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点赞的《罗刹海市》仍在传唱,刀郎的名字再次响彻乐坛,可这荣光背后是十几年不为人知的坚守。
网络图片
2004年,刀郎凭《2002年的第一场雪》爆红,专辑销量破270万张,却因风格独特遭主流乐坛排挤,最终选择隐退但未停创作 。
网络图片
2023年7月,他发新曲《罗刹海市》,歌词化用《聊斋》深意十足,引发热议后获央视公开表扬 。
网络图片
刀郎本名罗林,1971年生于四川资中,父母均为文工团成员,12岁学乐器,17岁离家逐梦,在新疆组建工作室,汲取民间音乐养分形成独特风格。隐退期间,他定居小城采风,钻研昆曲与古典文学,为创作积累素材。
网络图片
歌曲走红后网友看法两极。有人赞“歌词藏文化密码,这才是真音乐”,有人称“是对打压者的反击”;也有人质疑“解读过度,不过是炒作”,律师则表示歌词不构成侵权 。
网络图片
动画导演饺子与他境遇相似,同为四川人,蛰伏多年深耕创作,凭《哪吒》出圈;而草根音乐人曾亮强坚持原创十几年,却鲜少被关注。相比之下,刀郎的坚守更显幸运与珍贵。
网络图片
刀郎获业界认可,演唱会一票难求,后续创作持续引发关注 。
网络图片
此举为乐坛树立标杆,让大众重审创作本质,激励更多人坚守初心。
流量终会消散,唯有作品长青。刀郎的走红是否该让乐坛反思:究竟该追捧流量还是坚守创作?
这答案,藏在每首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歌里。
更新时间:2025-10-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