暖与自由,而不是愧疚与亏欠。

无法负担的亏欠感,非但不会让孩子和你变得更亲密,只会让他更早的逃离。

最健康的爱,是让付出者心甘情愿,接受者心安理得。

当他能坦然接受爱,

未来才能毫无负担地去爱别人。

我不需要他的心疼。我只需要他,健康、快乐,并最终成为一个能感受爱、也能传递爱的,内心丰满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9

标签:育儿   心疼   妈妈   孩子   愧疚   喜欢   牺牲者   快乐   父母   健康   辛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