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自古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八次关乎台湾归属的重大经略与收复行动,串联起一部维护国家主权的铁血史诗,更刻下民族对统一的执着追求。
从三国时期的海疆探索到新时代的统一征程,每一次行动都印证着“台湾当归”的历史必然,也沉淀着深刻的时代启示。
这八次重大事件,构成了两岸同属一中的坚实历史佐证:
第一次是三国吴黄龙二年(230年),孙权命卫温、诸葛直率万余甲士,浮海远征夷洲(今台湾),从章安港扬帆穿越台湾海峡,登陆台南一带,虽因疾疫损失惨重而撤军,却开启了中原政权对台湾的正式经略,成为大陆与台湾官方联系的最早记录。
第二次为隋朝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遣陈棱、张镇州率军征服夷洲,平定当地部落并带回数千民众,进一步强化了两岸的政治联结。
第三次是元朝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汪大渊奉命经略台湾,朝廷随后设立澎湖巡检司,将台湾正式纳入中央政权管辖体系,标志着台湾成为中国版图的法定组成部分。
第四次在明末崇祯年间(1624年),郑芝龙率军击败占据台湾南部的荷兰殖民者,短暂收复部分区域,为后续正式收复奠定基础。
第五次是南明永历十五年(1662年),郑成功率军横渡海峡,经过数月激战驱逐荷兰东印度公司殖民者,收复全台并建立明郑政权,捍卫了中国领土主权免受外敌侵占。
第六次为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率领福建水师于澎湖海战大破郑氏水师,随后以军事威慑与和平招降相结合的策略,迫使郑克塽归降,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实现两岸重新统一。
第七次是1945年,历经八年抗战,日本战败投降,根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律文件,被日本殖民统治50年的台湾正式光复,重新回归中国版图。
第八次则是1949年以来的持续努力,尽管两岸处于暂时分治状态,但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从未改变,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成为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这些跨越千年的史实,留给我们最深刻的三重启示:
其一,统一是历史必然。从卫温远航的探索到台湾光复的凯旋,无论历经多少波折、遭遇何种阻碍,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民心所向与历史大势,始终不可逆转。
其二,实力是统一底气。施琅收复台湾依赖清朝水师的强盛,抗战胜利光复台湾源于民族力量的觉醒,唯有国家强盛、军民同心,才能为统一大业提供坚实保障。
其三,文脉是统一纽带。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千年传承的文化基因与历史记忆,是跨越海峡的精神桥梁,更是抵御分裂、凝聚共识的强大凝聚力。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史明志,可固山河。历史上的八次经略与收复,早已将“台湾当归”的信念刻入民族血脉。
今日之中国,国力日盛、民心凝聚,任何企图分裂自己国家的行径,都将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任何阻碍国家统一的势力,都终将被历史大势所碾压。
维护台湾回归、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是传承历史使命、告慰先辈先烈的必然选择,更是每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

更新时间:2025-11-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