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8年造假8年,创始人套现20.24亿离场,国资入场24亿全亏光!

在当今中国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众多,投资者往往通过公司年报来评估其经营状况。

然而,令人震惊的是,竟有公司上市8年间持续财务造假,不仅骗过了证监会,还误导了广大股民。

这家公司便是奇信股份,其财务造假手段之高明,甚至让新余国资接盘后才发现真相,创始人叶家豪则套现超20亿离场。

奇信股份,原名深圳市奇信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由叶家豪于1995年创立。

在房地产行业蓬勃发展之际,奇信建筑凭借此业务逐渐崭露头角,并在行业内赢得了声誉。

然而,叶家豪并不满足于现状,为了推动公司上市,他开始了长达8年的财务造假之路。

据报道,叶家豪通过签订虚假订单、放大工程合同金额以及少算内部承包项目成本等手段,虚增公司利润。

这些精心设计的造假行为,使得奇信股份的年报看起来业绩斐然,成功骗过了证监会的审核,顺利上市。

上市后,叶家豪并未收手,继续通过财务造假推高公司股价,吸引了大量股民投资。

新余国资在看好奇信股份的发展前景后,出资11亿元控股该公司。

然而,新余国资并未料到,自己接盘的竟是一个“空壳”公司。

接手后,奇信股份的年报迅速由盈转亏,新余国资虽然继续注入资金试图挽救,但终因财务造假问题暴露而无力回天。

随着奇信股份财务状况的持续恶化,证监会终于介入调查。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证监会揭开了奇信股份长达8年的财务造假丑闻,并详细披露了其造假手段。

随后,证监会对奇信股份及其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厉的处罚,包括责令改正、警告、罚款等。

其中,叶家豪被处以1400万元罚款,并被终身禁止进入市场。

奇信股份财务造假案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

许多网友表示,这种金融诈骗行为应该追究刑事责任,而不是仅仅罚款了事。

他们认为,叶家豪等人套现的资金属于违法所得,应该追缴并赔偿给散户。

同时,也有网友呼吁加大惩罚力度,对财务造假相关责任人给予刑法加重惩处,以震慑潜在的犯罪分子。

奇信股份财务造假案再次敲响了资本市场的警钟。

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提高财务造假的违法成本。

同时,也应建立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确保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对于奇信股份的投资者来说,他们期待的是一个公正的处理结果和一个合理的赔偿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8

标签:新余   责任人   年报   证监会   股民   创始人   投资者   手段   财务   股份   财经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