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广州米其林指南榜单发布又来了。
从现场发来最速战报。最近几年都是每年新增一家一星餐厅的节奏,今年的这颗宝贵星星给到了日法融合菜餐厅Chōwa。
我几乎吃过Chōwa的每一套菜单,主厨Louis非常勤奋用心。广州精致餐饮稍显沉闷的氛围,需要这样有活力的餐厅来打破。这是今年年初我对他的专访文章:滚完春夏秋冬四季菜单后,来谈谈广州首家日法融合料理吧
先看看今年榜单情况:
二星餐厅:御宝轩、江、泰安门。
一星餐厅:炳胜公馆(冼村路)、炳胜私厨(天河东路)、宏图府、御宝阁、玉堂春暖、丽轩、利苑(越秀)、广御轩、玥、宋、Stiller、岁集院子·拾月、惠食佳(海珠)、信记海鲜饭店、兰亭永、愉粤轩、屿、Chōwa
Chōwa-海胆甜豆挞
兰亭永餐厅蝉联广州米其林绿星餐厅奖,Chōwa餐厅谭华显获得米其林指南年轻厨师奖,米其林指南侍酒师奖由兰亭永餐厅的罗铭罡获得,彤堂序餐厅的何晓榆获得米其林指南服务奖。
Chōwa主厨Louis谭华显
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如下。新入选餐厅有彤堂序、谷缘、知竹植物厨房等。
这一年来,米其林指南在国内的动作并不小,福建、江苏都相继发布了米其林餐厅榜单。只不过两份指南虽然都是以省份为单位,但各自都只有5家一星餐厅上榜,还不如初版广州米其林指南给得大方。这么一看,广州的星星数量也显得不那么寒酸了。
如果是早些年,我可能会觉得,这种挤牙膏式的更新也没问题。既然都是评星,就应该和国外众多星级名店维持一样的评价标准。但今年我却有点期待或是幻想着,米其林指南在国内的评选是不是可以更开放一点。毕竟,这一年的餐饮行业实在太难了。难到让我觉得,哪怕多给出一些荣誉和肯定,对提振行业信心来说也是好事。
福建可以评福州、厦门和泉州,江苏可以评南京、苏州和扬州,广东能不能拉上广州、深圳和佛山一起组个团?在精致餐饮领域来说,深圳的水平和多样性根本不比广州差;要论广府粤菜,佛山单靠顺德也能打;甚至再大胆一点,把潮汕地区一起拉下水……哦不,拉上台,也不是不行嘛。
当然,本土老广们完全不在乎这份指南,我也能理解。毕竟,米其林指南的本土受众本来就不是当地居民,而是外地游客。我在国内吃饭基本不看米其林指南,但我去日本、去欧洲的时候看啊。你不得不承认,就算如今略有式微,这份红色指南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依然不低。尤其是国内对外国游客免签政策如此宽松的时候,米其林指南上的星星就是指路明灯。大部分外国人对于本土中餐是没有认知的,你得用米其林餐厅们最擅长、而国内原教旨主义中餐爱好者们最反对的那一套国际通用的烹饪语言表达出来,外国食客才能更好地理解它。
想起一个老调重弹的话题:厨艺是艺术吗?前几天重看电影《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主角之一说,音乐、文学这些作品的伟大之处,在于其可以流传数百年并被大家所铭记(但他把莫扎特生活的时间记错了一个世纪)。从这一点上来看,厨艺似乎并不符合成为艺术的标准。翻开从前流传下来的食谱,食材不一样,厨师不一样,呈现的作品样貌必然不一样。
厨艺即便是艺术,亦是一种阅后即焚、无可复制的艺术。一道手法精妙的烹饪作品,其最佳赏味状态只在数分钟之间。在国内,一间餐厅存活的平均时间不超过三年。是的,餐厅会倒闭,招牌菜会失传,厨艺并不奢求永恒,而只专注于当下。
一位故人曾说过:“人生做的事,没有比吃的次数更多。”
身在此局中,刹那即永恒。
-End-
旅行美食专栏作者,不定期写些旅行觅食日记和酒后胡言乱语。半路痴,在拉丁美洲不会迷路在广州却会迷路。喜美食,吃过一百多家米其林餐厅但(基本)不长胖。
原创文章分类标签
食游广东 | 食游港澳 | 食游中国
食游日本 | 食游亚洲
食游欧洲 | 食游美洲
食游随笔 | 吃喝闲谈
所有文章索引链接(不定期更新)
关于我吃喝玩乐的记录都在这里了
祝胃口好。
更新时间:2025-07-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