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兰州西客站南广场、北广场土门墩、城关下徐家湾、盐场堡等多个片区的征拆都在同步进行,沉寂了许久的兰州城区改造开始提速。而随着机车厂、兰州机车厂的拆迁再度成为话题,等待了很久的兰州西站南广场再度成为兰州市民关注的话题。
这座始建于1954年的西北工业地标正式拆迁,机车厂的拆迁绝不是看似寻常的城市更新,实则是兰州破解发展瓶颈的关键落子。随着机车厂工业用地的腾退,不仅为停滞多年的兰州西站南广场建设扫清障碍,更为撬动西站片区乃至整个兰州的空间重构与能级跃升。
要知道,安宁中央商务区成了住宅,兰州西站片区是兰州最后一个可能成为CBD的区域,从工业锈带到枢纽CBD,从交通断点到区域核心,西站片区的蝶变,是兰州主城区实现突破的最后一个区域。
01
熟悉兰州发展的朋友清楚,早期机车厂的存在确实为兰州做了不小的贡献,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业的出城入园,兰州机车厂的存在,曾是兰州西南片区发展的无形枷锁,与兰州当下城市片区冲突不可避免。
因此,对于兰州机车厂的这场拆迁,其深层意义在于打破兰州工业时代遗留的物理与功能阻隔,为城市发展释放新活力,尤其是借势南北广场,建设兰州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CBD。
数十年来,厂区如同一道横亘的屏障,将兰州西站与龚家湾、彭家坪片区割裂开来。武威路与建西西路的"肠梗阻"已成顽疾,居民往返西站需绕行2-3公里,早晚高峰拥堵常达半小时以上。
更关键的是,兰州西站南北广场因厂区阻隔长期无法贯通,南广场交通功能陷入"半休眠"状态,严重削弱了枢纽辐射能力。随着拆迁推进,S260#规划路下穿工程北段即将施工,建成后将实现南广场到西津西路的直达连通,龚家湾居民到西站的通行时间可缩短至10分钟内,彭家坪产业园的物流成本也将显著降低。
未来3条配套市政道路的规划,更将构建起"三横两纵"路网,实现与兰州南站、南环路的快速衔接,让西南片区全面融入主城"半小时交通圈"。
兰州受地理条件限制,主城发展长期呈沿黄河带状分布,空间拥挤与功能重叠问题突出。中车兰州机车厂占据的41万平方米核心地块,虽紧邻西站枢纽却因工业用途导致价值低估,成为典型的"低效利用空间"。
随着此前机车厂的搬迁沙井驿,关于机车厂的拆迁就一直此次腾退的土地将纳入192.3公顷的综合开发范围,为兰州提供了主城少有的成片开发载体,助力城市从"带状延伸"向"多片区组团发展"转型,有效疏解主城人口与功能压力,这种空间桎梏的"破解"对兰州来说是具有战略价值的。
02
随着兰州工业的出城入园,兰州主城区则从工业城市向综合服务型城市转型,兰州主城区的传统工业业态已与宜居宜业的功能定位严重脱节。厂区的噪音、污染与周边居民需求形成鲜明矛盾,单一工业形态也难以带动产业链延伸。
拆迁带来的不仅是企业的物理搬迁,更是片区功能的根本重塑,从单一生产空间转向集商业、居住、公共服务于一体的复合型城市空间,精准填补了西站周边缺乏大型商业载体与优质公共服务的空白。
因此,兰州西站片区的建设绝非简单的地块开发,而是以交通枢纽为核心的城市功能系统性重构,更是枢纽驱动的城市功能的彻底升级。作为西北重要的铁路枢纽,兰州西站每年发送旅客超千万人次,但长期受限于南广场功能缺失,枢纽潜力未能充分释放。
随着南北广场的贯通与路网升级,西站将实现"高铁+地铁+公交+自驾"的无缝换乘,枢纽辐射半径从主城扩展至甘青宁周边区域。这种升级不仅提升了旅客集散效率,更强化了兰州作为兰西城市群核心节点的地位——依托双国际机场配置与铁路枢纽优势,兰州正进一步巩固西北交通门户的战略位置。
而西站庞大的客流将直接催生消费需求,规划中的会展场地可承接各类行业论坛,旅游服务平台能强化兰州"西北旅游集散地"功能,这些现代服务业将创造大量多元化就业岗位,吸引年轻人回流。
更重要的是,片区产业升级将与彭家坪高新技术园区形成协同,以"交通枢纽+城市客厅"为定位,将建设5万平方米核心公园与7.56公顷绿地,种植本土植被并配套休闲设施,为居民打造"后花园"。
西站南广场的建设,将让兰州主城区彻底告别老旧工业片区的杂乱面貌。这种"颜值"与"气质"的提升,不仅增强了居民幸福感,更提升了片区对优质人才与企业的吸引力,为城市竞争力注入软实力 。
03
城市及片区的规划建设,本身就是一个长周期的过程。尤其是涉及到拆迁改造,其不可控因素就更多。 不过,现在面临着的挑战显而易见,因为宏观大环境,不可避免对地方开发带来严重影响。
最重要的因素,来自数额巨大的拆迁和改造资金,而如此规模巨大的改造,“源头活水”主要来自带来土地流转而形成的财政资金。因此,西站片区的建设超越了单一区域更新的范畴,成为兰州优化城市格局、提升区域能级的战略支点,在城市发展层面,也将彻底破解了"空间瓶颈"的发展困局。
兰州主城核心区可开发土地稀缺,西南片区的成片开发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关键载体。通过"做地—储备"模式整理土地,预计将吸引房地产、商业运营等领域优质企业入驻,业内预测周边土地溢价率可达30%-50%,形成"土地激活—投资涌入—价值提升"的良性循环。
这种空间重构不仅缓解了主城压力,更通过"枢纽+商圈+居住区"的复合开发,打造出兰州新的城市副中心,推动城市发展格局从"单中心"向"多极支撑"转变。
同时,兰州西站片区的升级与甘青宁文旅集散中心、兰西城市群建设形成战略呼应。作为西北交通门户,贯通后的西站枢纽将更高效地串联甘青宁的旅游商务线路,强化兰州在区域旅游中的组织核心地位。
同时,片区的商务会展功能将吸引周边城市资源集聚,推动兰西城市群"双核带动"格局落地,增强西北内陆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
对兰州来说,最重要的则是中车兰州机车厂的拆迁象征着兰州主城区与传统工业发展模式的告别,而西站片区的现代服务业集群则代表着城市新动能的崛起。
这种转换不是对工业历史的否定,而是通过土地功能的迭代,让工业遗产所在的核心地块重新融入城市发展脉络,实现"工业记忆"向"发展活力"的转化。这种新旧动能的平稳过渡,为兰州老城区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因此,从工业厂房的拆除到枢纽客厅的崛起,兰州西站片区的建设本质上是一场城市发展逻辑的革新,从"工业优先"到"功能适配",从"单点开发"到"系统重构",从"城市内生"到"区域引领"。
对于兰州来说,机车厂的拆迁,不仅获得了城市发展的物理空间的拓展,更完成了城市功能的升级与区域定位的跃升。在这场蝶变中,兰州正以西站片区为支点,撬动着西北内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可能。
这一次机车厂拆迁,能否整合片区整体联动开发,加速兰州西站片区的崛起,牵动着无数人。
更新时间:2025-10-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