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
您有一份1700年前的
春耕邀请函待查收!”
你敢信
手机屏幕另一端的古人
正在向你比心?
今天小编用AI把砖画里的农夫
“拽”出黄土
请他们跳一支
跨越千年的农耕disco!
犁地
一人一牛一犁,农夫左手稳握缰绳,右手紧攥犁柄,身体微微后倾,仿佛在与大地较劲。耕牛前腿弓步、后腿蹬地,肌肉线条在黄土背景中格外鲜明。画面中没有多余的修饰,却让人仿佛听见犁铧破土时的沉闷声响——那是农耕文明最初的脉搏。
耙地
耙地的农夫选择了一种极富巧思的姿势:蹲在耙上增加重量,让破土保墒的效果更佳。牛在前拉,人在后稳,这种人畜协作的平衡感,像极了现代工程学的力学原理。
耱地
耱地图中,农夫双手执鞭,稳立于两牛牵引的耢上,身体微微前倾,形成微妙的平衡。这幅砖画不仅是艺术珍品,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二牛抬扛”耕作法实物证据。相比现代农机的轰鸣,这种原始工具的精巧设计更显智慧的温度。
耕种
农妇左手抱种盆,右手均匀扬撒,动作如涟漪般连贯,身后碎土的农夫翻土碎块,配合得天衣无缝。画面中没有多余的修饰,却让人感受到一种韵律感——这不仅是劳作,更是一种与土地共舞的生活哲学。
这些画像砖上的农夫
没有留下名字
但他们的劳动形象
被黄土永久铭记
记者|康晓媛 王潇
编辑|符晓 吕岩
审核|穆雯娟
终审|张小鹏
更新时间:2025-04-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