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齐达
编辑| 王娜娜
初审| 高亮
张智霖和袁咏仪这对模范夫妻,一个是娱乐圈出了名的宠妻狂魔,一个是爱马仕包包收藏家,家里不缺钱不缺资源。
袁咏仪光是买包就能买到上热搜,张智霖更是公开表示赚钱就是为了给老婆花。
2025年9月,他们把独子张慕童送去英国读书,袁咏仪直接暂停国内所有工作陪读。
这一幕让很多人感慨,有钱真好。
可真实情况是什么呢?
2025年9月,英国伦敦的街头多了一对母子的身影。
袁咏仪穿着普通的休闲装,头发随意扎起来,推着超市购物车在货架前仔细挑选。
旁边的张慕童已经18岁了,个头比妈妈高出一截。
网友拍到的照片里,袁咏仪正在对比两款洗衣液的价格,完全没有女明星的架子。
这段时间袁咏仪的微博几乎停更了。
以前她每隔几天就要晒晒新买的包包,或者分享一些拍戏的花絮。
现在手机屏幕上全是儿子发来的课程表和需要准备的物品清单。
宜家的购物车被堆得满满当当,床单被罩锅碗瓢盆,每一样都是袁咏仪亲自挑选。
店员根本认不出这是香港娱乐圈的大明星,只看到一个普通的中年母亲在为孩子的生活操心。
张慕童刚到英国的前两周,袁咏仪每天早上六点就起床。
帮儿子准备早餐,叮嘱他上课要带的东西,晚上等他回来一起吃饭。
宿舍的网络不太稳定,袁咏仪专门找了懂行的朋友来帮忙调试路由器。
儿子说想吃家乡菜,她就在附近的中国超市转了三家,找到了最正宗的调料。
这些琐碎的日常被网友偶然拍到传到网上。
评论区炸了锅。
有人说袁咏仪这是闲得慌,孩子都18岁了还要这样照顾。
也有人说明星就是作秀,普通人家的孩子早就独立了。
真正了解内情的人知道,袁咏仪这次陪读是下了很大决心的。
她推掉了三部戏的邀约,其中一部还是她特别想拍的角色。
经纪人劝过她好几次,说孩子上大学了该放手了。
袁咏仪摇摇头说,我欠儿子的太多了。
2025年暑假,张慕童从香港国际学校毕业。
成绩单拿回家那天,袁咏仪就开始张罗着给儿子报各种暑期班。
英语口语班钢琴班网球班,恨不得把儿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
张智霖看不下去了,把妻子拉到一边说,孩子已经累了这么多年了,能不能让他轻松一下。
没想到张慕童自己做了决定。
他跟父母说,暑假想去湖南卫视《歌手2025》节目组当实习生。
这个决定让袁咏仪当场就急了。
她的想法很简单,儿子马上要出国读书了,应该好好准备准备英语,多看看专业相关的书籍。
去电视台当实习生能学到什么?
