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半年上市餐饮企业财报透视:头部崛起与传统承压并存

2025 年已悄然过一大半,国内餐饮行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呈现出了极为鲜明的分化格局。近期,多家上市餐饮企业陆续预告或正式发布的上半年财报,几家欢乐几家愁,清晰映照出行业现状:头部品牌借助规模效应与供应链创新,持续高歌猛进;而传统老字号却在消费不振与成本高企的双重挤压下,艰难求生;网红餐厅、新兴餐厅迭宕起伏,热潮背后,也隐藏着不少问题。

这些现象,不仅凸显了当下餐饮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程度,更预示着行业即将迎来一场深刻变革,转型与创新的步伐刻不容缓。

头部品牌:规模与创新双轮驱动增长

在今年上半年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中,头部品牌凭借独特优势,走出了一条规模与创新并行的增长之路。它们积极布局全球市场,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不断优化供应链管理,以适应市场变化,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蜜雪冰城:全球布局与数字化供应链成效初显

蜜雪冰城,作为国内茶饮界当之无愧的领军者,其财报表现始终是行业关注的焦点。2024 年,蜜雪冰城全年营收高达248.3亿元,净利润达44.54亿元,毛利率维持在32.46%,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步入2025年,其数字化转型成果愈发显著。2025年一季度蜜雪冰城营收同比增长21.2%,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42.3%,延续了2024年的高增长趋势。而基于一季度增长趋势及二季度门店扩张,中信证券预计其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速约20%-25%,净利润增速或达35%-40%。

蜜雪冰城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上半年,我们自主研发的AI供应链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成功实现了原料采购与库存管理的智能化优化。虽然无糖拿铁等新品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整体毛利率至31.8%,但该单品却强势贡献了13%的上半年营收,一跃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在全球化战略布局上,蜜雪冰城更是快马加鞭。“我们针对欧洲市场的消费偏好,精心推出了本地化产品‘伯爵奶茶冰淇淋’。在荷兰等地,这款融合了东西方风味的产品一经上市,便迅速赢得当地消费者的喜爱,使得当地门店客单价提升至12英镑(约合人民币 90 元)。与此同时,我们投资3亿欧元建设的荷兰供应链中心已正式启动,这一举措将大幅缩短原料采购周期,显著提升运营效率。”蜜雪冰城国际业务部总监介绍道。

然而,市场竞争瞬息万变,瑞幸咖啡在下沉市场推出的“9.9元咖啡”策略,给蜜雪冰城部分区域门店带来了冲击,部分地区客流量下滑约8%。面对这一挑战,蜜雪冰城方面表示,将通过进一步优化产品组合,精准制定营销策略,全力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霸王茶姬:品类聚焦与全球扩张下的高增长

霸王茶姬同样在海外市场大放异彩,其2025年一季度财报成绩斐然。数据显示,该季度收入达 33.93 亿元,同比增长 35.35%;净利润为 6.79 亿元,同比增长 14.24%,毛利率更是高达47.76%,位居行业榜首。中投顾问机构预计其上半年营收近70亿元,同比增速约30%,净利润增速或达15%。

霸王茶姬创始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我们始终坚定不移地聚焦‘原叶鲜奶茶’这一核心品类,前三大单品贡献了61%的收入。得益于简洁高效的供应链体系,我们仅需茶叶、牛乳和包材三类主要原料,库存周转率领先行业。”

不过,海外扩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霸王茶姬首席财务官坦言:“美股上市后,受多种因素影响,股价较首日下跌了20%。在欧洲市场,由于文化差异,产品配方面临调整压力,例如德国门店因植物奶油成分问题,遭到当地消费者投诉。但这些挑战也成为我们加快本地化进程的动力,促使我们更好地适应全球市场需求。”

尽管面临诸多困难,霸王茶姬海外市场收入占比正逐步提升,预计2025年将达8%左右,其全球扩张的步伐并未因此而放缓。

古茗:场景拓展与数字化运营助力腾飞

古茗在2025 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中金此前预测,其2025 年上半年收入增长约30%,non- GAAP净利润约10亿元。回顾2024年,古茗营收87.91亿元,毛利率30.57%。古茗市场部负责人介绍:“我们积极探索‘咖啡 + 早餐’场景拓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咖啡机销售业务也为收入增长注入了新动力。2025 年二季度,外卖业务发展迅猛,占比超过了 50%,已成为重要的销售渠道。”

