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经济”成洛阳文旅发展新引擎

  深秋的洛阳,空气里浸润着撩人的香气。9日傍晚6点,状元红路一家原创酸浆牛肉火锅店外,等候的食客已排起长队。“我们前面还有几桌?”“预计10分钟,很快!”店员一边发号一边回应。店内热气蒸腾,店外人声鼎沸。

  “很多外地游客就是冲着这口酸浆锅底来的。”该火锅店负责人介绍起招牌菜时神采飞扬,“我们融合了牛肉汤、火锅和浆面条三种本地元素,特别受年轻顾客欢迎。”这道创新菜品,已成为“洛阳味道”破圈的一个鲜活注脚。

  从一口锅到一座城,洛阳对“味道”的打磨远不止于此。不久前,在嵩县首届药膳技能大赛上,厨师将黄芪、山药等药材与本地土鸡一同放入砂锅文火慢炖,药香与肉香交融升腾——这已超越寻常烹饪,成为一场关于养生美学的现场演绎。在同期举办的洛阳味道·2025地方名吃创新大赛中,焦炸丸在油锅中欢快翻滚,“刺啦”声起,焦香四溢,瞬间点燃全场味蕾。这些深耕本土的创意,通过现场展销与直播带货,让大家直呼:“小吃不小,内有乾坤!”

  如今,“寻味”已成为游客探索洛阳的新方式。为回应这份“味蕾期待”,我市今年相继出台了《“洛阳味道·2025”专项行动决定》《关于推广栾川县、嵩县特色餐饮高质量发展经验做法的决定》,设立特色餐饮产业人大代表流动工作站,为行业把脉定向;着力打造“陆浑全鱼宴”等美食IP,让“洛阳味道”完成从街头小吃到品牌文化的跃升。

  更具突破性的探索发生在餐桌之外。“武皇盛宴”现场,食客进入的不只是餐厅,更是一场大唐华宴。宫廷御膳、乐舞展演、汉服体验在此融为一体,让人沉浸于“食中有戏、宴间有礼”的文化场景。宴天下、凯旋门等餐饮企业纷纷加码沉浸式业态,新开的神都十三坊与老城十字街店顾客持续爆满,这种“剧情+餐饮”模式更获央视点赞,成为文旅融合的亮眼样本。

  “我们不仅要挖掘‘洛阳味道’,更要讲好‘洛阳菜’的故事,”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先后发布陆浑大鱼头、栾川土鸡汤等洛阳十佳菜品,加强食材监管,鼓励口味创新,推动本土小吃向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数据印证了成效:2025年上半年,我市餐饮消费额达119亿元。国庆中秋假期,我市重点监测的6家餐饮企业营业收入达371万元,同比增长50.39%。这背后,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与社会参与形成的合力。

  放眼未来,洛阳计划通过美食节、烹饪大赛、行业论坛等形式,持续培育“洛阳味道”品牌;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与民俗资源,推动“商文旅”跨界融合,以更优质的供给与体验,实现消费品质的全面升级。一缕烟火气,正为古都注入新的生机。(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贾臻 通讯员 张会娟 葛超 文/图)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3

标签:美食   洛阳   小吃   引擎   经济   味道   嵩县   我市   餐饮   土鸡   味蕾   栾川县   食客   现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