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两位在各自领域发光的女性,先后被癌症夺走生命。朱媛媛是拿遍金鹰、金鸡奖的“国民媳妇”,孟再平是越剧界的“小王少楼”,她们为了事业隐瞒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折射出从业者“拼事业忘健康”的普遍困境。
朱媛媛和孟再平,一个是“屏幕里的好媳妇”,一个是“舞台上的梁兄”,她们的人生轨迹里,都藏着“隐忍”两个字。朱媛媛拍戏时,止痛贴贴满腰,却笑着跟导演说“我没事”;孟再平排戏到凌晨,胃痛得直冒冷汗,还跟徒弟说“把明天的《梁祝》再顺一遍”。
她们不是不怕死,是怕“耽误工作”,朱媛媛怕剧组因为她延期,孟再平怕剧团因为她散伙。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她们都没向公众诉苦,只把最好的样子留在了作品里,朱媛媛的“李云芳”永远笑着做炸酱面,孟再平的“梁山伯”永远深情唱着“英台妹”。
孟再平去世后,她的徒弟小孟接过剧团大旗。小孟说:“师傅临终前抓着我的手说‘剧团不能散’,我会带着大家继续演下去”。9月15日剧团在台州剧院举办“纪念孟再平专场”,演的是她最爱的《梁祝》,台下坐满了老戏迷,有人举着“小王少楼,我们想你”的牌子,哭着唱完《十八相送》。
当地文化部门也表示,会给民营剧团提供资金支持,帮他们解决“没钱做体检”“没精力休息”的问题,毕竟“留住剧团,才是对孟再平最好的纪念”。
看了朱媛媛和孟再平的故事,我想对所有从业者说:“拼事业没错,但别拿命拼”。你以为“咬咬牙就能挺过去”的痛,可能是癌症的信号;你以为“隐瞒病情是负责任”,其实是给病魔留了机会。
朱媛媛如果早放下工作专心治疗,也许能看到《造物者》的成片;孟再平如果早休息,也许能多带剧团演几年。事业是0健康是1,没有1再多的0都没用。
孟再平的“小王少楼”称号,来自越剧名家王少楼。王少楼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小生泰斗”,擅长演《梁祝》里的梁山伯,唱腔清亮,身段潇洒。孟再平年轻时跟着他学戏,把“梁兄”的神态学了个十成十,所以戏迷称她“小王少楼”。
王少楼去世前说:“孟再平能把越剧传下去”,可惜孟再平走得比师傅还早,没能完成“把越剧带到更多地方”的心愿,她曾说“想带剧团去北京演《梁祝》”,可这个愿望永远实现不了了。
更新时间:2025-09-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