端茶倒水搬器材,这些事情以后多的是时间做。
张智霖的态度完全相反。
他觉得儿子在学校里待了十几年,天天面对的就是课本和考试。
现在有机会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了解社会是怎么运转的,这比关在家里读书有用多了。
两口子为这件事争论了好几天,谁也说服不了谁。
张慕童还是去了湖南。
节目组给他安排的工作确实基础,搬道具调试音响准备嘉宾休息室。
录制现场零下的空调温度,他穿着短袖T恤在台下忙进忙出。
有一次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累得在椅子上睡着了。
工作人员拍下来发到群里,被袁咏仪看见了。
她看着照片心疼得眼圈都红了,拿着手机找张智霖理论。
张智霖倒是很淡定。
他说你看看儿子的表情,虽然累但是很充实。
这种累和在学校里被逼着学习的累完全不一样。
袁咏仪还想再说什么,张智霖摆摆手,让她先冷静冷静。
这次争论最后没有结果。
张慕童在节目组待了整整两个月,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毛头小子变成了能独当一面的实习生。
节目组的老师给他写了一封推荐信。
信里说这个孩子不怕吃苦不怕累,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是个可塑之才。
袁咏仪看完这封信,心里五味杂陈。
她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太把儿子当小孩了,是不是应该多给他一些空间去尝试去犯错。
袁咏仪在娱乐圈的形象一直很正面。
她敢说敢做性格直爽,是圈内有名的真性情。
2019年参加综艺节目《成为妈妈后》,她在镜头前说出了藏在心里很久的话。
她承认自己曾经是个失败的妈妈,是个只会说不可以的妈妈。
节目录制现场,袁咏仪的眼眶红了好几次。
她说起小时候教育张慕童的方式,语气里全是后悔。
孩子想要什么东西,她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可以。
孩子想出去玩,不可以。
孩子想多看会儿电视,不可以。
孩子想吃零食,不可以。
整天就是这两个字,从来不听孩子解释为什么。
有一次张慕童放学回家,书包上沾了泥。
袁咏仪看见了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问他是不是又去玩了是不是不听话。
孩子哭着说是同学不小心撞到他,他摔倒了。
袁咏仪根本没听进去,还在那里说教,说他就是不小心就是调皮。
后来班主任打电话来证实了这件事,袁咏仪才知道自己冤枉了儿子。
这种事情发生了不止一次两次。
袁咏仪自己总结说,那时候的她就是一个控制狂。
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要问,孩子的一举一动都要在她的掌控之中。
她觉得自己是为了孩子好,是为了让他少走弯路少吃亏。
现在想想,这种教育方式把孩子逼得喘不过气来。
节目播出后,很多观众都被袁咏仪的真诚打动了。
评论区里一片哗然,有人说终于看到明星也有教育孩子的困惑,有人说袁咏仪能够反省自己已经很了不起了。
也有人质疑说这是不是节目效果,是不是故意炒作。
真正了解袁咏仪的人知道,她说的每一个字都是真心话。
2019年之前的那段时间,张家的氛围压抑得可怕。
张慕童回到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吃饭也是端着碗在房间吃。
袁咏仪想跟儿子说话,孩子要么不回应要么就是简单的嗯啊哦。
这种状态持续了大半年,袁咏仪整个人都憔悴了。
她试过各种办法。
买儿子喜欢的东西,孩子连看都不看一眼。
带他去他想去的地方旅游,他全程低着头玩手机。
周末一家三口出去吃饭,饭桌上气氛尴尬得要命。
张智霖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想帮妻子说话又心疼儿子,想安慰儿子又怕袁咏仪伤心。
袁咏仪那段时间瘦了十几斤。
她在片场拍戏经常走神,导演叫她好几声才反应过来。
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全是儿子冷漠的表情。
她想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孩子会变成这样。
