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印度认为“高志凯线”,不过是中国学者的“纸上谈兵”,那么总投资相当于6个三峡工程的“雅江水电站”,正在把这种构想一步步变成现实。
当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水电工程,矗立于喜马拉雅山脉之时,西藏的交通枢纽已经穿透万仞雪山
1.5万亿的总投资背后,不仅是改写全球能源版图的“逆天工程”,更是粉碎殖民主义“思想钢印”的利器,印度对“麦克马洪线”的执念,终将被丢进历史的垃圾堆
正如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的评价,墨脱的塔吊比导弹更可怕,因为它们正在改写边境的现实版图。
就在前不久的一次国际访谈节目中,当印度学者拿“麦克马洪线”来讨论中印边界问题的时候,高志凯先生反问,当时英国人拿纸和笔随手一画,就界定了边界,根本没有和中国人商量,这样的边界线能算数吗?
那如果让我来定,我会以恒河为界不是更好吗?此言一出,立刻在国际舆论上掀起了惊涛骇浪
为了避免尴尬,印度媒体甚至直接切断了高志凯的直播信号,以恒河为界的“高志凯线”一时名声大噪,同时也让印度网友瞬间破防,表现出歇斯底里的愤怒。
因为长期以来印度人把“麦克马洪线”视为既定事实,1914年,英国人亨利·麦克马洪,在没有获得中华民国北洋政府的允许情况下,私自和西藏旧贵族势力,划出了一条所谓的边界线
从西藏东南延伸至云南西部,直接将中国西藏东南部和云南独龙江流域约,一共大约9万平方公里领土,划入了英属印度斯坦的地图
1936年,这条“麦克马洪线”,被英国正式刊载于地图上,当时的标注是“未定界”,意思是这是英国人自己划的线,到底是否有效是另外一回事,但是印度人当真了,毕竟英国主子放个屁都是香的
1947年印度独立以后,就自认为应该继承这份“遗产”,企图把这条线变成实控线,为此印度人真的是煞费苦心,处心积虑,缺德事可真的没少干。
1951年,趁着朝鲜战争期间,中国志愿军出兵朝鲜保家卫国,印度政府趁机派兵侵占了藏南达旺地区,甚至在1954年把藏南地区设立为印度“东北边境特区”
还在官方地图上,把“麦克马洪线”标注成“已定界”,相比大英帝国,印度真的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时的新中国碍于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没有选择立马和印度兵戎相见。
而是在雅鲁藏布江下游,距离印度非法占领区域仅15公里的地方,修建了三座水文站,为将来在边界谈判时,提供必要的法理依据
没想到印度竟然得寸进尺,发起了舆论攻势,将我国修建的水文站定性为“截流工程”,印度境内的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
这三条大河的源头都是在我国的青藏高原,虽然印度是热带季风气候,但旱季是极其缺水的,全国76%人口将面临水资源匮乏,所以印度总是喜欢炒作这个话题
只要中国关闭水闸,印度就会变成撒哈拉沙漠,把边界线争端变成“生存资源博弈”问题,完全就是在偷换概念,当时的印度总理尼赫鲁甚至提出,中国需要在汛期的时候,向印度通报雅鲁藏布江的水位,还找各种机会在边境制造摩擦。
1962年10月,美苏冷战进入了最危险的阶段,古巴导弹危机让人类距离核战争一步之遥,这个事件同时牵制了两个超级大国,所以无暇支援印度
中国抓紧时机发动对印自卫反击战,解放军从东西两线同时反击,在一个月内用4万兵力击溃了印度30万大军,用1:6的伤亡比,把印军按在地上一顿摩擦,外加疯狂输出,首都从德里也变成了新德里。
此时正在美国陆军医院疗养的麦克阿瑟听闻战报之后,感叹道,“谁想和中国陆军作战,那他的脑子一定有病”,这个一度霸榜各种二战名将榜单的美国五星上将,在朝鲜战场上挨了中国志愿军的铁拳,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不过中国在收复藏南大部分区域后,选择了主动停火后撤,因为古巴导弹危机很快就平息了下来,再加上喜马拉雅山天堑让我军补给线太脆弱,冬季大雪封山会让十万大军面临断粮的风险
另一方面,美国和苏联一定会介入中印边界问题,所以不能和印度陷入持久战,虽然东线主动后撤,但我国把位于西线的战略要地,阿克赛钦牢牢握在手中
