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乔冠华的儿子,反对父亲再婚被赶出家门,他官至外交部副部长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乔宗淮)

他叫乔宗淮,是我国前外交部长乔冠华与新中国外交界优秀女性龚澎所生的儿子,他1944年7月29日出生于重庆。

与父母一样,乔宗淮在我国外交界也赫赫有名。 1991年11月,乔宗淮被任命为我国驻芬兰特命全权大使兼爱沙尼亚中国使节。

2001年,乔宗淮担任我国外交部副部长。

在我国外交界,乔家父子两代皆身居要职,庶几无闻。

乔宗淮的岳父彭加伦是中国工农红军早期领导人,担任过江西省委宣传部长等职务。

鲜为人知的是,乔宗淮曾反对父亲乔冠华与章含之再婚,被父亲赶出家门。

乔宗淮与妻儿在岳母家寄居8年,父子俩多年不来往……

01

(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

1944年7月29日,乔宗淮出生于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周公馆曾家岩50号)。

当时乔宗淮的母亲龚澎担任周恩来的外事秘书,父亲乔冠华在重庆的《新华日报》社工作。

由于条件艰苦,母亲给乔宗淮准备的第一件衣服,是用廖梦醒(廖仲恺与何香凝的长女)穿破了的长筒袜上半部裁剪缝制的,又大又肥。

乔宗淮出生刚一个月,母亲就上班了,将他放在周公馆前面的一个笼子里。

哪个工作人员路过这里,就抱乔宗淮一会儿,哄他一会儿。有时一连两个小时没人来,乔宗淮就哭,经常嗓子都哭哑了。

小时候的乔宗淮,听说过父母不少传奇故事。

(年轻时的龚澎)

母亲龚澎第一次见周恩来时,周恩来问她:你在我办公室看到了什么?

龚澎说:我看到了3张地图。第一张是欧洲地图,第二张是中国抗日战场上的军事地图。第三张我只看了一半,您进来把帘子拉上了。

周恩来称赞龚澎观察敏锐,安排她担任自己的外事工作秘书。

龚澎毕业于燕京大学,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交了很多外国朋友。后来,她升任南方局外事组副组长,是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共新闻发言人。

1945年,乔冠华因消化系统不好引发肠炎,加上工作劳累,大口大口吐血。

(青年乔冠华)

乔冠华在医院接受手术时,急需输血,又血库里却找不到合适血型的血。

第二天一早,乔冠华经过献血的化验室,发现外面排了长长的队伍。

原来重庆市民、南方局的同志,及驻重庆的外国记者,都争先恐后地为乔冠华献血。一向坚强的乔冠华热泪盈眶。

最后,院方抽美国外交官谢伟思,及《新华日报》社一个记者的血,救了乔冠华的命。

那时,乔冠华、龚澎各自只有一件像样的衣服,供参加活动时穿。遇到社会活动多,乔冠华夫妇只得向同事借衣服穿。

(龚澎与儿子乔宗淮)

因为有一对著名的革命父母,乔宗淮有着与普通孩子不一样的童年。1945年,毛主席在周公馆接见几个支持中国抗战的美国士兵,并与他们合影。

摄影完毕,乔宗淮被母亲抱在怀里,又与毛主席等人拍了一张合照。这张照片,成为珍贵的历史纪念。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乔冠华夫妇进入外交部工作,乔宗淮随父母赴北京定居。

1953年,乔宗淮的妹妹乔松都在北京降生,兄妹俩相差9岁。一家四口住在报房胡同的一处四合院里,过着平静、优越、幸福的生活。

02

(乔冠华与龚澎)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乔冠华和龚澎最红,事业最辉煌的时候。

乔冠华参加板门店朝鲜停战谈判,出席日内瓦会议,草拟中美联合公报,在新中国的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龚澎担任外交部情报司(后改为新闻司)司长,兼外交部部长助理,成为新中国外交界最杰出的女性之一。

当时外交部一共设有7个司,龚澎所在的情报司负责搜集、综合信息,分析国际形势和动向。

龚澎经过综合、研究各方面的情况,取得美国在朝鲜战场使用核武器的有关情报。为此,龚澎得到了毛主席的赞许。

(龚澎)

因为父母过于优秀,乔宗淮在北京育才小学读书时,就被师生厚爱一层。

经常有人向乔宗淮打听:你父母平时在家干什么?他们喜欢吃什么?你父母的生活与别人有什么不一样?