自港股上市以来,古茗股价涨幅达175%,市值飙升至567亿港元,一举跃居茶饮赛道第二大上市品牌。古茗CEO 表示:“我们将持续深化数字化运营,充分利用数据分析,精准优化产品研发与门店布局,不断提升消费者体验,确保企业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沪上阿姨:细分赛道创新与差异化突围

沪上阿姨在2024年营收32.85 亿元,净利润3.29 亿元,毛利率31.28%。然而,2025 年上半年,受外卖价格战冲击,2025年上半年,沪上阿姨股价累计下跌16%,在“新茶饮六小龙”中表现仅优于奈雪的茶(-93%)和茶百道(-26%)。分析师认为其估值回调反映业绩增长乏力,尤其在价格战中外卖补贴导致利润倒挂。沪上阿姨2025年上半年业绩或延续“规模增长但利润承压”趋势,需关注8月底发布的半年报验证单店效率改善情况。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沪上阿姨另辟蹊径,创新性地推出“现制养生茶饮”细分品类。沪上阿姨产品研发负责人介绍:“像‘花胶玉米鲜肉饺’等健康产品一经推出,便受到消费者热烈追捧,成功将客单价提升至18-22元区间。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差异化竞争路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赢得一席之地。”

传统餐饮企业:困境中挣扎,转型迫在眉睫

与头部品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餐饮企业正深陷困境,在市场的洪流中艰难挣扎。消费需求的快速变化、成本的持续攀升以及激烈的竞争,让这些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转型迫在眉睫。

大快活集团:区域市场收缩,转型艰难

大快活集团(00052.HK)2025 财年中期报告显示,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 57.26%至1552 万港元,香港门店经营利润下降48.4%。

大快活集团内地市场负责人无奈表示:“目前内地市场收入占比仅5.85%,我们在香港和内地市场都面临着消费需求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尽管门店调整与业务转型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但从目前来看,效果尚未明显显现,企业仍在困境中摸索前行。”

全聚德:闭店潮下的业绩滑坡

全聚德(002186.SZ)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 62.51%-52.28%,扣非净利润降幅达 87.00%-83.06%。为应对危机,全聚德实施了闭店策略,然而客流量下滑趋势依旧未能扭转。全聚德相关负责人称:“传统正餐模式在如今快节奏、追求高性价比的消费需求面前,显得力不从心。我们正在积极探索新的业务模式,比如开发预制菜等,但转型之路布满荆棘,困难重重。”

西安饮食:深陷亏损泥潭,亟待破局

西安饮食(000721.SZ)上半年预计亏损4800万- 6000万元,毛利率仅1.54%。西安饮食财务总监指出:“消费降级对我们的冲击巨大,传统菜品与经营模式已无法适应市场变化,急需进行全面革新。目前我们正尝试与互联网平台展开深度合作,大力拓展线上业务,但如何在拓展业务的同时,有效平衡成本与收益,仍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网红餐厅、新兴餐厅的表现

在餐饮行业的大舞台上,上半年网红餐厅与新兴餐厅的表现也备受瞩目。一些网红餐厅凭借独特的营销手段与新奇的菜品,在开业初期往往能吸引大量消费者打卡。例如,部分以特定主题打造的餐厅,像动漫主题、复古主题等,利用社交媒体的传播力量,迅速在网络上走红,短时间内门店客流量暴增。

然而,热潮背后也隐藏着诸多问题。今年上半年曾经火爆一时的希腊风格西餐品牌TARENTUM萄木,打造多元主题门店与超长经营时段,吸引众多消费者。但随着时间推移,其菜品和服务未能持续跟上,在高性价比餐饮的冲击下,全国门店五六月陆续关闭,最终消失在大众视野。同样,知名车模李凉凉创办的重庆小面,开业初期凭借其千万粉丝的影响力,吸引众多大V与粉丝探店,人气高涨。可由于门店投入过重、经营成本控制不当,过分依赖创始人流量而忽视餐饮经营本质,无法带来有效复购,最终亏损超300万,三家门店全部关闭。