张智霖建议去看心理医生。
袁咏仪开始还不同意,她觉得这是家丑不可外扬,看心理医生传出去影响不好。
张智霖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心理问题跟感冒发烧一样正常,该看就得看。
他找了香港最好的心理咨询师,一家三口坐在诊室里。
心理医生跟他们谈了很久。
她指出袁咏仪的问题在于没有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而是当成了自己的附属品。
每一个不可以背后都是对孩子的不信任,每一次训斥都是在否定孩子的感受。
孩子需要的是理解和尊重,不是控制和命令。
这些话像一记重锤敲在袁咏仪心上。
她坐在诊室里哭得稀里哗啦,嘴里一直重复着对不起对不起。
张慕童看到妈妈哭,自己也忍不住红了眼眶。
母子俩就这样抱在一起哭了很久,那些积压在心底的委屈和误解终于找到了出口。
从诊室出来以后,袁咏仪真的变了。
她开始学着倾听儿子的想法,哪怕自己不认同也会耐心听完。
孩子想做什么事情,她会先问为什么,再给出自己的建议,而不是直接拒绝。
慢慢地,张慕童愿意跟妈妈说话了,愿意分享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了。
家里的氛围也轻松了很多。
张慕童每年过生日都会收到一个一模一样的蛋糕。
从12岁到18岁,整整七年时间,蛋糕的样式从来没变过。
这个蛋糕是袁咏仪专门找一家老店定制的,上面的水果装饰和奶油花纹都有固定的样子。
很多人不理解,都什么年代了还搞这种形式主义。
现在的蛋糕花样那么多,为什么非要年年订同一款。
袁咏仪的解释很简单,这是我们家的传统,是给儿子的一个承诺。
无论外面的世界怎么变,无论妈妈有多忙,每年生日这天一定有这个蛋糕在等着你。
2024年11月,张慕童18岁生日。
袁咏仪提前一个星期就给蛋糕店打了电话,确认能不能按时做好。
生日当天她推掉了所有工作安排,一大早就在家里布置。
客厅里挂满了气球,餐桌上摆着精心准备的饭菜。
张智霖也特意从剧组请了假赶回来。
晚上六点,张慕童推开家门。
看到那个熟悉的蛋糕摆在桌子上,他愣了几秒钟。
袁咏仪笑着说,你看妈妈没忘吧,还是你最爱的那款。
张慕童走过去仔细看了看蛋糕,伸手摸了摸上面的水果装饰。
他突然转身抱住了袁咏仪,在她耳边轻轻说了一句谢谢妈妈。
这个拥抱让袁咏仪差点没忍住眼泪。
她知道儿子长大了,知道这份坚持的意义了。
这个蛋糕承载的不只是生日的仪式感,更是一个母亲对儿子不变的爱和陪伴。
哪怕之前有那么多误解和冲突,哪怕母子关系经历过冰点,这个蛋糕都在无声地提醒着他们,家永远是最温暖的港湾。
张智霖在旁边看着,眼睛也湿润了。
他举起相机拍下了这一幕,发到朋友圈配了一句话,十八年如一日,只为你笑得灿烂。
这条朋友圈获得了几百个赞,很多圈内好友都在评论区感慨,这才是真正的教育,这才是真正的爱。
袁咏仪的衣帽间是香港娱乐圈出了名的。
几十个爱马仕包包整整齐齐摆放在展示柜里,每一个都价值不菲。
她在综艺节目里公开过自己的收藏,光是铂金包就有好几个不同颜色。
粉丝们羡慕得不行,说袁咏仪这是活成了所有女人梦想的样子。
张智霖对妻子的这个爱好一直很支持。
他在采访里说过,我赚钱就是为了让老婆开心,她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两个人的恩爱程度在圈内有目共睹,张智霖宠妻的段子被网友编成了各种版本广为流传。
在外人看来,这对夫妻拥有了一切,金钱名气爱情,样样不缺。
袁咏仪自己却很清楚,这些东西并不能解决教育孩子的难题。
她可以给儿子买最好的学区房,请最贵的家教,报最顶级的培训班。
她可以满足儿子所有的物质需求,却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那段母子冷战的日子里,她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东西都给儿子,想用这种方式弥补关系的裂痕。
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完全没用。
张慕童对那些昂贵的礼物根本不感兴趣,他需要的不是钱能买到的东西。
他需要的是妈妈真正的理解和尊重,需要的是平等的对话和交流。
袁咏仪花了很长时间才明白这个道理,明白教育的本质不是砸钱而是用心。
现在的袁咏仪还是会买包,但是频率降低了很多。
