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清华才子高晓松也是备受大众喜爱的名嘴,红极一时。
然而,人红他就飘,“才华横溢”面具下隐藏的无知、虚伪的真面目渐渐暴露。
参拜靖国神社,骂郑成功是“倭寇”,鼓吹“美国从未侵略中国”,送女儿加入美国籍,酒驾入狱。
高晓松种种跪舔美日、违法乱纪的劣迹让他从备受追捧的大才子变成人人喊打的卖国贼。
«——【·劣迹斑斑·】——»
近日,沉寂好久的高晓松发布了与曾经的快女“绵羊音”鼻祖曾轶可的同框照片,引发网友热议。
照片中,56岁的高晓松瘦了不少,标志性的啤酒肚也不见了,头发短了很多,但是依然是那个油腻的中分头。
虽然刮了胡子摘了眼镜,但脸上是美颜也挡不住的沧桑,甚至能看出一点“科技手段”的痕迹。
这张照片惹得网友们纷纷吐槽,有的人说这是“父女合照”,也有人说高晓松像“隔壁家的大爷”。
这些吐槽声中,还夹杂着“卖国贼”“滚出中国”等谩骂的声音,当然,这些都是高晓松的自作自受。
作为清华毕业的高材生,高晓松自认为非常有学问,于是创办了《晓松奇谈》节目夸夸其谈地讲历史。
然而在他的口中,听党指挥的军队被叫做“党卫军”,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被叫做“大倭寇”。他还说“台湾是中国固有领土的说法不准确”。
他的种种逆天言论引起了网友的强烈不满,就连中国历史研究院也亲自下场点名批评他,说他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典型代表”。
不仅如此,高晓松还在节目中公然质疑我们的传统文化。
他说四大发明最早不是中国发现的,还说“麻将、针灸、炒菜、按摩”才应该算是中国真正的四大发明。他还把汉服说成是几片树叶子,说二胡是外国人发明的。
在高晓松的眼中,中国人是“爱占便宜的人”。
可一谈到美国,高晓松就像是换了一个人。在高晓松的眼中,美国哪哪都好。
他声称“不理解为什么网上的愤青天天骂美国”,因为他觉得“美国没抢过中国一寸土地,没屠杀过中国人民”,在他的观念里,“对中国最好的就是美国”。
除了称赞美国,高晓松甚至觉得连一直混乱不堪、人民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障的印度,也是一个很美好的国家。
他说“印度很平和,到处见不到警察。贫民窟那么大,但是犯罪率很低,基本看不见小偷。”
高晓松如此的崇洋媚外可把中国人民气炸了,网上的指责声扑面而来,人们对他的学历和国籍都提出了质疑。
果不其然,虽然他的国籍还在中国,但是他早已让女儿加入了美国籍。
可面对网友的质疑,高晓松一点也不当回事,各种无稽之谈丝毫没有收敛,甚至对日本也极尽赞美之言。
他说“中餐远没有日餐精致”,他说“日本人坐电梯素质很高”,他甚至还公然去参拜靖国神社。
他觉得靖国神社中葬的也是为国战死的将士,是值得被祭拜的。
高晓松这一卖国辱华的行为彻底惹了众怒,众多网友群起而攻之。
他竟然说给我们带来苦痛和折磨的罪魁祸首值得被祭拜!
如果他们值得被祭拜,那我国南京那30万无辜惨死的冤魂算什么?我国14年抗日战争死去的那些战士算什么?
在铺天盖地的指责声中,高晓松的《晓松奇谈》被迫下架整改,社交账号也被永久禁言。
可这根本无法平息大众心中的怒火,他的亲日嘴脸就此被牢牢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网友纷纷抵制他,连带着把他之前的黑历史也扒的干干净净。原来,这个文绉绉的“才子”还曾进过监狱。
那是2011年5月9日的一个晚上,刚参加完酒局的高晓松晃晃悠悠的从酒店出来准备回家,考虑到距离不算远,高晓松便坐上了自己的英菲尼迪的驾驶座。
在经过一个红绿灯时,迷迷糊糊的高晓松一个没刹住,就来了一个“四连撞”。
经过交警检测,高晓松血液中酒精浓度达到了醉驾的标准,便将其带到了派出所。
好在其他几辆车的人员都是轻伤,最终高晓松被判拘役6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
高晓松的种种言行不断败坏自己的口碑,他的所有代言都被终止合作,他的节目也被接连叫停,就连音乐平台也纷纷下架了他的歌曲。
高晓松显然不甘心就这样“凉凉”,他试图通过直播、综艺等渠道复出捞金,可迎接他的,只有一次又一次的碰壁。
他精心筹备的直播首秀刚开播,弹幕就像潮水般涌来,全是“卖国贼”“滚出中国”等愤怒的指责,不到半小时他就不得不匆匆下播,狼狈收场。
所以这次他最新露面,网友对他的态度也一点都不让人意外。
如今高晓松的境遇着实令人唏嘘不已,让人不禁回想起多年前,他也曾经风光无限。
拍电影、做乐队,有才华又幽默,受到千万人追捧。
«——【·曾经辉煌·】——»
高晓松出生于清华世家,曾经可以说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当年,高晓松考入了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无线电专业,可是因为自己不喜欢这个专业,他选择了退学,改考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还别说,高晓松还是做出过几部优秀的影视作品,例如《我心飞翔》《大武生》等。
可做了几年电影之后,高晓松又转行,这次他和老狼组团玩起了乐队。
凭借《同桌的你》《青春无悔》等耳熟能详的歌曲,高晓松在华语乐团也算是小有名气,受到很多人喜爱。
可是很快,他就又转行了。
这一次,高晓松离开了娱乐行业,而是在网络上开起了《晓松奇谈》,用自己独特的、新奇的观点谈论历史。
其实在之前,高晓松凭借幽默、犀利的语言也曾受到观众们的一致好评,大胆、敢说是他独特的标志。
曾经他还形成了自己的一种特有风格,被网友称为“高晓松体”,风靡一时。
可是后来,他仗着自己的“满腹经纶”妄议历史、歪曲事实,最终把自己大好的前程给葬送了。
高晓松的经历给娱乐圈的艺人们敲响了警钟,德艺双馨才是立足的根本本,任何背离道德的行为,都会导致自己的覆灭。
他的经历同样也告诉我们,知识不是炫耀的资本,而是做人的良知和底线。
我们所有人都应该铭记历史、坚守底线,对历史、对国家,时刻保持一颗敬畏之心。
更新时间:2025-04-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