在乔宗淮看来,外界是将自己的父母神化了,其实生活中他们也是普通人,也经常发生争吵。

吵过后,乔冠华去阳台上抽闷烟,龚澎坐在书房里抽烟,夫妻俩谁也不理谁。

往往乔冠华抽完三、四支烟后,就放低姿态来到书房里。他从自己的烟盒里抽出一支烟,放在龚澎的嘴巴边,然后给她点火。龚澎抽完这支烟后气消了,与丈夫和好如初。

(乔宗淮的母校)

乔宗淮遗传了父母优良的基因,不仅长相帅气,而且天资聪颖,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品学兼优。

1963年,乔宗淮从名校——北京四中高中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攻读工程热物理专业。

1964年,乔宗淮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乔宗淮尚未大学毕业,北京国防科委就准备接纳他,铺在乔宗淮脚下的是一条锦绣前程。

然而,随着1966年运动的来临,乔宗淮的命运发生急转弯。

(乔冠华)

特殊年代里,乔冠华和龚澎双双遭受冲击,被无休无止地批斗。外交部的造反派疯狂用拳头击打乔冠华的肺部,打得他口吐鲜血,出现肺部结节,最终引发肺癌。

受父母的影响,乔宗淮的命运一落千丈。

1968年,乔宗淮大学毕业后,没有被安排工作,而是下放到东北农场劳动。

1969年,乔宗淮的妹妹乔松都中学毕业后,去内蒙古农村劳动,一家人的命运七零八落。

03

同年,少数人为了整乔冠华和龚澎,便拿乔宗淮开刀,要将他的户口迁出北京,落户到东北的农场。乔冠华和龚澎保护不了儿子,在家里焦急落泪。

(乔冠华与女儿乔松都)

那时,乔宗淮正与彭燕燕在谈恋爱。彭燕燕也出身高干家庭,父亲彭加伦是中国工农红军早期领导人。

彭加伦原名彭声传,彭加伦这个名字是毛主席给起的。新中国成立后,彭加伦担任江西省委宣传部长。

彭燕燕美丽优雅,知书达理,是东方歌舞团的芭蕾舞演员。两人门当户对,各方面条件都很般配。

当时彭燕燕准备与乔宗淮结婚了,如果乔宗淮的户口迁到东北农场,会给婚后生活带来麻烦,她急得在家里哭。

彭加伦(1906年-1970年)

那时彭燕燕的父亲彭加伦病倒在医院,彭燕燕的母亲邹德秀便动用一切社会关系,将乔宗淮的户口留在北京。

1970年对乔宗淮来说,是悲喜交加的一年。

1970年元旦,乔宗淮与彭燕燕在北京领证结婚。

由于两个家庭都出现巨大变故,他们没有办婚礼。乔宗淮携新婚妻子去医院探望岳父,彭加伦激动得老泪纵横。

1970年1月16日,彭加伦不幸病逝。料理完岳父的后事,乔宗淮就去东北农场劳动,彭燕燕去张家口农村劳动,一对新婚夫妻被迫分离。

(龚澎)

1970年9月,龚澎因脑溢血不幸在北京离世。在母亲生命的最后岁月里,乔宗淮没能在她身边尽孝,这给他带来巨大的痛苦和遗憾。

而龚澎病逝,让乔冠华不堪重负,他病倒了,整个人迅速苍老憔悴,精神状态极差。

1973年,在毛主席的关怀下,乔冠华正式出来工作。

同年,乔冠华与章含之相爱。

章含之比乔冠华小12岁,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她美丽、优雅、知性,是我国著名的外交家。

(章含之与乔冠华)

平心而论,章含之各方面条件都不输龚澎,与乔冠华相当般配。

爱情给乔冠华带来了新生,他心态年轻了,胃口好了,精神状态越来越好。

但乔冠华与章含之的恋情,遭到了儿女的坚决反对。尤其是儿子乔宗淮,与父亲的矛盾格外尖锐。

04

关于这件事,乔宗淮的妻弟彭长征在《我与乔冠华中漏掉的》一文中有过详细描述。

据彭长征介绍,乔宗淮只比章含之小8岁,他觉得父亲与章含之的年龄相差太大,两人在一起不合适。

(彭长征)

而且,据乔宗淮了解,章含之有个性,性格强势,并不是那么好相处。

乔宗淮明确要求父亲与章含之分手,而当时乔、章正在热恋中,乔冠华觉得章含之对自己比儿女更重要。

章含之得知这些,非常愤怒,不断给乔冠华施压。乔冠华夹在儿女和章含之中间,左右为难。

双方对峙中,章含之彻底失去了耐心,要求与乔冠华分手。

乔冠华不愿失去章含之,答应了章含之“过两人世界,让儿女搬走”的要求。

(章含之)

