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后一位状元的试卷真迹,手写字体让人自愧不如,堪比印刷体

他凭借一手好字与好名字当了状元,而该当状元的学子却因为名字暂居第二。

恰好他们参加了同一年科举,又成了当之无愧的前两名,因为慈禧的插手,他们的名次位置颠倒,却没想到让他们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因名落榜眼

那个本应该当状元的清朝天才名为朱汝珍,少时清贫,却天赋极高。

在乡试、会试时,一次便中,最后成为了名镇方圆百里的举人。

此时,光绪皇帝也听说了这个二十多岁的青年,甚至直接就让他当起了官。

一般来说,提拔晋升要等到最后的考试结束,这样自身的价值会更高。

但在朱汝珍等待殿试的时候,就被光绪皇帝任了官。其中不乏有光绪皇帝急需培养自己的势力的原因。

但朱汝珍不管朝廷的内部争斗,一心想要考取功名,对状元之名势在必得。

当看到题目的时候,他挥毫泼墨,用引以为傲的楷体写下惊世文章。

当阅卷老师看到试卷的内容时,都不禁为之称赞。

不过,他们对此非常纠结,因为还有一篇文章与朱汝珍的文章不相伯仲,那该如何定夺?

其实大部分的官员更倾向于朱汝珍的文章,毕竟他的文章楷体写就,十分规整,而他的内容针砭时弊,字字点明如今现状,可见是栋梁之才。

但他们说了不算,只能将这两张试卷呈给慈禧太后。

当拿起朱汝珍的试卷后,她并没有详细看,只是看到规整的文字后满意的点了点头。但当看到试卷上的名字与籍贯后,她顿时变了脸色。

只因为一个“珍”字,她便想起了让她震怒,下令将其扔进井中的珍妃。

只是一个珍妃,就让慈禧感受到了权力被触碰的慌张感受。为了不让光绪皇帝“学坏”,慈禧太后下令处死了她,但依旧在心中留下了疙瘩。

再加上朱汝珍梭所在的家乡广东出现了许多掀起革新潮流的人物,让她这个守旧的老太太感到恐慌。

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朱汝珍的名次从第一掉到了第二。

众位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能接受这一现实。

不过,对于自己成为第二名的结果,朱汝珍并不在意,毕竟他依旧能够在朝中当官。

不过,因为被慈禧拒绝的原因,朱汝珍深受排挤,最后不得不出国寻找救国之法。

在这之后,他明白了商业的重要性,更不认同“农本商末”这一思想,因此提议大力发展商业,从而帮助改变如今的局势。

但还没等行动,各路革命人士纷纷涌现,他知道大清岌岌可危,即便是看到溥仪当上皇帝,他也明白清朝走向末路已成定局。

他偏安一隅,致力于开办工厂、学院,对那些清朝遗老妄图重现建立清朝的想法不置可否,也拒绝了溥仪的招揽,最后选择站在我党这一边。

他主动出资、帮助我党人员打掩护,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爱国者,致力于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即便成为了第二名,被朝廷众人排挤,朱汝珍却不放在心上,他的心中有大家与小家,没有当上状元十分可惜。

而得到状元的刘春霖又是怎样的结局呢?

因字成状元

上述也说了与朱汝珍的文章不相上下的文章就是刘春霖的。

当看到“刘春霖”的名字后,慈禧太后眼前一亮,因为她觉得这个名字取得太好了,“春雨落甘霖”寓意着全新,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

因为现在的清朝已经岌岌可危,外国侵略者的窥伺、内部的争斗,将慈禧压得喘不过气来。

慈禧只能从各方面寻找机会,甚至就连一个名字的寓意都没有放过。

于是,她直接将刘春霖的试卷放在了朱汝珍的上面,也让刘春霖成为了我国最后一位状元。

能够成为状元,是荣耀;然而成为末代状元,却是一种残酷的现实。

因为他得以成为最后一批通过考试进入官场的学子,而后面的官员任职更加轻松,全都沾亲带故。而随着革命的爆发,他的这个状元头衔直接成了鸡肋。

实际上,能够成为状元,一是因为他的名字,二来是因为他的字。

相比于朱汝珍的笔锋犀利,自成一派,刘春霖的笔法是显然的馆阁体,也就是典型的小楷,显得更加端庄秀丽,更入慈禧太后的眼。

虽然朱汝珍也被称为书法家,但他的书法却比不过颜真卿的大楷。而刘春霖的小楷却独属一人,也是后世争相模仿临摹的存在。

他的字堪比印刷体,而他闲来书写的文章更是成为了后世的字帖,可见他的书法造诣之高。有的时候,字写的好看,也能成为一项专属技能。

其实若是当初洪秀全写的是这样的字,那他也不至于落榜四次。洪秀全本就是一介农民,想要通过入朝为仕改变自身现状。

因此他信心满满地学习,下笔的时候更是顺畅无比,可惜不论文章如何精彩,他写的字混乱无比,根本入不了主考官的眼。

而且他们所写的文章都是没有标点符号的,不能了解其中的意思,再精彩的文章也不过成为了一纸废文。

而刘春霖很幸运,遇到了一个心情变幻无常的太后,最后成为了状元。

但从后续的发展来看,刘春霖的结局似乎比朱汝珍差一些,难道那就是“状元”的待遇?

民族气节

和朱汝珍一样的是,刘春霖也曾去往国外深造,回来之后便在学校任职。

当清朝面临灭亡危机的时候,他自知无法改变,只能偏安一隅,安安稳稳当个老师。但很明显“最后一个状元”的名头可不是盖的。

刘春霖又不得不在袁世凯的手下从事一些文字工作,但看到自己的文字后,他再也没有信息的感觉,因为里面的内容多是谄媚之意。

不仅如此,为了满足上级的心愿,刘春霖每天都得写一篇有关皇帝的小故事,来满足上级的“好学”之心。

因为做事严谨,刘春霖的职位一再提升,让人羡慕嫉妒。可是刘春霖根本不高兴,因为他彻底看清了内部的腐朽。

争权夺利、排挤他人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

他曾在清朝朝堂上经历过,没想到清朝已经没了,如今的政府依旧是这个样子。

这让怀揣着梦想的刘春霖信念崩塌,对他们再也不抱希望。

因此,在某一天,他选择辞职,不再助纣为虐,即便有人来请,也不出山。

隐居的这段时间或许是他最舒心的一段时间,他整日沉浸在字画之中,只为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

也是在这一段时间,刘春霖的书法发生了一些变化,从颇为规正的馆阁体逐渐向飘逸顺畅的字体过渡,俨然显现了一个人心情性格的变化。

但不管是什么样的变化,他的字放到现在依旧是被称为“模版”的存在,让一些书法家都自愧不如。

而他的气节与他的字体一样,都是那么坚韧有力。

当看到国土沦陷的时候,刘春霖毅然出世,决定用自身所学改变社会的风貌,致力于通过教育让人们认识报效国家的重要性。

到了晚年的时候,因为多处奔走,他所存的资产逐渐消耗殆尽。但国家面临生死存亡,他再次提笔,写下一篇又一篇壮丽文章,并将其拿去卖。

而字画卖得的资金依旧全都被他投入到抗日之中,他所卖的字画根本数不过来。

朱汝珍、刘春霖身处乱世,没有被封建思想所裹挟,也没有被权力欲望迷住了眼,他们最后都致力于拯救国家于危亡之中,都是拥有着民族气节的仗义之士!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4

标签:状元   光绪   试卷   印刷体   自愧不如   真迹   气节   字画   清朝   慈禧   书法   皇帝   字体   我国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