她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陪伴儿子上。
周末不再约姐妹逛街购物,而是陪儿子去他想去的地方。
儿子喜欢打篮球,她就在场边看着,不时递上毛巾和水。
儿子想看展览,她就陪着一起去,哪怕自己看不懂也会认真听讲解。
这些看似平常的陪伴,对张慕童来说比任何礼物都珍贵。
他在日记里写过,妈妈现在真的变了,她不再逼我做不想做的事情,不再用她的标准来要求我。
我们可以像朋友一样聊天,可以讨论很多以前不敢说的话题。
我知道妈妈很爱我,这种爱不是体现在她给我买了多少东西,而是体现在她愿意花时间陪我。
2025年9月的那个清晨,香港机场的出发大厅人来人往。
张智霖推着行李车走在前面,袁咏仪和张慕童跟在后面。
办理登机手续的时候,张智霖一直板着脸没说话。
他怕自己一开口就会控制不住情绪,怕儿子看到他软弱的一面。
托运完行李,一家三口站在安检口前。
张慕童背着双肩包,身上穿着袁咏仪前一天晚上帮他熨好的衬衫。
他看起来已经是个大人了,个头比爸爸还高了一点。
袁咏仪拉着儿子的手絮絮叨叨,叮嘱他到了那边要记得给家里打电话,要注意身体多穿衣服。
张智霖打断了妻子的话。
他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说你长大了,以后的路要自己走了。
这句话说完,他的眼眶突然就红了。
他赶紧别过脸去,用手背擦了擦眼角。
这个动作被媒体的长焦镜头捕捉到了,第二天各大娱乐版面的头条都是张智霖送儿子留学落泪的照片。
张慕童看到爸爸哭了,自己也忍不住了。
他抱住张智霖,在他耳边说爸爸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你放心吧。
张智霖拍了拍儿子的后背,声音有些哽咽地说去吧,该登机了。
袁咏仪站在旁边,眼泪早就控制不住了。
她看着儿子走进安检通道,一直挥手直到看不见为止。
从机场回家的路上,张智霖一言不发。
他开着车,眼睛直直地盯着前方。
袁咏仪知道丈夫心里难受,也没有说话。
两个人就这样沉默着开了一个多小时,直到车子停在家门口。
张智霖熄火以后没有下车,他把头靠在方向盘上,肩膀开始颤抖。
袁咏仪伸手搂住他,两个人在车里哭了很久。
儿子的房间保持着他离开前的样子。
书桌上摆着他没看完的书,墙上贴着他喜欢的球星海报,床上叠着他最爱的那床被子。
袁咏仪每天都会进去看一看,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
她知道儿子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每天回家了,知道这个房间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空着。
张智霖开始频繁地看手机,等着儿子发来的消息。
收到消息的时候他总是第一时间回复,问长问短关心备至。
朋友们说他现在成了儿子的专属客服,一天二十四小时随时在线。
张智霖笑着说,儿子在外面一个人不容易,我这个当爸的总得多操点心。
这份操心背后是深深的不舍和牵挂。
养育了十八年的孩子突然离开身边,那种空落落的感觉像是心里被挖走了一块。
张智霖和袁咏仪都明白,这是每个父母必须经历的过程。
孩子总要长大,总要离开家去看更大的世界。
他们能做的就是默默支持,在身后守望。
张智霖和袁咏仪的故事说明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再多的钱也买不来亲子之间真正的理解和沟通。
袁咏仪可以给儿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张智霖可以让妻子买遍全世界的名牌包,这些都不如坐下来好好听孩子说说心里话。
教育从来不是砸钱就能解决的事情,需要的是父母真心实意的陪伴和倾听。
那些经历过亲子冷战又重新找回温暖的日子,比任何奢侈品都珍贵。
明星如此,普通家庭更是如此。
信息来源: 本文内容综合自湖南卫视《歌手2025》节目组工作记录、2019年《成为妈妈后》综艺节目访谈实录、香港娱乐媒体关于张智霖袁咏仪家庭教育的系列报道,以及2025年9月网友在英国伦敦拍摄的相关影像资料。
部分细节参考香港《明报》《东方日报》娱乐版相关报道及当事人社交媒体公开内容。
更新时间:2025-10-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