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刷到一个新闻,深圳飞大连的航班上,一个男孩顶前排座椅,结果被乘客骂了,后来还打起来了。家长喊“他还是个孩子”,结果网上骂声一片,说家长纵容“熊孩子”。说实话,这事我特别想聊聊,因为我带娃坐过二十多次火车飞机,亲眼见过太多类似的事。
先说说这事经过吧。那男孩应该是坐不住,顶前排座椅,乘客警告了几次没用,后来男孩故意撞人家耳机掉了。飞机落地后吵起来了,家长和乘客打成一团,空姐都劝不住。网上评论全在骂家长,说什么“子不教父之过”,甚至把矛头指向所有带娃的父母。
但我觉得这事不能全怪孩子和家长。我坐车的时候发现,现在成年人反而更吵。比如去年坐火车,旁边一个男的接电话,声音大得像在喊,整个车厢都能听见,没人管。我跟孩子说:“叔叔有急事,咱们先吃盒饭吧。”结果孩子小声说话,前排阿姨突然发火:“别说了!吵得我睡不着!”
这不就怪吗?刚才那个男的大声打电话没人管,孩子轻声说话反而被骂。还有次坐高铁,三个男的用方言大声聊天,从始至终没人提醒,但孩子轻轻踢了下座椅,周围人立刻翻脸。好像成年人吵闹是正常的,孩子一动就是“熊孩子”。
其实以前坐车,孩子跑来跑去、大声说话的情况更多,但那时候大家还能忍。现在孩子坐得更规矩了,反而更容易被骂。可能是因为现在大家更想要安静?但为什么对成年人的噪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孩子却一点都受不了?
还有就是沟通方式太差了。很多人生气冲过来骂孩子,家长当然要护着,矛盾就越吵越大。比如之前火车上有位女士嫌别人说话吵,上去就骂人家“没素质”,结果对方家长也不服软,最后还吐了口水,打了一架,连孩子都卷进去了。这哪是解决问题?分明是成年人自己控制不住情绪。
其实很多家长已经很用心了。每次出门我都带玩具、零食,就怕孩子闹腾。但有些孩子就是坐不住,比如我侄子坐车非要站起来,我只能一直提醒他。家长已经尽力了,但有些人上来就骂,根本不给解释机会。
要我说,这事得双方都想想。家长确实要看好孩子,该管的得管,比如别踢座椅、别大声喊。但乘客也别上来就骂,可以先和气说:“能不能让孩子小声点?”或者找乘务员帮忙。要是上来就骂,家长当然生气。
现在社会好像越来越不耐烦了。可能大家压力大,把火撒在孩子身上觉得安全?但孩子又没招谁,凭什么当出气筒?我记得有研究说,现在人对安静要求高,但孩子天生好动,这矛盾一直存在。
其实解决办法不难。家长带孩子出门多准备点东西,乘客遇到问题先别急着骂,找工作人员或者和气沟通。社会也可以多设点“家庭专区”,让孩子有地方活动。
说到底,这事反映的是大人的包容心越来越差。我们都当过孩子,那时候谁没在车上闹过?现在却动不动就说人家是“熊孩子”。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就看能不能包容最弱小的人。要是连这点耐心都没有,那才真是“熊大人”吧。
更新时间:2025-08-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