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餐饮的“贵”由来已久,很多人都在吐槽。可是虽然如此,银川餐饮却有些置若罔闻的感觉,照样“我行我素”。
用网友的话来说就是“原料涨价了,菜肴价格跟着往上涨。可是原料降价了,菜肴价格依旧坚挺。”
比如,最为明显和著名的,就是“手抓羊肉”了。以前羊肉价格涨到30多40+元一斤的时候,菜肴价格是128-138元一份(斤);而如今羊肉都回落到20多30+的时候,菜肴价格还是不变。售价128元一份(斤)的不在少数。
而对于餐饮业来说,对于涨价的说辞,永远是房租,人工,原材料成本等。还说房东不降租金不说,还每年往上涨......这一切,只有转嫁(累加)到消费者身上了。于是,菜肴价钱就“贵”了。
而网友们对于银川餐饮的这个“贵”,是想不通的,各有各的看法:
1、前几年去兰州和银川,就发现个问题,手抓羊肉兰州50-60元一斤,银川要100元以上一斤。这是什么情况?
2、饭难吃不说,最主要的是碗大量少,还死贵。
3、银川的餐饮很久以前价格还是很亲民的,清真餐比汉餐稍微高一点,但那时没人嫌饭贵。后来移民大举进驻银川后就变了!
4、餐饮老板“抱团涨价”!
5、餐饮价格高,那是经营者的权利。不吃或者少吃是消费者的权利。所以,现在银川的餐厅(包括大餐厅和小面馆),开张的不少,关门的更多。即使勉强经营的,在吃饭高峰期,常常看到不少餐厅“门口罗雀”的景象。
6、买一斤手抓,店家说一斤出八两,只上八两。这是哪里的规矩?哪里的度量衡?
7、贵也就算了,所谓本地菜,就是个辣面子、西红柿、绿辣子三件套,吃啥啥都一个味!
......
总之,对于银川餐饮,人们真是又爱又恨。
而如今,把银川餐饮的“贵”打下来的机会来了!那就是荣昌模式!
荣昌是这个五一假期最火爆的网红之地,由于游客超出接待范围,于是机关的食堂也开业对外开放,以满足游客的饮食需求。
机关单位食堂的菜肴可谓物美价廉。要是银川也学着把机关单位食堂放开对外经营,那么对餐饮的“贵”来说,应该会是一次有效冲击吧?
荣昌模式的火爆,确实为银川餐饮市场提供了一条新思路。机关食堂的开放不仅缓解了游客就餐压力,更让大众看到了打破餐饮价格垄断的可能性——当物美价廉的标准化餐食成为常态,市场定价的"天花板"自然会松动。
这种模式在银川落地,或许能催生更微妙的化学反应。清晨,人们可以享受不贵又营养可口卫生的早餐;午间,摇身变成"亲子食堂",周边家长带着孩子享用便宜的快餐套餐;傍晚,直接变身"明档厨房",让人们享受到精品小炒。这种"半开放"的运营模式,既保留了机关食堂的惠民本质,又能通过错峰经营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更值得期待的是鲶鱼效应带来的行业变革。当机关食堂以食材直采、零租金、非营利等优势提供实惠的人均消费时,周边商业餐馆将被迫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价策略。
或许用不了多久,银川就会出现"机关食堂同款价"的民营餐厅,甚至催生出一批主打"公务员标准餐"的新业态。这种自上而下的价格传导,比单纯的市场竞争来得更直接有效。
不过要实现这样的愿景,还需要制度创新的智慧。不是简单一句话就可以实现的。
比如建立机关食堂"平急两用"机制,日常服务单位职工,节假日自动切换为游客供餐;开发"银川食堂"小程序,实时显示各机关餐厅的接待余量和特色菜品;甚至可以将部分食堂改造成"美食孵化器",为民间厨艺高手提供低成本创业空间。
当体制内的餐饮资源真正流动起来,银川人抱怨的"吃不起"或许就会变成"吃不过来"的新烦恼。
当然了,说起来都容易,操作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地粘贴复制就可以实现的,毕竟地方不同,观念不同,想法自然也不同。
只不过,荣昌提供了一个可行性而已,具体还需要自己操作。
最关键是,机会既然来了,不妨先动起来,因为,盘活活跃餐饮市场,需要时间改变!
我是威记聊美食 ,用温暖的文字,讲述美食美味!谢谢阅读关注!
更新时间:2025-05-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