毛主席曾说过:“守住阿克赛钦,可保三十年和平”,这里被称为“高原咽喉”,距新德里仅400公里,可以俯瞰印度平原,装甲部队从这里出发,可在24小时内直达新德里,阿克赛钦就如同一柄悬在印度头顶上的利刃。
不过印度并没有吸取挨打的教训,1967年开始修建直通藏南达旺的公路,在这里布下重兵,1972年,印度政府直接把藏南地区的行政地位,升格为“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1986年把这里设立为印度第24个联邦,“阿鲁纳恰尔邦”。
为了巩固这些成果,印度就开始疯狂搞基建,固化对藏南的非法占领,自2000年起,印度政府便制定了雄心勃勃的“阿鲁纳恰尔邦水电总体规划”,要在雅鲁藏布江下游建设42座水电站,这就是所谓的“以水固边”策略
背后至少有两大图谋,首先就是为了强化军事存在,毕竟国界线不是靠山川河流的界限决定的,而是由上一次战争的结果决定
水电工程属于“军民两用堡垒”,大型水库的坝体和围堰,战时就能变成机场,而且修建水电站需要配套建设道路、电网、医院、学校等基础设施,直接可以改造当地的人口结构。
其次是为了争夺水资源,按照目前的国际法,若下游国家先于上游国家完成水电开发,就拥有优先使用权,上游国家的后续开发项目,在法理上不得损害下游国家的水量、水质,所以印度就是想利用这个项目无休止的炒作“中国断水威胁论”。
所以当2006年中国的十一五规划中,提出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蓝图的时候,印度政府再次炸毛,“鹰派”印度学者拉玛·切拉尼还专门出版了一本书,名叫《水:亚洲的新战场》
主要内容就是抹黑中国的水利工程,希望借此引起美西方国家的介入,因为上游国家建大坝,导致国家遭殃的例子比比皆是
1936年美国胡佛大坝正式投入使用之后,导致科罗拉多河的墨西哥河段干涸,土耳其修建伊利苏大坝,导致下游伊拉克的美索不达米亚沼泽萎缩85%
1971年,印度在恒河上游修建法拉卡大坝,导致孟加拉国水量减少60%,对其农业造成了沉重打击,因为在今年的印巴空战中,被巴基斯坦给虐惨了,印度为了报复就跑到印度河上游开闸泄洪,最后导致巴基斯坦8500公顷的农田被淹。
印度担忧中国水电工程节流本身,完全是因为坏事干多了,总怕晚上鬼敲门,毕竟同样下三滥的手段,印度已经对巴基斯坦用过了
事实上雅鲁藏布江的出境水量,仅占布拉马普特拉河总水量的19%,其下游 81%水量,主要是来自喜马拉雅支流和季风带来的降雨
2013年,就连印度水资源部的部长哈里什·拉瓦特在经过一番考察后,也公开承认,中国在雅江的水电项目并不会对印度造成影响
相反因为雅江水电站的存在,反而能为下游蓄洪止旱,印度阿萨姆邦每年洪灾带来损失至少30亿美元,哈尔邦因为旱季缺水
外加常年气温超过45度,今年就至少热死了184人,雅江水电站的建成绝对是“天降福音”,所以印度政府担心的根本不是什么水资源,而且雅江水电站将给这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1.5万亿的总投资,包含了主体工程、军事防护、移民安置和生态补偿四大板块,雅江水电站工程位于墨脱县,这里直到2013年还是全中国唯一一个没有通公路的县,可以用荒无人烟,人迹罕至来形容
当地流传着一句谚语叫做“走过墨脱路,不畏人间苦”,这里位于喜马拉上山脉的东段,来自印度洋温暖潮湿的气流,在这里遇见了青藏高原的冷空气,让这里的天气极为诡异
一年里有大约2/3的时间都在下雨,从1961年这里就开始修建公路,但是由于天气的缘故,导致这里泥石流频发,公路每年的损毁率高达70%,可是雅鲁藏布江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形成了2350米的巨大落差
江水所蕴含的巨大重力势能,让这里成为水电工程的“天选之地”,这个超级工程,不但能满足3亿人口年用电需求,还可以替代约9000万吨煤炭燃料,减少3.6亿吨碳排放,相当于每年将减少进口约6500万吨原油,降低了我国对原油的依赖程度。
水电站尾水出口距离中印实际控制线仅6公里,藏南平原近在咫尺,曾经喜马拉雅山脉是制约藏南军事行动的的最大障碍
但是随着雅江水电工程的落地,一套围绕着墨脱县的立体交通网就会应运而生,需要先在这里修建双向四车道、配备抗灾隧道桥梁,用于运输工程所需要的设备、材料和补给,公路需要具备承载万吨级的重型装备
