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戴比尔斯被母公司英美资源集团挂牌出售,到2025年时估值跌至40亿美元,积压的钻石库存价值20亿美元却卖不动,它曾经掌控全球九成钻石交易,如今连非洲产钻国博茨瓦纳都考虑接手,矿主反过来经营品牌这件事显得很有转折。

中国人这几年不怎么买天然钻石了,从2022到2024年,采购量减少了四成,销售额也逐年下降,大家并不是不喜欢钻戒,而是不再相信那些营销故事,以前常说天然钻石稀有珍贵,现在国产实验室培育的钻石又干净又闪亮,价格还便宜很多,谁愿意多花几倍的钱只为买个心理安慰呢。

技术在不断改变世界,就拿人造钻石来说,中国早在1963年就造出了第一颗,但当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直到2019年中科院突破了量产难题,河南柘城开始崭露头角,预计到2025年这里每年能产出600万克拉,占到全球产量的近一半,本地品牌“柘·光”的产品质量可以和蒂芙尼相媲美,检测结果基本一致,价格却只要八千元,这不是简单的替代,而是对整个行业的彻底改变。
年轻人买钻石,早就不为显示身份了,有位在法国生活的沈女士,原本打算买二十万的卡地亚首饰,最终选了柘·光的三克拉耳钉,她说这款火彩显得更纯净,还有人订购凯特王妃的同款样式,复刻家里祖传的珠宝设计,甚至把亲人的头发做成DNA纪念钻石,消费观念已经改变,不再是戴出去给别人看,而是给自己留下纪念,戴比尔斯那种标准化的广告宣传,根本打动不了年轻人的心。

矿源国开始采取行动,苏联当年把开采权让给戴比尔斯,现在博茨瓦纳作为主要毛坯钻供应国,打算购买股份来掌握产业链,过去品牌方决定价格、控制渠道、管理矿山,如今矿山也能定价,渠道失去话语权,技术方直接改变规则,权力转移在悄悄进行。

印度市场也没能帮到戴比尔斯,它想靠那边翻盘,可印度的均价只有中国的两成八,销量上去了,利润反而掉得更厉害,全球钻石消费早就分成两块了,中国做的是高端定制,印度接手中低端大众市场,戴比尔斯卡在中间位置,技术不够先进,又没法打价格战,就像被夹在两块石头里的豆子一样。
我其实很佩服那些小地方的企业,它们没有大牌光环,也没有百年历史,就是靠着技术和服务,懂得年轻人想要什么,一步步把市场拿回来,不是这些企业打败了戴比尔斯,而是时代不一样了,消费者也明白了,没人再愿意为老故事花钱,技术一放开,垄断就站不住脚,这件事早就该发生了。
有些品牌总认为自己无法被替代,但现实很直接,如果你跟不上变化,用户就会选择别人,戴比尔斯不是输给了某个竞争对手,而是输给了整个趋势,它还在讲永恒之爱这个概念,别人已经在讲私人记忆这种新说法,这种错位比降价更致命。
更新时间:2025-11-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