当然,也有一些新兴餐厅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地域特色与创新融合成为关键。1.地域文化突围:重庆“看准食鸡·烧烤·酸汤”以贵阳烤鸡+折耳根蘸料组合走红,外焦里嫩的烤鸡搭配酸辣配料,成为小红书打卡热点,而无锡“翟三岁·安顺夺夺粉火锅”凭借贵州酸汤锅底和鲜牛肉米粉,荣登必吃榜,酸辣风味引发社交传播。2.场景化体验升级:杭州“江南宴”通过高级感灯光和餐具设计,打造生日聚会打卡地,火腿笋干老鸭煲等菜品兼具颜值与口味;成都“人民食堂”以文革怀旧风装修+搪瓷碗等元素,低成本营造高话题度,翻台率达9次/日。3.品牌视觉年轻化:深圳“香港老冰室”复刻90年代霓虹灯与马赛克瓷砖,结合TVB剧情投影区,吸引80、90后群体;广州“客家皇子”通过蒸笼灯海和祠堂牌匾背景墙,将传统客家菜转化为社交货币。

行业趋势洞察:增速放缓下的结构变革

当前,国内餐饮行业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期,增长速度放缓,市场结构面临深度调整。在这一过程中,餐饮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孕育着新的机遇。

增长乏力与成本挤压双重困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全国餐饮收入、限上餐饮收入增速分别同比下降3.6个、2.0个百分点,增长动能减弱。6月限上餐饮收入呈现负增长(-0.4%),上半年累计增速(3.6%)低于全国餐饮收入增速(4.3%),表明限上餐饮企业面临的挑战较为严峻。

与此同时,乳制品、咖啡豆等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再加上外卖平台18%-25%的佣金率,餐饮企业净利润率普遍下滑2-3个百分点。中国烹饪协会专家表示:“当前餐饮行业已进入调整期,企业必须在成本控制与产品创新之间找到精准的平衡点,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

如今,国内人均餐饮消费从2022年的43.2元降至2025年的39.3元,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显著上升,这倒逼企业纷纷推出“超值套餐”,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同时,政策风险也不容小觑。欧盟《数字市场法案》可能限制餐饮企业对消费者数据的使用,进而影响AI算法精准度;国内“禁酒令”、“禁止违规吃喝”政策导致高端餐饮收入下滑15%-20%。餐饮行业专家建议企业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及时、灵活地调整经营策略,以降低政策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

连锁化加速与细分赛道冷热不均

上半年餐饮行业连锁化趋势愈发明显,蜜雪冰城门店数突破4万家,瑞幸咖啡、库迪咖啡等也在加速拓店。茶饮、咖啡赛道连锁化率分别达52%和38%。然而,细分赛道呈现出明显的冷热不均现象。茶饮、零食量贩等轻餐饮赛道增长势头迅猛,而卤味(如绝味鸭脖门店减少 2372 家)、部分传统茶饮品牌(如茶百道关店890家)则呈现收缩态势。业内分析师认为:“消费者需求的快速变化,促使餐饮企业不断调整品类结构,聚焦热门细分赛道,以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供应链与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

在数字化浪潮的席卷下,供应链与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餐饮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蜜雪冰城的“雪王大脑”AI 系统使库存周转率提升18%,配送成本降低 5.2%;霸王茶姬单季度投入5360万元用于智能选址和会员数据分析;古茗通过AI诊断系统让67%的亏损门店实现扭亏为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报告指出,数字化转型将彻底重塑餐饮行业格局,有效提升运营效率与消费者体验,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谁能率先在这方面取得突破,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餐饮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既面临着短期的严峻挑战,也蕴含着长期的发展机遇。企业需要敏锐洞察市场变化,灵活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对各种风险,把握潜在机遇。

长期机遇:出海与细分赛道潜力巨大

尽管短期面临诸多挑战,但从长期来看,餐饮行业依然充满希望。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等品牌在欧美市场通过“供应链先行+文化融合”策略成功实现突破,预计2025年海外收入占比将分别达12%和8%。

此外,健康化与场景创新已成为新的增长点,现制养生茶饮、酸汤火锅等细分品类增速超20%,“咖啡+轻食”“茶饮+ 食”等复合场景有效提升客单10%-15%。企业若能精准把握这些机遇,积极布局,将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语

当前中国餐饮行业正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

2025年上半年上市餐饮企业财报清晰地勾勒出“头部品牌强者恒强,传统企业艰难转型”的格局。头部品牌凭借供应链智能化和品类创新,在全球市场开疆拓土;而传统餐饮企业则需加快数字化转型,适应消费需求变化,才能摆脱困境。

未来,餐饮行业竞争将围绕供应链效率、细分品类创新及全球化布局展开,具备规模化优势和数字化能力的企业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而企业单店盈利模型、现金流健康度及海外扩张的可持续性,将是把握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9

标签:美食   头部   上半年   透视   餐饮企业   市场   净利润   赛道   全聚德   餐饮   品类   餐饮行业   品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