不久,乔冠华在儿女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家里的门锁换了,乔宗淮夫妇和妹妹乔松都无家可归。

这时乔宗淮的妻子彭燕燕已怀孕8个月了,行动很不方便,夫妻俩没地方可去,急得哭了起来。

乔宗淮的岳母邹德秀张开双臂,主动让女儿、女婿住进自己的家里。

乔宗淮与妹妹搬家时,没有通知父亲乔冠华。乔宗淮将自己的行李装进5个箱子,还将母亲的一些旧唱片带走了。

(章含之与女儿洪晃)

章含之愤怒不已,认为乔宗淮兄妹这是在挑战自己的权威,她给公安部门打电话,说这是一起严重的政治事故,要求乔宗淮接受制裁。

乔冠华疼爱章含之,对她听之任之,全然不顾儿女在受委屈和伤害。乔宗淮与妹妹非常伤心,对父亲和章含之有了深深的怨恨。

乔宗淮的岳母邹德秀温柔善良,从未高声说过话。见章含之这样欺侮自己的女婿,她怒不可遏,在电话里与章含之交涉。

(邹德秀)

而警方接到章含之报案后,叫乔宗淮去问话。了解到事情的前因后果,警方没有为难乔宗淮,但他还是流泪了。

1974年春天,乔宗淮与彭燕燕的儿子乔小澎降生了。

从彭燕燕待产起,母亲就在医院照顾她,乔宗淮几乎没操什么心。

岳母家住在宋庆龄故居旁边的一个四合院里,房子较窄,乔宗淮不方便请保姆,只得让岳母帮忙照顾宝宝。

乔宗淮要给岳母付保姆费,邹德秀数落女婿:你将妈妈当什么人了?妈妈有那么爱财吗?只要你与燕燕好好过日子,妈妈就知足了。听了这番话,乔宗淮落泪了。

05

1978年,乔宗淮考入中科院力学研究所读研。他平时吃住在学校,只有星期天才能回家,儿子全由岳母照顾。

1981年,乔宗淮进入国防科委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工作。直到这时,乔宗淮才搬离岳母家,而此时他一家三口已在岳母家寄居了8年。

1983年,乔宗淮在工作中结识了杨振宁。这位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慧眼识才,向有关方面提议重点培养乔宗淮,并在经济上资助乔宗淮去香港深造。

同年,乔宗淮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去香港深造。

(乔松都)

据乔宗淮和妹妹回忆,父亲乔冠华与章含之再婚后,生活并不舒心,内心非常孤独,对儿女有着深深的愧疚。

很多个夜晚,乔冠华一个人去街头转悠,回忆与儿女在一起的温馨岁月,眼里不知不觉涌出了泪水。

而据章含之在传记里介绍,她与乔冠华举案齐眉,琴瑟和谐,是一对灵魂伴侣,非常恩爱。

但不管怎样,1983年9月乔冠华离世后,乔宗淮与继母章含之形同陌路,老死不相往来。

(乔宗淮)

1984年,乔宗淮进入新华社香港分社工作,后担任副秘书长、副社长。

1985年至1991年,乔宗淮兼任中英联合联络小组中方代表,在香港回归祖国的谈判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91年11月28日,经前国家主席杨尚昆任命,乔宗淮出任我国驻芬兰特命全权大使。

仅23天后,乔宗淮又被任命为我国驻爱沙尼亚的第一位中国使节。

乔宗淮在香港工作期间,彭燕燕也带着儿子一起过去生活,她也在新华社香港分社工作。

(乔宗淮工作照)

乔宗淮去芬兰工作后,彭燕燕又带着儿子去追随丈夫,不论他走到哪里,一家三口始终不分离。

2001年,乔宗淮担任外交部副部长,也成为著名的外交家。

虽身处高位,但乔宗淮始终对岳母一家充满感恩。岳母邹德秀在生时,乔宗淮将岳母当亲生母亲孝顺,让她的晚年舒心、富足。

患难真情刻骨铭心。对妻舅彭长征,乔宗淮也有着很深的感情,他始终忘不了妻舅冒雨给他送简历的往事。

(彭长征与妻子吴霜)

彭长征娶新凤霞与吴祖光的女儿吴霜为妻,夫妻俩在美国、北京两边生活。乔宗淮与妻舅一家来往频繁,感情很深。

乔宗淮、乔冠华,父子两代都是著名的外交家,蜚声海内外。但由于时代的原因,父子俩的命运截然不同。

-END-

首发作品,抄袭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9

标签:历史   外交部   副部长   家门   儿子   父亲   岳母   北京   母亲   父母   工作   儿女   外交界   周恩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