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中医医院是飘着药香、以望闻问切和针灸推拿见长的地方。所以,当汕头的张老先生在中医医院就诊并决定在该院接受胃癌手术时,亲友略感惊讶:“中医院,也能开刀做手术?”
事实上,中医外科是中医体系中历史悠久且不可或缺的重要临床分支,它并非仅仅关注 “开刀”或“外治”,而是在中医“整体观念”下形成内治与外治并重的独特体系。特别是,现代医学带来新的技术和方法,为中医外科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汕头市中医医院,医护团队们对中医外科传承创新的热情从未停息——以扎实的“硬技术”回应公众质疑,以围手术期的全程中医介入,正让古老智慧在现代外科中焕发生机,为中医外科学科建设提供了鲜活的“汕头实践”。
中西医结合
为外科手术做“加减法”
中医外科是怎样一个学科?汕头市中医医院外四科副主任张会迎主任医师介绍,与现代医学细分疾病谱不同,传统中医外科一般包括疮疡、甲乳、肛肠疾病等相对广泛的领域。近年来,该院将微创外科及中西医结合的理念融入普外科的发展,打造了特色中医外科,还在2025年1月入选省级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在这里,中西医结合,体现的是为患者做“加法”。张会迎直言不讳,普外科手术的过程仍以现代精准、微创外科技术为主,而术前准备和术后恢复等阶段,中医理念贯穿全程。

汕头市中医医院外四科团队正在为患者手术。受访者供图
据介绍,对于年事已高、身体羸弱或合并多种基础病的患者,手术本身就是一道高危关卡。他们在接诊时便加入中医师精准辨证。“目标不是治病,而是调理。”他解释,通过中药汤剂、针灸等方法,帮助患者调理慢性咳嗽、改善便秘、稳定血压,让患者的身体状态符合安然接受手术的要求。这体现的,正是中医的“整体观”。
而中西医结合的“减法”,则让患者在康复之路上减少病痛。“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术后的疼痛、腹胀、呕吐、水肿常常让患者痛苦不堪,这时中医丰富的外治手段便能‘大显身手’。”张会迎说,对于常见的疝气术后水肿,该科研发的“芒硝加冰片”外敷方能实现快速消肿;针对麻醉和创伤后常见的尿潴留、肠麻痹、术区疼痛,一束艾灸、几根银针往往能“针入气行”,促进功能恢复。
最令人称奇的是面对那些现代医学也棘手的顽症。一名80多岁、结直肠癌肝转移合并顽固性呕吐的老姨,在使用多种西药止呕无效后,已经虚弱到无法进食。医护团队为她施行了融合推拿、艾灸、刮痧的中医特色疗法“热敏罐”后,呕吐症状明显缓解。“老人家不怎么吐了,也能喝下一碗粥”,巧用中医疗法也在这一具体案例中写下医学人文关怀最温暖的注脚。
技术自强+暖心照护
打造硬核服务
要打破公众“中医医院不能做外科手术”的刻板印象,除了将中西医结合应用从术前到术后的各个环节,更要亮出过硬的技术家底,让患者和家属安心。
今年5月,汕头市中医医院手术室内,巨块型肝癌合并脾亢患者张先生正在接受手术。在该院副院长、普外科学科带头人谢锷的带领下,外四科团队成功完成了腹腔镜下右半肝切除和胆管修补、胆囊切除术,将大小约15厘米的癌变组织完整切除下来。
原来,65岁的张先生在就诊时肿瘤巨大,无法直接切除,医护团队没有放弃,而是采用中西结合方案,用柴胡疏肝散加减配针刺、耳穴压豆,结合血管介入栓塞化疗加靶免治疗,经过几个疗程的转化后,肿瘤明显缩小,再通过腹腔镜分期对病人实施了脾切除和肝癌的切除手术。这个荣获省级比赛亚军的病例,强有力地宣告:中医医院的外科,同样能站在肝胆外科的技术前沿攻坚克难。
“我们科室的中医师拥有外科手术执业,也和外科医生一起上手术台!”张会迎介绍了团队的中西医人才的“黄金搭档”:科室拥有西医背景、中西医结合背景的医生各占一半,他们同组查房、共上手术、联合制定方案。科室所有的医生擅长现代外科理念的精准解剖与微创操作、加速康复外科,中医医师擅长辨证施治与康复调理,这种“交叉培养、协同作战”的模式,正是培养新一代贯通中西的复合型外科人才的摇篮。
技术治愈疾病,服务抚慰人心。在医疗、护理技术之外,汕头市中医医院还注重以“暖服务”彰显医疗服务的底色。今年5月,该院在汕头全市率先启动免陪照护服务,在外四科和创伤骨科中心两个病区率先开展服务试点。经过医院和科室两级专业化培训的护理员,不仅能完成翻身、拍背等基础护理,更能安全、规范地执行艾灸、中药贴敷等中医操作。“从观察贴敷时间到预防烫伤,他们让中医特色技术得以安全、高效地开展。”外四科护士长李纯珠介绍,专业的护理服务,既让家属安心,也让患者的康复过程更加舒心。

护士与护理员一同为患者提供中医特色护理服务。受访者供图
相关
成立中医外科联盟
助推汕潮揭医疗卫生一体化
中医外科的振兴,非一院一科之事。作为汕潮揭都市圈龙头中医专科机构,汕头市中医医院正积极将自身的“汕头实践”推向更广阔的舞台。
今年8月23日,汕潮揭三市84家医疗机构携手成立汕潮揭中医药发展联盟。仪式上,由该院牵头的汕潮揭中西医结合外科联盟、胃食管反流病诊疗联盟正式成立,吸引了潮州、揭阳等地十余家二级以上中医院加入。这并非一块虚设的牌匾,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技术“下沉”通道。
联盟建立了日常的微信交流群,一个复杂的食管裂孔疝手术案例、一张罕见的术后舌象照片,都能引发一场跨越地域的线上讨论。定期的手术直播,让基层医生能“零距离”观摩先进术式;举办的学术会议,则请来国家级主委,将前沿理念直接输送到基层。

科室团队参与国内中医肝病学术活动。受访者供图
“我们的目标,是让汕潮揭百姓在‘家门口’的中医院,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中西医结合外科服务。”谢锷说,联盟将致力于培育区域中医外科生态,以守正创新的姿态推进中西医结合,共同守护区域百姓的健康。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彭深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彭深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更新时间:2025-11-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