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国媒体《南德意志报》抛出一篇长篇评论,对中国稀土产业进行无端指责,列出“三宗罪”!
事实真如德媒所言吗?还是说,这是西方在中国稀土管制下的焦虑外溢?
01、德媒点名中国稀土
最近,德国媒体《南德意志报》发表长篇评论,直接把矛头指向中国稀土产业。
文章口气极其嚣张,指责中国把稀土当战略武器,勒索全世界,并列出所谓“三大罪状”:
环境污染换来垄断;
西方因环保不开采,中国却“疯狂挖矿”;
借稀土搞“地缘政治勒索”。
听上去一套一套的,仿佛中国真成了“反派”。可事实真如德媒所说吗?
稀土是17种金属元素的统称,因其独特的磁、光、电、催化特性,被誉为“工业维生素”。
它的用途几乎覆盖所有战略性产业:
国防:战机雷达、潜艇声呐、导弹制导;
高科技:智能手机、芯片、光纤;
能源转型:风电、光伏、电动车电机。
没有稀土,新能源车下不了线,5G基站建不起来,连最先进的军工装备都可能停摆。
如今,中国稀土储量约4400万吨,占全球49%;2024年产量27万吨,占全球70%;更重要的是,中国掌握了90%以上的稀土分离提纯能力,建立起“采矿—冶炼—材料—应用”的全产业链。
说白了,这是一场几十年技术积累的结果。可在西方媒体的笔下,却被简化成一句话:“中国靠污染环境,换来全球垄断。”
02、德媒口中的“三宗罪”
第一宗罪:环境污染
德媒指责:中国稀土产业“牺牲环境和民众健康”。
确实,早年稀土开采给中国带来过沉重的环保代价。比如包头白云鄂博矿区,尾矿湖污染严重。
但问题是——污染只发生在中国吗?
美国加州山口矿(Mountain Pass),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同样出现严重废水泄漏,1990—1996年累计泄漏超2000万加仑,含钍、铀的放射性污水流入沙漠,矿山因此停产15年。
为什么这些历史,在西方媒体的报道里被选择性遗忘?
更重要的是,中国早已正视问题,投入巨大改善技术:
电驱工艺减少浸取剂用量;
氨氮排放大幅下降;
矿区空气质量显著改善。
如今同样的矿区,污染物使用量比十年前减少一半以上。
环保问题,绝不是中国稀土的“原罪”,而是全世界稀土产业的共性难题。
第二宗罪:疯狂开采
德媒说:西方国家因为环保不挖稀土,中国却“猛开”,这才导致垄断。
事实真相是:西方不是“不想挖”,而是挖不动。
美国山口矿六十年代年产2万吨,曾是世界第一。可90年代后,因中国成本和技术优势,美国稀土毫无竞争力,2002年彻底停产。
2017年,美方重启矿山,但依旧要把矿石运到中国分离提纯。
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在本土开采,分离厂一度设在马来西亚,因成本高昂和民间反对,不得不重新建厂,结果成本翻倍。
原因很简单:稀土“开采”容易,“分离提纯”极难。需要上百次化学反应与精密控制,任何一步出错,纯度就不达标。
中国用了30年技术攻关,把效率提升了数倍,还掌握了全球90%的加工专利。
这不是“疯狂开采”,而是长期积累的成果。
第三宗罪:稀土武器化
德媒指控:中国用稀土当“战略武器”,勒索全世界。
今年4月,中国将部分重稀土(钐、铕、铽、镝、钇等)纳入出口许可管理。欧美工厂短期停产,德媒就说“中国卡脖子”。
可他们为什么不提背景?是美国先对中国相关产品加征高达145%的关税!
中国的管制措施,本质是对贸易摩擦的反制,也是履行防扩散义务,防止关键材料流入军事领域。
更关键的是:
限制的是重稀土,不是新能源产业大量需要的轻稀土;
对民用领域,中国出口量今年6月起同比翻倍;
欧盟进口总量并未断崖式下跌。
这不是“一刀切的封锁”,而是“精准调节”。
相比之下,美国长期限制稀土出口,甚至囤积关键资源。为什么他们的行为不叫“武器化”?
03、西方的真实焦虑
归根结底,德媒的“三宗罪”不过是替西方的焦虑找出口。
他们害怕的是什么?
害怕新能源转型卡在中国手里;
害怕高科技产业链被中国主导;
害怕军工原材料被中国限制。
所以才用“环保”“道德”包装技术短板,用“垄断”掩盖产业空心化。
问题是,喊口号、开几个矿坑,不会解决分离提纯的技术差距。
即使今天启动“去依赖”,20年都未必追得上。而20年后,中国可能又领先20年。
以为中方好惹?德国媒体这次真是玩大了。
买不到稀土,就扣上“三宗罪”的帽子,态度嚣张,却掩不住一个事实:谁掌握技术链和产业链,谁才有话语权。
中国稀土产业不是靠“环境换市场”,而是靠几十年的投入、创新和供应链建设,才站到了今天的高度。
面对无端指责,中国不会因为几篇文章就改变立场,依然会坚持一句话:该封就封,该限就限!
如果欧美真受不了,就请拿出20年光景突破瓶颈。可等他们追上来,中国,可能早已把新一代材料产业再度带到另一个高度。
更新时间:2025-08-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