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辈子,吃好、睡好是养命之本。很多人以为晚上十点睡觉是“健康的黄金线”,可实际上,60岁之后,身体节奏变了,还有其他更关键的睡眠讲究。如果你每天乖乖十点躺下,却越来越早醒、半夜多梦,可能就是方法不对。不妨跟着我这个老中医的经验,一起看看,睡觉这事是不是你也中招了。
一、别急着睡,顺应身体节律才是王道
上了年纪,身体不像年轻人那样“说躺就睡”,反而需要一种顺势而为的“缓冲期”。人体黄昏之后逐渐进入宁静状态,如果强压自己十点硬睡,反而打乱了本来的生物钟。
有的人十点一躺下却一小时后才睡着,反复翻身,内火上升,心烦难宁。其实如果这个时候,先热水泡泡脚,清清心火,再听点轻音调的昆曲,反而更容易身心安稳。
十点不是门槛,而是过渡点。
咱们不妨问问自己:你是为了追时间而睡,还是为了身体舒服而睡?中医说“寤以时动,寝以时息”,睡觉不看钟表,看的是气机是不是顺了。
二、睡够时间不如睡对时间段
很多朋友迷信睡够七八个小时,其实老年人睡眠时间普遍变短,多数人五六小时就够了,关键是这段时间要睡在“合气合时”的时段里。
比如,子时(晚上11点到1点)是肝血归藏的时段,如果还在打麻将、刷手机,就等于让肝“加班”,睡得再久也补不回来。
所以一个好觉,未必要十点准时躺床,而是要在十一点前让自己进入酣睡状态,身体自然就开始修复,五脏六腑运行顺畅了,人第二天才有精神。
嗯,你是不是常觉得早醒却不清醒?那可能就是你落了这个节奏。
三、睡眠前切忌“满身热、满头思、满肚撑”
中医讲“阳入于阴则寐”,也就是阳气入藏,人才容易沉睡,可如果睡前做三件事,睡再早都难入眠。
(1)满身热:热水澡若过热反而散阳,泡完满头汗,阳气外泄,反不易入睡。
(2)满头思:睡前操心过多,忧虑不断,就像电脑没关,脑子哪睡得着?可以在床边放个厚纸本,写下三件烦心事,移出心头再入眠。
(3)满肚撑:晚餐如若吃太油太饱,睡觉时脾胃忙得很,哪还有功夫去帮你入睡?食物未化,梦多不稳。
看似小事,其实都是让身体阳气出不来的“拦路虎”。气不顺,眠就浅;火不降,梦就多。
四、适度午休,夜晚反而更稳
很多人退休后,午饭后一趟就一个小时,醒来头晕眼花,其实“适度”是关键。
午时阳升之际适合小憩,但时间不超过一炷香,否则阳气反转伤“神”。有时候午睡过长,晚上反倒清醒,打乱了阴阳交替的节律。
午间养阴,夜间不打仗。
你可以试着每天中午闭目养神二十分钟即可,用一个香囊放在身侧,宁心安神,比如酸枣仁、柏子仁,都是天然助眠好法宝。
五、晚饭要清,胜过一贴安眠药
真正的长寿老者,从来不拿晚饭当“主角”。晚上七分饱,主食不过量,油腻减少,反而一夜好眠、早晨轻身。
**晚饭吃什么?**推荐蔬菜为主,少放调料,炖一些小米粥,加点山药,健脾安神,还能养心血。吃惯了大鱼大肉,肠胃拖累了身体,越是热腾腾,睡得越重沉。
你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晚餐越简单,早晨起床越轻快。
六、营造适合自己睡觉的“睡眠氛围”
很多人觉得失眠是身体的问题,却忽略了环境,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老年人夜间醒得多,靠灯光、噪音、温度大小这些细节都影响深度睡眠。房间不要太亮,也不要太闷,空气要流通些。
有什么方法能助眠?檀香、艾叶枕、静音环境,这些都可以试试,不过关键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而非拘泥某一种方法或时间表。
七、每晚睡前自问一句:“我今天身体顺了没?”
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是通向健康睡眠的钥匙。
身体顺,气血畅,魂才安。很多人夜不能寐,不是身体不行,而是“心气未稳”。睡觉前可以做点缓慢的手部经络按摩,像疏肝理气的动作,就让一天的郁气随手势带走。
睡眠不是任务,而是奖赏,调气顺心才能安心入梦。
写在最后
人活一口气,睡安天下宁。希望你每天在恰当的时点、顺气的方式下,安然入梦,醒来也能笑对朝阳。
健康提醒:民间方法非替代医疗治疗,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来源:健康养生常识
更新时间:2025-08-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