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俄乌战争看,为什么说毛主席是最接近神的人?

俄乌战争打到现在,已经三年了,硝烟弥漫,全球都在盯着这场拉锯战。乌克兰一个不算强的国家,硬是靠着韧性和外援,跟俄罗斯耗得难解难分。

这场面让人忍不住想到中国历史上的一号人物——毛泽东。他的《论持久战》当年带着中国打败了日本侵略者,那种战略眼光放到今天,是不是还能有点启发?

毛泽东其人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出生在湖南韶山冲,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家里不算有钱,爹妈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父亲毛贻昌种地攒了点家底,母亲文七妹信佛,心地善良。小时候的毛泽东就跟别的小孩不一样,特别爱读书,尤其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这种书,让他早早有了民族大义的念头。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全国乱成一团,毛泽东也没闲着,跑去当了兵,后来又回长沙读书,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混得风生水起。在那儿,他什么书都看,中西方的,政治经济的,时事也关心得不得了,慢慢就立下了救国救民的大志向。1918年,他搞了个新民学会,1921年又参与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就一头扎进了革命这条路。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是毛泽东大展身手的时候。他带着共产党从井冈山混到延安,开辟根据地,把红军搞得越来越壮实。

1938年,他写下《论持久战》,分析中日战争的走势,说日本看着强,其实撑不了多久,中国靠地盘大、人多,能拖死对方。事实证明,他说得准得很,抗战硬是熬赢了。

1949年,他领着解放军把国民党赶跑,建立了新中国,成了开国领袖。他的想法和做法,不光改了中国,还震了全世界。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代,毛泽东搞“一五计划”,全国到处是工厂、铁路,热火朝天的。农民进了合作社,工人加班加点干活,教育医疗也抓得紧,扫盲让老百姓认识字,赤脚医生跑遍农村,人民生活真有了起色。

国际上,他也不含糊,1950年抗美援朝,硬刚美国,保住国家安全;1960年代跟苏联闹翻,他坚持独立自主;1972年尼克松跑来中国,他稳稳当当接见,桌上一本《论联合政府》,气场十足。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在北京去世。那天全国都静下来了,老百姓排队告别,眼泪哗哗的。他的遗体后来放进了天安门广场的水晶棺,成了后人瞻仰的地方。他的思想整理成了毛泽东思想,影响一直延续。

《论持久战》的牛气之处

说起毛泽东的厉害,《论持久战》绝对是个代表作。1938年,抗日战争打得正胶着,日本嚷嚷着“三个月灭中国”,想靠快打快抢占资源。

毛泽东在延安琢磨,觉得日本工业是强,但资源少,拖不起;中国虽然穷,可地盘大、人多,耗得起。他就提出,抗战得分成三步走:先守住,再僵持,最后反攻,靠持久战把敌人拖垮。这招不仅破了“速胜”和“亡国”的瞎猜,还真带着中国赢了。

2022年2月,俄乌战争开打,到现在还没个头。俄罗斯一开始想速战速决,靠坦克大炮碾过去,可乌克兰硬是顶住了,靠着地形和北约的枪炮钱,拖成了一场消耗战。俄罗斯经济靠卖油气,日子越拖越紧;北约也掏了不少钱,能源还涨价,双方都头疼。这不就跟《论持久战》里的逻辑有点像吗?

俄罗斯地大物博,军队不弱,但经济底子单薄,撑长了吃力;乌克兰看着弱,可有外援撑腰,又是主场作战,士气不低。换成毛泽东来琢磨,他估计会说:俄罗斯要是硬拼快打,后勤跟不上,外加制裁一压,容易翻车;乌克兰要是灵活点,别硬碰硬,靠游击战拖时间,没准能翻盘。他这套思路,总能从大格局看问题,抓住双方优劣,找到破局的点。

1941年,苏联被德国打得焦头烂额,斯大林急得五次发电报求毛泽东出兵牵制日本关东军。毛泽东冷静得很,没被压力冲昏头。他算了一笔账:八路军要是贸然打伪满洲国,关东军不好惹不说,蒋介石还可能趁机捅刀子,革命就悬了。

他回电说,日军怕中国这边威胁,不敢随便动关东军,这就够帮苏联了。结果日军七个师团真就没挪窝,苏联缓过劲来顶住了德国。

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关键时候,斯大林又求援,怕日本背后捅刀子。毛泽东瞅准时机,美国刚参战,抗日统一战线稳了,蒋介石不敢乱动。他就派部队去了长城一线,盯着日军,日军一见八路军机动灵活,也不敢轻举妄动,苏联这才翻盘。这两次,毛泽东都靠“以不动制动”和抓时机,帮了苏联大忙。

放俄乌战争里,他要是在乌克兰那边,估计会说别跟俄军硬拼,靠城市和地形打游击,拖垮对方,再拉国际支持;要是在俄罗斯那边,可能会劝少打全面战,抓几个关键地方稳住,别把资源耗光。他的战略,就是这么接地气又有深度。

从俄乌战争看中国

俄乌战争这场拉锯战,跟中国当年的抗战的联系其实挺多。抗战时候,中国也是弱势一方,日本工业强、武器好,可中国靠人多、地广、意志硬,愣是耗赢了。毛泽东那套持久战,不光是军事策略,更是把全国老百姓的劲儿拧成一股绳的心法。俄乌战争里,乌克兰也有点这味儿,靠韧性和外援跟俄罗斯死磕。

中国能从抗战走出来,站稳脚跟,毛泽东功不可没。他不光打仗厉害,还知道怎么把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国家搞起来。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识字率才20%,人均寿命35岁,到1976年他去世,识字率65%,寿命63岁,人口从5.5亿涨到9亿。这数据听着简单,背后是无数人脱胎换骨的变化。农村丫头能上学,妇女能抬头做人,这不就是翻天覆地的进步吗?

国际上,他也让中国挺直了腰杆。抗美援朝打得美国不敢小瞧,中苏翻脸后照样自力更生,尼克松访华更是让世界刮目相看。他的战略眼光,总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干成别人干不成的。俄乌战争里,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各有短板,要是没个像毛泽东这样的人物,怕是还得耗下去。

毛泽东走了快50年了,可他的影响还到处都是。他的思想成了毛泽东思想,共产党到现在还拿它当指南。他的书,《论联合政府》《论持久战》,老百姓、企业家、甚至外国人都爱研究。全球范围内,拉美、东南亚的革命者都受他影响,高举他的画像喊“人民战争”。

在中国,他被看成民族复兴的头号功臣。结束了百年屈辱,让中国从被人踩到自己站起来的那个人,就是他。今天韶山还是个热门地儿,每年几百万人去他老家看看。人民币上他的头像,也说明他在老百姓心里多有分量。

他的战略智慧,像灯塔一样,照着后人怎么在乱世里找路。俄乌战争这种复杂局面,要是有他那套思路,没准早就看出点门道了。

毛泽东的经历、理论和深远影响,生动诠释了领袖如何凭借卓越的智慧和非凡的胆识改写历史。毛泽东提出的“持久战”思想,强调根据自身优势制定灵活战略、以时间换空间,这种思路在应对复杂局势时仍极具借鉴价值,值得俄乌双方乃至全球战略家深入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23

标签:历史   最接近   战争   中国   乌克兰   俄罗斯   苏联   日本   关东军   斯大林   日军   尼克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