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这些年对大疆无人机的打压越来越猛,简直像着了魔一样,非要把中国无人机从自家市场挤出去。可现实是,大疆在全球无人机市场稳坐头把交椅,美国本土企业根本追不上节奏。
美国政客一边喊国家安全,一边帮着本土公司抬轿子,但用户和行业都看得出,这么折腾下来,吃亏的还是自己人。
早在2017年,美国国防部就以网络安全漏洞为由,把大疆列入禁用名单。那时候军方直接下令停止使用,理由是担心数据外泄。但没过多久,他们自己发现大疆的无人机在军用场景里太好使了,美军用得最多,替代品又少,禁令只维持一年就松绑了。
转眼到2020年,商务部又把大疆加到实体清单上,限制联邦采购和技术出口。这步棋让科研和政府部门采购时多费劲,但大疆很快就推出本地数据存储模式,绕过了不少问题。
2022年10月,国防部升级了,把大疆列进所谓“中国军事公司”名单,声称它有军方联系。这名单一出,美国本土企业像Skydio就开始活跃起来,到处游说国会。Skydio的CEO亚当·布莱在听证会上直言中国企业抢了他们的生意,呼吁加强限制。
结果呢,2024年9月,众议院通过了无人机法案,本来想全面禁售大疆,但反对声太大,只能退一步,允许旧设备用,但新货不许进口销售。海关从10月起就开始扣大疆的集装箱,进口商叫苦不迭。
到了2025年,这事儿更热闹了。12月23日,2024财年国家国防授权法案(NDAA)正式生效,里面Section 1709规定,必须由国家安全机构对大疆和Autel进行风险评估。如果到2025年12月23日前没人牵头审计,大疆无人机就自动上FCC覆盖清单,等于全面禁售。截止现在,9月8日,已经过去大半年了,五角大楼协调小组还在磨蹭,没哪个机构主动接手。
7月15日,商务部又启动Section 232国家安全调查,针对大疆和Autel的进口,特朗普政府9月5日还宣布加码限制中国无人机。这波操作让零售商的货架空荡荡的,亚马逊、B&H Photo这些大平台上,大疆库存几乎清零,用户只能抢二手货。
2024年10月18日,他们在哥伦比亚特区联邦法院起诉国防部,指控名单错误,基于过时数据,没遵守2024年12月23日的修正案要求公开通知。2025年3月21日,法院听取更新论点,大疆提交销售记录证明自己纯民用,没军方瓜葛。
国防部反驳用旧报告顶着,庭审拖到现在还没定论。7月10日,众议院共和党人又要求全面安全审查,跟特朗普的行政令呼应。大疆公开说愿意对话,但美国政府这态度,估计短期内难有转机。话说回来,这诉讼一打就是快一年,暴露了美国决策的拖沓和证据不足。
现在看市场,大疆的地位真不是吹的。在美国,商用无人机里大疆占一半以上,消费级直接九成多。2025年数据,全球无人机市场大疆份额70%到80%,消费电子部分甚至更高。为什么这么牛?大疆的供应链牛,价格实惠,技术领先。
拿摄影来说,他们的Mavic系列相机质量甩本土产品几条街。全球来看,中国无人机占90%市场,尤其是民用领域。2025年,中国无人机出口订单上亿,巴西、欧洲的农业和工业应用全靠大疆。相比之下,美国无人机市场规模2025年才13.9亿美元,年增长才2%,远赶不上中国1.53亿美元的消费电子收入。
美国本土企业呢?Skydio是最大的军民两用厂商,给军队和警察供货,但跟大疆比差远了。Skydio的X10自主性强,适合检查和公共安全,但价格高出三到六倍,可靠性落后三五年。2025年排名里,Skydio排第三,DJI第一,Autel第二。
Skydio花大钱游说,靠政府合同活,但R&D投入不够,产品总出岔子。其他美国公司像Parrot、Yuneec也试过,但市场份额小,飞不起来。用户反馈,美国无人机连接常断,电池不稳,农民和救援队用着费劲。禁令一出,本土厂商本该受益,可供应链还靠中国零件,4月美国对华无人机关税拉到125%,总税率170%,结果Skydio订单延误,产量上不去。
这打压的后果,美国自己先疼。2025年7月17日,DroneDJ报道,禁令会重创应急响应,警察、消防、农业全线受影响。GAO报告10月出,说政府部门依赖大疆中型无人机,实验室首选,没可靠替代,成本翻倍。农民监测作物、喷药全靠它,禁了得买贵货,还不稳。
科研机构请愿国会,说本土产品通信错误多,影响野火监测、海洋数据采集。低空经济本是热点,无人机应用越来越多,从桥梁勘察到化学管道检查,全场景离不开大疆。华盛顿精英担心中国控制天空,可实际是,用户宁愿用大疆赚钱,也不愿为安全买单。
美国这政策,半是狂热半是私心。政客贴“国家安全”标签,从汽车到软件,全中国制造都挨刀。可大疆没干坏事,纯民用企业,赚的钱也养活美国用户。禁令执行,内部矛盾大,受益群体施压,行业混乱。
Darkhive CEO约翰·古德森说过,限制伤不到中国全球销售,反倒坑了依赖中国零件的美国公司。2025年8月6日,Covert Access Team预测,除非审计过关,大疆年底禁售,但用户成本飙升,天空安全没多大提升。
话说回来,大疆创始人汪滔低调,专注技术,从2006年起步,2011年Phantom系列一炮打响。到2025年,身家超350亿,继续推农业工业工具。
企业韧性强,诉讼打着,市场守着,全球扩展不停。特朗普政府加码,9月8日纽约时报说,大疆起诉中,仍对美市场开放。但美国这路子,估计还会纠结下去。低空经济时代,中国无人机领先,美国追赶难,政策再疯,也改不了市场事实。
更新时间:2025-09-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