同时川藏铁路的雅林段将延伸至墨脱,铁路的承重能力比公路更强,单列运力达5000吨,这意味着沿线的5大战略储备库
可以存储3个月作战物资,大幅提升持续作战能力,墨脱附近的林芝机场,也会随之升级为运输机和加油机的枢纽,实现空中力量的快速投送
24小时就能向边境投送1个合成旅,可以彻底解决藏南方向的兵力投送与后勤问题,而印度非法控制的地区,只有一条NH13公路,雨季瘫痪率高达80%,双方的兵力集结能力将会出现极大的落差。
如果说雅江水电站工程带动的大型基础建设,为军事行动提供了充分的条件,那么工程配套的民生建设,就是对印度的“攻心之战”。
印度的东北地区长期以来是印度最贫困的地方,人均GDP不足1000美元,基础设施极为落后,每天至少停电6个小时,铁路覆盖率不足印度的5%
由于这里的原住民主要是黄种人,和蒙古族、缅族、傣族等东亚民族有着深厚历史渊源,所以印度将这里视为“殖民地”,常年以来根本也没打算发展这里,以至于产生了十几支的反政府武装。
而一山之隔的中国墨脱,在雅江水电站建成后将呈现截然不同的景象,从经济发展角度看,雅江水电站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新引擎”
2024年,我国居民生活用电量为14942亿千瓦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向各个领域的渗透,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型数字产业逐渐壮大,全社会的数据总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对数据资源的存储、计算和应用需求暴涨,其中电力成本占运营总成本的60%-70%,预计2030年,中国数据中心的耗电量会接近4000亿千瓦时,而且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本身是极其耗电的,ChatGPT的单次训练需要消耗1287万千瓦时。
因此雅江水电站的建成将吸引数据中心、晶圆厂等高耗电产业在这里聚集,是因为这附近的输电损耗小,在雨水充沛的季节,有着巨大的电力成本调控的空间
再加上一些政策的引导,这里将直接创造30万个就业岗位,如果算上间接拉动的相关产业,甚至可以创造100万人就业
每年可为西藏贡献超过200亿元的财政收入,相当于2024年西藏财政总收入的70%,接着现代化医院、学校、通信网络将拔地而起,当墨脱的孩子通过网络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藏南的病患能快速获得现代化医疗救助的时候,这将对另一侧人们产生多大的吸引力呢?一山之隔,完全是两个世界,人们最终会用脚投票
2025年,已有超过2万名印控区青年来到这里谋生,他们带回的不仅是收入,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高志凯线”从来不是什么纸上谈兵,而是完全可以成为现实的合理构想,昔日英国殖民带来的思想烙印,在中国史诗级水电工程面前,脆弱的得像张过期的厕纸!那这算是恃强凌弱么?
公元647年,唐朝使者王玄策带着30人的使团出使中天竺,刚好遇到权臣阿罗那顺篡位,他干脆下令袭击了王玄策的使团,抢走了所有财物
王玄策和副使蒋师仁被俘虏,但天无绝人之路,两人侥幸逃生,为了一雪前耻,不辱大唐的国家尊严
王玄策前往吐蕃、泥婆罗借到了近2万兵马,然后就杀了一个回马枪,挥师南下,王玄策只用了3天就攻陷了中天竺,一路平定叛乱至恒河流域,还在这里立碑为界,史称“王玄策线”,最后阿罗那顺被活捉,押送回了长安。
《旧唐书・西戎传》记载,“中天竺王降,五百八十城邑归附”,寥寥几笔见证了以恒河中游为中心的区域成为唐朝势力范围
1990年西藏出土的唐碑文物,上面刻着“率兵破贼”“立碑为界”的字样,完美印证了这段历史,
那我问你,如果“麦克马洪线”可以作为理论依据,那有历史证据背书的“高志凯线”为什么不能? 嗯? 回答我?Look in my eyes! Tell me why!” ,Why? Baby, why?
更新时间:2025-07-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